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故事」荀林父-晋国中行氏的始祖,邲之战败于楚国

「春秋故事」荀林父-晋国中行氏的始祖,邲之战败于楚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月照一天雪 访问量:3908 更新时间:2024/1/10 20:37:08

晋国大臣荀林父的祖先本是晋国原氏一族,其爷爷原息是晋献公时期有名的大夫,曾辅佐了晋武公、晋献公两代国君,其中假途灭虢的计策就是原息献计给晋献公的。晋武公灭荀国后,将荀地赐给原息,所以原息后人开始以荀为氏,原息又被称为荀息。

荀息的儿子荀逝敖也担任晋国大夫,荀逝敖有三个儿子,其中大儿子便是荀林父,因荀林父在晋文公时期曾担任步兵中行将,所以其后代以中行为氏,是中行氏的始祖;小儿子名叫荀首,因后来被封在智邑,所以其后代以智为氏,是智氏的始祖。

荀林父作为官二代,在晋文公时期便担任晋文公的驾车,后来晋文公为防御赤狄,特别设立了三个步兵军队,荀林父开始担任中行步兵的主将。

等到晋襄公去世的时候,此时荀林父已经开始担任下军将,身居六卿。而晋国正卿赵盾打算立晋文公之子公子雍为新的国君,此时公子雍正在秦国做人质,赵盾便让士会与先蔑二人去秦国迎回公子雍。

荀林父作为先蔑的朋友,劝阻先篾道,“襄公的太子和夫人还在晋国,您反而到他国去寻求国君,这有何道理?您最好以生病为借口推辞此事,不然祸患将会惹到您身上。”

先蔑没有听从,荀林父便又给他唱《诗经·大雅·板》中的章节:

“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意思是咱俩虽各司其职,但也与你同僚共事。我来和你一起商议,请你要听忠言不要嫌弃,但先篾还是没有听从。

结果先篾迎回公子雍时,赵盾已经立了国内的太子夷皋为君,并在令狐击败了护送公子雍的秦国军队。此战后,先蔑和士会逃亡秦国,荀林父便将二人的家族也护送到了秦国,后来先蔑在秦国终老,士会后来在赵盾的计策下又回到晋国。

等到晋成公时期,荀林父已经升任中军佐,在六卿之中仅次于主帅郤缺。到了晋景公三年,郤缺去世,荀林父担任中军将。然而荀林父刚刚上任就面临了一件棘手的事,此时正恰逢楚庄王北上围攻郑国,一场与楚国的战斗难以避免。

果然,晋景公命荀林父率领三军前去救援郑国。等到黄河边,听闻郑国已经投降楚国,并与楚国结盟。荀林父认为战机已经失去,便打算撤军,但性格傲慢的中军佐先毂本来就不服这个新的主帅,而且自己急于立战功,便坚持要痛击楚军,并擅作主张率自己的军队渡过黄河。

荀林父在韩厥的建议下也只好下令全军跟进渡过黄河。最终楚军大胜,晋军因没有提前好渡船撤退,导致军队撤退时惶恐溃散,损失惨重,这就是楚庄王称霸的邲之战。

回国后荀林父主动向晋景公请罪,要求处死自己。晋景公正打算答应,这时大夫士贞子说,“不可,当年城濮之战,晋文公赢了仍面露忧色,直到楚成王逼死了令尹子玉,文公才高兴起来。如今晋公您要杀了荀林父,岂不是让楚国高兴了吗?”于是晋景公没有处罚荀林父。

后来,荀林父率领军队击败赤狄的潞氏,帮助晋国扩大了地盘,弥补了当年邲之战犯下的错误。为此,晋景公赏赐他赤狄奴隶千人作为他的家臣,也证明了当年不杀荀林父是正确的。

标签: 荀林父

更多文章

  • 《左传》故事:士贞子谏复荀林父

    历史人物编辑:怀旧历史影像馆标签:荀林父

    公元前597年,晋楚邲之战,晋军大败。回到国内以后,统帅荀林父请求处死自己。晋景公想要答应,士会的庶子士渥浊劝谏道:“不能处死荀林父。城濮之战,晋军战胜了楚军,连续三天吃楚军的粮食,晋文公仍然面带忧色。左右群臣都说‘有了喜事还愁容满面,那有了忧愁之事,该开心吗?’文公说‘楚国的令尹得臣还在,国家的忧

  • 晋平公整日喝酒作乐,16岁齐国小公主悲剧,田被耕坏牛没累死

    历史人物编辑:妙笔历史标签:晋平公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更是源远流长,封建社会制度更是延续了2400多年,厉害了我的国,身为一个中国人,我骄傲!大家都知道,封建社会的男女地位差别很大,所谓的男女平等在封建社会,是从来都不存在的。在封建社会,女人的地位往往要低于男人的地位,有句话说得好,男人就像是一头牛,女人就像一亩田,只有累死的牛,

