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英雄难过美人关:一代枭雄赵武灵王最后被活活饿死

英雄难过美人关:一代枭雄赵武灵王最后被活活饿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姜亮亮 访问量:371 更新时间:2024/1/20 14:03:41

在战国时期,赵国原本国力并不强大,而且赵国四周强敌环伺,很难让国家取得大的发展,不过这一切都在赵武上位之后得到了改观。

赵武灵王上位之后,先是韩国联盟,稳定南方局势,随后插手燕国事务,在保证北方安宁的同时挑起秦、齐两国之争,结果两国两败俱伤,赵国也得到了发展机会。

随后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这让赵军的战斗力大大增强,赵国也终于腾出手来灭掉了觊觎已久的中山国,开疆扩土后的赵国俨然已有大国风范。

赵国的强大也得到了当时其他诸侯国的公认,而赵国不需要通过战争就得到强国的地位也是很难能可贵的,赵武灵王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就完成了这一切,他也来到了人生的顶峰。

不过之后事态的发展却走上了岔路,这其实和赵武灵王的家事有关。在赵武灵王年轻的时候,他娶了韩国的公主为妻,这也是促成两家结盟的重要因素,而两人的孩子赵章后来也被立为了太子,一切都顺理成章。

而赵武灵王后来娶了美人吴娃,他十分宠爱吴娃,吴娃也没有恃宠而骄,但是吴娃却早早离世,离世之前她请求赵武灵王将她的儿子赵立为太子。赵武灵王不忍心违背吴娃的意愿,所以他也将赵章封到了代地,让赵何做了太子。

赵章一直以来作为太子并没有什么过错,赵武灵王此举自然也招致了很多大臣的不满。赵武灵王为了增加赵何的威望,做出了一个荒唐的举动,那就是让位于赵何,让赵何主管国家的政事,自己则作为太上王统领军队南征北战。

起初赵武灵王的这个举措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赵何逐渐受到了大臣的认可,而赵国的军队在他本人的带领下也连战连捷,开辟了很多的疆土,此时赵武灵王内心逐渐有了统一天下的想法。

奈何他如今只是太上王,赵何才是赵王,他感觉到自己手脚被束缚,不过他不能收回自己的成命,赵武灵王也开始隐隐后悔当初草率的决定。

被剥夺太子之位的赵章内心也是忿忿不平,到了代地之后他也在想办法夺回曾属于自己的一切。赵章的这些心思都被赵武灵王看在了眼里,不过这次他再次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决定利用赵章的这个想法重新夺回大权。

他先是想将赵国一分为二,但是遭到了臣子的拒绝,于是他假意要在沙丘选墓地,赵何无奈只好陪同他何赵章一起来到了沙丘。到了这里赵武灵王躲在一旁,暗自等待两个孩子自相残杀。

到了沙丘之后,赵章准备在这里诛杀赵何,夺回大权,但是赵何早有防备,最终赵章的阴谋败露,而赵何也早已埋伏好大军,很快就制服了并斩杀了自己的兄长。

不过赵何的军队却没有为难赵武灵王,只是将宫里除了赵武灵王之外的人全部赶了出去,独留赵武灵王一人在行宫之中。

宫内的粮食很少,赵武灵王后来不得不自己捉鸟虫吃,但这样无济于事,三个月后一代枭雄也被活活饿死在宫中。

赵武灵王一生纵横天下,最后落得如此凄惨也是因为他难过美人关,面对心爱女子的请求他还是心软了,但也埋下了祸根,而后来的一步步昏招也是将自己渐渐逼上了绝路。

参考资料:《史记》

注:章来自钧儒说史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了解更多历史故事,欢迎关注钧儒说史!

标签: 赵武

更多文章

  •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为何饿死沙丘?这个解释你服不服?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赵武

    老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纵然赵武灵王贵为一国之君,胸怀驭国之策,以谦虚的姿态学习胡人骑射的本领,从而帮助赵国一跃成为强国。但是面对家族,赵武灵王似乎却失去了理智和客观的处理能力,正由于在家族事务上的处理失当,最终为自己埋下了祸端,为他的人生划上了戏剧性的收尾。但“沙丘之变”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阴

  • 赵武灵王推行“服装革命”,为何穷人支持,富人反对?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赵武

