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鱼肠剑与吴王僚之死

鱼肠剑与吴王僚之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图说不语 访问量:1876 更新时间:2023/12/7 18:27:45

当年,欧冶子为越做了“三长两短”五把剑,其中最短的一把,名叫“鱼肠剑”。

因为剑身上的纹路,曲折婉转,凹凸不平,花纹犹如鱼肠一般,故而得名。还有一说,此剑极其小巧,沿着鱼口插入,能将整把剑身全部隐藏于鱼腹之中,故又名:“鱼藏剑”。

其实就是一把小巧的匕首。

五剑做成之时,越王请了一位非善于相剑的大师来为他的宝剑看相。这位大师被鱼肠剑中的寒气所震慑,感受到其中的不祥信息,故指着鱼肠剑说:“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

原来,这把剑大逆不道,天生就是用来弑君杀父的。

越王害怕了,就把其中的三口剑当做进贡的宝物,献给了吴国。吴王就把其中的一口——鱼肠剑,分赏给了公子光。

公子光将这把短剑放在枕头边睡了好些年,一直没用过,现在,该是交给专诸用一用的时候了。

冥冥之中的定数,果然已经到来。

公子光来见吴王僚,对他说:“我近日得到一名好厨师,他从太湖而来,烤得一手好鱼,味道鲜美无比,还从没见到有超过他的,要不,请大王明天到我家里坐坐,品尝品尝?”

这吴王僚最喜欢吃的就是烤鱼了,一听,当即就欣然答应了下来:“不必客气,我明天一定来。”

见鱼儿上了钩,公子光暗喜,连忙回到家中火速布置:先将专诸扮作厨师,藏身于厨房;再将一批甲士们埋伏在家里的地下室中;又让伍子胥约了一帮死士,躲在外面不远处接应。

大概一百人左右,不愁杀不死前来自投罗网的吴王僚。

第二天一大早,公子光又跑来催请吴王僚,请他快去赴宴。

吴王僚走的时候,对他的老母亲说:“公子光今天请我喝酒,吃烤鱼,我去了。”

他老母问:“吃饭还早呢,哪有这么早就来请的?”

吴王僚说:“他昨天就来请了,我已答应了他。”

他老母又问:“既然已经约好了的,还连续请两次?用不着这么急吧?再说,他从来都不请你吃饭,难道你不觉得奇怪吗?”

是呀,吴王僚顿时疑惑了起来,开始有些不安。

他老母说:“我看公子光这小子,绝没好意,你当了大王,他没当上,心里一直不服气,你呀,最好还是别去了,找个理由推辞掉。”

吴王僚左想右想,不起疑心也生了疑心,对呀,公子光是有点反常,但是,如果不去,那可就失信了,以后必然就有了裂痕,不好相处啊。

怎么办呢?有备无患,去,还是应该去,我多带点人去,严加防范,又有什么好怕的!我怎么怕他呢?真是自己吓自己。

于是,吴王僚穿上三层铠甲,把身子裹的严严实实,把他的护卫们全部叫上,都去保护他。

《史记》上这样记载:“王僚使兵陈於道,自王宫至光之家,门阶户席,皆王僚之亲也,人夹持铍。”

为了赴这次宴,为了人身安全,站岗的这些警卫们,一字长蛇阵排开,站的密密麻麻,布满了整个首都的街道。从王宫一直站到公子光的院子里,从院子里站到台阶上,从台阶上又站到了屋门口,再从屋门口一直站到了酒席旁。

这些站岗的警卫们,全部都是吴王僚的亲戚,他们个个身上披着铠甲,手里提着快刀,保护着吴王僚。

真壮观!春秋时期最壮观的警卫部队。

进来之后,吴王僚坐了上席,公子光侍坐在傍边。吴王僚的亲信们,手持长戈,站在后面,力士们,腰悬利刃,站在前面,皆不离王之左右。

上菜的仆人们,都要先搜身之后才能近前,谁也不敢抬头仰视。

公子光有点傻眼了,他今天怎么搞这么大的阵势啊!