  • 韩厥如何提升自己在晋国的地位?韩氏逐渐发展为晋国六大族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柳叶风动标签:韩厥

    韩厥始为晋国赵氏家臣,后位列八卿之一,至晋悼公时,升任晋国执政,战国时期韩国的先祖。前573年,晋悼公重组四军八卿,晋悼公任韩厥为执政大夫兼中军元帅。韩厥迎来人生事业的巅峰,成为晋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正卿,在政坛混迹近40年之久的韩厥印证赵盾昔日的预言。一生侍奉晋灵公、晋成公、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

  • 「春秋故事」晋厉公杀三郤-晋国郤氏一族的衰落

    历史人物编辑:陈悦时尚搭配标签:晋厉公

    晋景公三年,晋国主帅郤缺去世,郤缺的儿子继承了郤克开始在六卿之中显露头脚。郤克担任上军佐,辅助士会统领上军。楚庄王正好趁着此时攻打郑国,晋国新任主帅荀林父率军来救,双方在郑国邲地(今河南郑州北部)展开大战。此战晋国惨败,损失惨重,但士会、郤克统领的上军却表现出色,并没有遭到太大损失,这也为郤克后来顺

  • “鬼”字让人避讳不及,为何王诩被称鬼谷子?并非因隐居鬼谷得名

    历史人物编辑:揭秘时空机标签:王诩

    中国人在取名的时候,很多字基本上是不会用的,其中“鬼”就是其一。因为在中国的传统认知中,鬼是人去世之后的一种形态。谁会给刚出生的一个孩子,取一个带“鬼”的名字呢?但是这个让人敬而远之的字眼,却让王诩给使用了。王诩也叫王禅,在百家争鸣的年代,他是一个跟孔子齐名的一个人物,而他也就是后来人们口中的鬼谷子

  • 杜兰特35分,太阳战胜雷霆!杜兰内心表示:文子你是真不争气呀!

    历史人物编辑:小鲜影片解说标签:文子

    排在西部第十的雷霆主场迎战太阳,两队上来就陷入拉锯战,首节竟未分胜负,一路战到27平结束首节!第二节比赛杜兰特手感火热连续得分,而布克紧跟而上!雷霆无法匹配太阳的火力,半场打完55比69落后!易边再战,太阳手感有所下滑,而雷霆在亚历山大带领下开始追分,亚历山大在这一节是里突外投独得17分,也帮助雷霆

  • 雍纠之乱漩涡下的鲁桓公十五年

    历史人物编辑:张红燕标签:鲁桓公

    一、概述:公元前697年,鲁桓公十五年,鲁史《春秋》计用92个汉字,记录了8件国家大事。最引人注目的国际大事:这年三月十一日,周桓王姬林去世。而在此之前,也就是二月,周桓王派出使者家父去鲁国求车,这应该是周桓王自知时日无多的临终安排,这两件事一前一后大有关联。影响深远的事:要首推齐僖公去世,齐襄公继

  • 2700年前鲁隐公的观鱼并非任性,且看他在郑卫宋三国角力中的精明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鲁隐公

    #嘻嘻哈哈说左传#今天我们来聊聊《左传》的第五篇,也就是公元前718年,发生在鲁隐公五年中的几件事。通过这些事,我们也许能对鲁隐公这位君王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任性?这一年的春天,摄政五年来始终励精图治、纵横捭阖于各诸侯列国之间、开疆拓土的鲁隐公,突然来了一次任性之举——想去“棠”地观鱼。当然,此“

  • 史记世家28鲁05:正人君子鲁隐公和听信谗言鲁桓公,均遭人暗算

    历史人物编辑:小手会生活标签:鲁隐公

    上回说到公子挥想投机取巧,想说服鲁隐公,说他把后来的鲁桓公杀了让鲁隐公自立,同时鲁隐公自立后让他做鲁隐公的宰相,哪知他认错人了,鲁隐公是正人君子,不为所动。他担心鲁隐公把这个事情告诉鲁桓公,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就先下手为强,主动去找鲁桓公,反而说鲁隐公要自立,将对鲁桓公不利,如果鲁桓公不先下手为强,

  • 孔子的《春秋》为什么从鲁国第十四代国君鲁隐公开始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鲁隐公

    《春秋》是我国周代鲁国的史书,也是中国最早使用编年体写的史书。它记载的是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公元前481)长达242年的历史。公元前1040年周公平叛后,为了稳定东方局势,分封了自己的七个儿子就封诸侯,其中鲁国首任国君就是周公的长子伯禽。伯禽传了十三世到了鲁隐公,此时距离平王东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