    自从周平王东迁后,东周王朝的国力一日不如一日,周天子的权利更多的成为了象征,各地诸侯国通过不断的土地兼并,在当时周朝的统治范围内出现了五个霸主,被称为“春秋五霸”。 作为五霸中头号霸主晋国,因为没有处理好内部士大夫的权力关系,最终三家分晋,分裂成为了魏,赵,韩三国个国家,从此中国也步入了战国时期。

  • 赵武灵王为何制定让赵国一分为二,此举却导致自己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赵武

    战国时期最有资格统一天下国家就是秦国和赵国,这里最可惜的就是赵武灵王,不仅仅是他传位不力导致自己活活饿死。最关键的一点就在自己全盛时期退位,还有就是扶持公子稷继位。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赵武灵王派兵强行扶持公子稷继位,这就是在位五十六年,赫赫有名的秦昭襄王。在位期间采用范雎所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

  • 42岁的赵武灵王正值壮年,为何禅让大位给儿子赵何?做主父很香吗

    历史人物编辑:韦祖创标签:赵武

    梁启超先生曾经感叹: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是继黄帝以后的华夏第二伟人。好家伙,这种评价未免太高了。梁启超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成为了对北方游牧民族取得战争胜利的少数几位君主之一。孔子当年连披发左衽都觉得丢人,赵武灵王赵雍,却要求赵国人都穿着胡人的衣服,按照胡人骑射的方式训练军队,

  • 赵武灵王欲从云中、九原奇袭秦国,此想法可行吗?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圣标签:赵武

    一历史有时候很吊诡。秦国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的每一位秦王都是明君,而山东六国的君王却是一代不如一代,江河日下。即使山东六国君王大势如此,但也偶有例外,赵国的赵武灵王就是山东六国中唯一能和秦国君主笑傲江湖的帝王。翦伯赞曾有诗赞之:“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邯郸歌舞终消歇,河曲风光旧莽苍。望断云中无

  •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为什么沦落到被活活饿死地步

    历史人物编辑:程浩说历史标签:赵武

    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位一代雄主被活活饿死,一个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一个就是战国初第一雄主赵武灵王。但赵武灵王的下场如此之惨,完全是咎由自取。可以说,正式由于赵国在鼎盛时期这场“政变”使得赵国丧失了唯一一次统一天下机会。赵武灵王,名赵雍,20岁登基,以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闻名。再有两个有名的事件就是

  • 秦始皇和赵武灵王分明都是嬴姓赵氏,为什么嬴政却不叫赵政呢?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赵武

    在先秦时期,嬴姓是上古的八大姓(姬、姚、妫、姒、姜、嬴、姞)之一。之所以把这8个姓全部列出来,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说明问题。 这8个姓都有女字的偏旁在里边,这是因为姓是母系社会继承下来的产品,氏是复习社会继承下来的产品。在母系社会,小孩子都不知道父亲是谁,只能跟母姓。当过度到

  • 一代霸主赵武灵王,因自己“作死”竟然落到掏鸟窝、捉老鼠

    历史人物编辑:无怨无悔的小人生标签:赵武

    说起太上皇,纵观上下五千年历史并不多见,人们想到的有当皇帝为了不超过他爷爷康熙在位时间的乾隆,还有被金国吓的退位的宋徵宗,以及被李世民逼下台的李渊。咱们今天要讲的不是这几位,而是战国时期的赵国的赵武灵王。严格来讲,他不是太上皇,战国时期还没有皇帝,他在退位后称主父。赵雍,即赵武灵王,年少成名,十五岁

  • 权力的游戏:赵武灵王父子间的相爱相杀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赵武

    一代雄主赵肃侯去世后,年仅十四岁的赵武灵王赵雍继位。此时魏、楚、秦、燕、齐五国带着军队来到赵国,虽说是为了奔丧,但连十几岁的赵雍也知道他们没安好心,最终赵武灵王成功化解了继位后的第一次危机,开始展露头角。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完全称得上是一代雄主。他在位期间,大力推广胡服骑射,使赵国拥有了一支战斗力十分强

  • 赵武灵王是我国第一位“服装设计大师”!

    历史人物编辑:三农生活阿远标签:赵武

    提起赵武灵王,大家都熟,他的著名事迹是“胡服骑射”。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率领自己的军队跟胡人死磕,结果吃了败仗。赵武灵王痛定思痛,很奇怪,很纳闷,自己的士兵个个膀大腰圆,怎么就失败了呢?有一天,他脑瓜一机灵,突然想起围棋中的一句话“敌之要领,我之要领也。”啥意思,别人打仗的套路方法可以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