于是,公子光站起来吴王僚敬酒,忽然身子一歪,摔在了地上,痛苦的喊道:“哎呦!上次我的腿断了还没好,痛彻心髓,难于忍受,大王你先坐会,等我进去换了药再出来。”

吴王僚说:“无妨,王兄请自方便。”

公子光就跛着脚,一步一踬,走到内室去了。

不一会,专诸的烤鱼已经烤好了,好一条大鱼!他亲自端着盘子,献了上来。当然,依旧还是要先搜了身,然后才允许上前。可又有哪个知道,这鱼肠短剑,早已被他暗藏在了这条大鱼的鱼腹之中!

所以,搜身是搜不出来的。检查完毕,没有凶器。

专诸刚欲上前,有两个力士见他长的雄壮魁梧,便大喝一声道:“且慢!你,给我跪下!”拔出刀来,强迫他跪在地上,叫他用两个膝盖跪着走路。

专诸只得跪了,在两边力士的夹压之下,缓缓的膝行至于王前。

王僚被专诸手里的烤鱼所吸引,提了鼻子,向前欠身,他只在看鱼,没看专诸。

专诸稳稳地用手掰鱼。忽的从鱼腹中抽出了匕首!

一股凛冽的杀气脱鞘(鱼腹)而出,吴王僚惊呆了,但在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迟了,鱼肠剑正向着他的胸膛疾速奔去。

刺破了衣服,却被铠甲所阻。谁知专诸之力奇大,第一层甲被穿透!第二层甲继续穿透!穿第三层甲时,鱼肠剑就断了。

众侍卫力士们大惊!一拥齐上,刀戟并举,向专诸砍了过去!

鱼肠剑虽断,然杀气未断。专诸拼着最后的一口气,猛力将断剑惯透吴王的三层坚甲,手势去得十分之重,以致断剑从胸腔里穿了进去,从脊背里透了出来!

吴王僚大叫一声,立死,当场就绝了气。

鱼肠剑,果然是弑君之剑。吴王僚就这样死在了鱼肠剑下。与此同时,专诸也被吴王僚的警卫们乱杀乱砍,很快就被剁成了一堆肉泥。

堂中群龙无首,一时大乱。

标签: 吴王僚

更多文章

  • 公子光刺杀吴王僚,夺取吴国王位,为何没有受到谴责?

    历史人物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吴王僚

    《刺王僚》是京剧中非常经典剧目,说是春秋末年,吴国公子光假意邀请吴王僚赴宴,然后让刺客装扮成厨师,利用献鱼的机会刺杀吴王僚,最后公子光夺取了王位,即吴王阖闾。其实这场戏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那么问题来了,公子光是吴王僚的堂兄弟,他为何要刺王夺位呢?作为一个篡位者,为何没有遭到人们的谴责呢?一、吴王寿

  • 吴王僚之死,内外勾结最明目张胆的无耻谋杀

    历史人物编辑:婷艳读书标签:吴王僚

    吴国素有礼让之风,泰伯让国奔吴成为千古传诵的佳话。到了吴国后期,老吴王想让老四季札即位,老四不接受。王位就开始老大坐了,老二坐,老二坐了传给老三,希望最后可以传到老四季札。老三死后,老四季札还是不坐王位。大家可能考虑到国不能一日无君,老三的儿子僚就继承王位,这个就是吴王僚。吴王僚即位,最不爽的老大的

  • 吴王僚到底是谁?隐秘的吴国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的哈皮哥标签:吴王僚

    说起吴越的历史,大多数人可能停留在吴越争霸、卧薪尝胆、夫差和勾践。至于吴王僚是谁,大家可能陌生了。吴王夫差的父亲是吴王阖闾,有史书也称之为阖庐,而吴王阖闾的前一任吴王就是僚,彼时阖闾还被称为公子光。“公子”,我们熟知这是古代一种对别人的敬称,多用于男性。但是,在先秦时期这个“称谓”是专指诸侯的儿子。

