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孔子骂“朽木不可雕也”的宰予,只是因所提问题太刁钻

被孔子骂“朽木不可雕也”的宰予,只是因所提问题太刁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飞碟历史说 访问量:4977 更新时间:2024/1/9 7:27:40

我们现在批评人,用朽木不可雕也,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在《论语》中。

《论语.公冶长》中有宰予昼寝的故事,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责骂他朽木不可雕也,实际上这句话孔子想要强调的思想就是,有些事情不要光听他说,而是即便是听他说了以后,也要小心翼翼的去观察求证,这样才能够得到最正确的答案。然而孔子没有想到的就是,因为他这一席话,宰予却被打成了负面典型,然而翻开史书,我们可以看到,宰予在孔子的门徒之中地位很高,后世还曾经多次追封,并将他列入孔庙十哲之中。

毫无疑问,相对于颜回曾参这些弟子,宰予并不是一个省心的弟子,史书上有关他生平的经历很多,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爱提问题,而且所提的问题多半都刁钻古怪,即便是以老师孔子的学问,也需要仔细琢磨一番以后才能解答出来。

有一次孔子宰予不知道怎么就讨论到了“三年守孝”这个问题上,我们都知道儒家是最讲究礼节的,尤其是对于自己生养的父母而言,在父母去世以后,子女应当守孝三年,头不梳脸不洗,以表示对父母的哀悼,但是宰予却认为,三年之礼应该被废除,改为一年之礼。

理由也很简单,宰予认为,对父母最大的孝顺应该是自己恪尽礼节,然而守孝三年的情况下,时间太长了,如果三年不学习礼仪,那么三年以后礼义也就会被丢弃,三年不奏乐,音乐也会崩坏,因此宰予主守孝一年,结果就是这样一番话,孔子几乎哑口无言,只能任由宰予随性妄为,但是背后却评价宰予“不是仁人君子”。

另外宰予还提出问题,一个仁者掉井里了,去告诉另外一个仁者搭救,如果不救就是不仁,而如果去救自己也会生死,那么救还是不救,孔子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却说宰予这个问题问得太刁钻。

其实从这一系列的问题上也能看出来,宰予的问题多数刁钻,但仍然是合情合理,尤其是面对复杂人性的时候,一味的苛求道德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然而宰予也因为这些行为在孔子心目中评价不高,但是在历史上却给予了宰予真正的评价。

标签: 宰予

更多文章

  • 宋文公:小伙长得帅,奶奶都要爱

    历史人物编辑:怀旧历史影像馆标签:宋文公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当李莫愁吟唱这诗句时,意味着又要杀人了。作为金庸笔下的怨女,李莫愁但凡看到别的男女卿卿我我,往往心生嫉妒,继而杀人泄愤。其实,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有一位类似的痴情女,不仅垂涎帅气的孙子,并执着地为之付出,她就是宋襄公寡居多年的夫人。宋襄公因为与楚国泓水一战大腿中了

  • 「春秋故事」宋昭公——公族孤立百姓离心,最后落得个被杀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玖玖不喝酒标签:宋昭公

    宋襄公死后,继位的是儿子宋成公。宋成公去世后,宋国发生了严重的内乱。此时宋国的国内主要是宋国公族掌权。其中一支是宋戴公后代的旁系公族,主要包括宋国司马乐豫、司徒鳞矔、司寇华御事等;另一支则是宋穆公宋襄公后代这一支宋国公族。此时宋成公的弟弟公子御杀死了太子及公孙固,自立为君。宋国公族对公子御感到不满,

  • 儿童笑话,吾家有子欢乐多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的绿帽子标签:有子

    1、上周末,儿子对老婆说:“妈妈,今天有人表扬你了。”妻子激动地问:“谁?你怎么催我的?”男孩说:“我们同学看到你,都对我说,‘你奶奶好年轻啊!’”妻子...2、儿子成绩不好,老婆骂儿子是只笨鸟。男孩不敢置信地说:世界上有三种笨鸟,一种是第一个飞的,一种是累得飞不起来的。老婆连忙问:第三个人呢?男孩

