⭐️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典故就出自于郑庄公与他妈妈武姜和弟弟共叔段的故事。话说郑庄公的妈妈生了郑庄公和他弟弟两个儿子,郑庄公出生的时候,武姜难产,差点儿把老命给丢了,吓得够呛,所以给郑庄公取名为:“寤生”,也就是难产的意思,可见对郑庄公那不是一般的厌恶啊。
最偏心的妈妈
⭐️在生第二个孩子共叔段的时候,估计心里也做好了第二次难产的准备,没想到很顺利,这时候武姜可能就感觉共叔段才是自己的幸运星啊。因此比较喜欢,其实喜欢也就算了,但这个女人不简单,她屡次吹枕边风,想立老二为储君。
⭐️这就过分了啊,老的爱小的,这是父母的一贯做法,偏爱一些就算了,不能移植到军国大事上。直接建议谁当储君,这就是干政了,所以武姜也是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位干政的女人。
⭐️郑庄公顺利继位之后,武姜和共叔段这娘俩还是有点儿不甘心,还想再努力一把,搏一搏,说不定有机会呢。这时候共叔段经常作,包括要封地,还要封在“京城”(这里的京城不是国都),然后开始造城运动,尤其是高筑墙,而且搞得还很大。这时大臣祭仲就告状说:“老板,您老弟爱作也就算了,把城搞这么大,“作”的有点儿过了啊,您看着合适吗,这会威胁政权啊?
⭐️郑庄公说:“唉,他要作,我有什么办法呢?管得了老弟,我也管不了老娘啊。我也愁啊,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啊”。祭仲说:“那还不简单,趁他现在还没搞大,直接砍了不就行了,消灭于萌芽之中啊”。郑庄公瞄了祭仲一眼,不紧不慢地说:“多行不义必自毙,随他去吧”。
⭐️果然,过了段时间,老弟和老娘联手要干掉郑庄公,这时候郑庄公出来了,轻而易举干掉了老弟。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有些事情,时机还不到,条件还不成熟,让子弹飞一会儿,就像桃子一样,等熟透了再摘。郑庄公充分发挥了欲擒故纵和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政治家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