  • 被孔子骂“朽木不可雕也”的宰予,只是因所提问题太刁钻

    历史人物编辑:飞碟历史说标签:宰予

    我们现在批评人,常用朽木不可雕也,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在《论语》中。《论语.公冶长》中有宰予昼寝的故事,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责骂他朽木不可雕也,实际上这句话孔子想要强调

  • 宋文公:小伙长得帅,奶奶都要爱

    历史人物编辑:怀旧历史影像馆标签:宋文公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当李莫愁吟唱这诗句时,意味着又要杀人了。作为金庸笔下的怨女,李莫愁但凡看到别的男女卿卿我我,往往心生嫉妒,继而杀人泄愤。其实,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有一位类似的痴情女,不仅垂涎帅气的孙子,并执着地为之付出,她就是宋襄公寡居多年的夫人。宋襄公因为与楚国泓水一战大腿中了

  • 「春秋故事」宋昭公——公族孤立百姓离心,最后落得个被杀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玖玖不喝酒标签:宋昭公

    宋襄公死后,继位的是儿子宋成公。宋成公去世后,宋国发生了严重的内乱。此时宋国的国内主要是宋国公族掌权。其中一支是宋戴公后代的旁系公族,主要包括宋国司马乐豫、司徒鳞矔、司寇华御事等;另一支则是宋穆公宋襄公后代这一支宋国公族。此时宋成公的弟弟公子御杀死了太子及公孙固,自立为君。宋国公族对公子御感到不满,

  • 儿童笑话,吾家有子欢乐多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的绿帽子标签:有子

    1、上周末,儿子对老婆说:“妈妈,今天有人表扬你了。”妻子激动地问:“谁?你怎么催我的?”男孩说:“我们同学看到你,都对我说,‘你奶奶好年轻啊!’”妻子...2、儿子成绩不好,老婆骂儿子是只笨鸟。男孩不敢置信地说:世界上有三种笨鸟,一种是第一个飞的,一种是累得飞不起来的。老婆连忙问:第三个人呢?男孩

  • 两周之交的“哥德巴赫猜想”:郑桓公是周厉王之子,还是周宣王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郑桓公

    一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领域最有名的难题之一。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一生都在全力破解这一难题,遗憾的是,直到他去世前,也只能是在“1+2”上止步不前。哥德巴赫猜想,不过是数学领域的诸多难题之一,众多人类的天才人物提出了这些难题,又引发了更多的天才为之呕心沥血,奉献了终身。陈景润不单是数学领域,在历史领域

  • 用一计、一人头、一语,郑武公瓦解了胡王的戒心,攻占了胡国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郑武公

    周平王时期,在郑国的西北方向有一个很小的国家,叫做胡国。别看这个国家小,但是这个国家有着丰美的水草,养育了许多精良马匹。胡国的人每个人都会骑马射箭,很是彪悍。而且对于身边的这个庞大的郑国,胡国是非常忌惮的,毕竟胡国和郑国比起来就是很小嘛。所以胡国就在边防地区驻扎了大量的将士。生怕一不小心,自己就被郑

  • 为什么说郑武公看似默默无闻,但才能与见识卓绝非凡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郑武公

    老乐已经讲了很多关于郑庄公的故事,但是他的父亲郑武公没有太多的故事,但是这位王,郑桓公和郑庄公都是过渡人物,他的才能一定很出众。从他对待妻子吴姜的方式可以看出,因为长子郑庄公的出生给吴姜带来了痛苦,所以吴姜非常喜欢。小儿子分给段叔叔,原因是这个儿子没有给她任何愧疚。这种事情也很好理解。毕竟对于吴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