  • 两周之交的“哥德巴赫猜想”:郑桓公是周厉王之子,还是周宣王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郑桓公

    一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领域最有名的难题之一。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一生都在全力破解这一难题,遗憾的是,直到他去世前,也只能是在“1+2”上止步不前。哥德巴赫猜想,不过是数学领域的诸多难题之一,众多人类的天才人物提出了这些难题,又引发了更多的天才为之呕心沥血,奉献了终身。陈景润不单是数学领域,在历史领域

  • 用一计、一人头、一语,郑武公瓦解了胡王的戒心,攻占了胡国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郑武公

    周平王时期,在郑国的西北方向有一个很小的国家,叫做胡国。别看这个国家小,但是这个国家有着丰美的水草,养育了许多精良马匹。胡国的人每个人都会骑马射箭,很是彪悍。而且对于身边的这个庞大的郑国,胡国是非常忌惮的,毕竟胡国和郑国比起来就是很小嘛。所以胡国就在边防地区驻扎了大量的将士。生怕一不小心,自己就被郑

  • 为什么说郑武公看似默默无闻,但才能与见识卓绝非凡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郑武公

    老乐已经讲了很多关于郑庄公的故事,但是他的父亲郑武公没有太多的故事,但是这位王,郑桓公和郑庄公都是过渡人物,他的才能一定很出众。从他对待妻子吴姜的方式可以看出,因为长子郑庄公的出生给吴姜带来了痛苦,所以吴姜非常喜欢。小儿子分给段叔叔,原因是这个儿子没有给她任何愧疚。这种事情也很好理解。毕竟对于吴姜来

  • 嫁女儿、杀大臣,郑武公为了扩张是如何的不择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刘翔说历史标签:郑武公

    郑国在郑桓公时期成功灭掉了虢国与郐国,成为了济、洛、河、颍之间的大国,不久之后郑桓公去世,其子掘突继位是郑武公。事实上历史关于郑武公的记载比较少,但是郑武公在位期间使得郑国取得了极大的政治优势,而且武公凭借政治优势继续对外扩张的道路,郑国的领土与势力大大增加,使得郑国成为东方诸侯之长,并且成功的为其

  • 司马迁:郑武公晚婚晚育隐藏着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欢欢的奇幻旅行标签:郑武公

    “武公十年,取申侯女为夫人,曰武姜。”在《郑世家》这句话透露的信息颇有价值,因为涉及到周幽王之死。“武姜”是记录历史方便确定人物身份而命名的。其中,“姜”才是姓氏,而“武”则是谥号用字,借用了其丈夫郑武公的。“武”在谥号中算是美谥,表示用兵方面颇有建树。郑武公乃郑桓公之子,郑桓公在率兵救援周幽王时战

  • 武姜,第一个干政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故事天地标签:武姜

    “不至黄泉,毋相见也。”郑庄公姬寤生对生母武姜的恨意已无以复加,所以指天对地发下了如此毒誓。郑庄公对武姜之恨大概得从三十年前说起。那时是郑武公十年,也就是公元前761年,郑武公姬掘突受命娶了申侯女儿,即武姜。司马迁在《郑世家》如此记叙,“武公十年,娶申侯女为夫人,曰武姜”。(郑武公晚婚隐藏着秘密,详

  • 公孙杵臼:赵氏孤儿的救命恩人,程婴的好友

    历史人物编辑:子阳简笔画标签:公孙杵臼

    忠义讴歌赞程公,嫉恶如仇英灵动。救一孤儿身自险,生死之间心向红。公孙杵臼亦同心,殒命保护主文明。指控屠岸欺众邪,依法论断凭正义。义舍舍亲报真情,传颂千秋可歌声。古今忠义流芳永,豪气千古一座山。公孙杵臼是一位非常勇敢和忠诚的人,他在《赵氏孤儿案》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了营救赵氏孤儿,他与程婴合谋,藏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