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霍弋和罗宪“拥兵自重”,为什么会坐看蜀汉被灭?并非不想施以援手

霍弋和罗宪“拥兵自重”,为什么会坐看蜀汉被灭?并非不想施以援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韩铮铮 访问量:1344 更新时间:2023/12/18 12:18:16

这两人都是蜀汉灭亡时候才进入世人眼中的大将,而之所以作壁上观,并非不想救国,而是一系列客观因素造成的。

(一)霍戈

霍戈和罗宪都是“将二代”,特别是霍戈,其父霍俊是刘备手下的名将,不但能征善战,更是长于固守城池,他的成名之战就是以800士兵守住了葭萌关一年多,扛着了刘璋大军1万多人的攻击。

霍俊死后,霍戈得到了刘备极大的关照,带他入府给刘禅当太子舍人,从小加强与刘禅的关系,同时刘备每次出征必带霍戈同行,亲身培养霍戈的军事才能。当邓艾钟会大军与姜维对峙的时候,霍戈就上表刘禅希望领南中之军回成都协防,却被刘禅拒绝了。所以,如果有霍戈在成都,刘禅派遣他前往绵竹阻挡邓艾,蜀汉绝对不可能落到覆灭的境地。

(二)罗宪

另外一位名将罗宪更是能力出众,罗宪是刘备手下名将广汉太守罗蒙之子,少时从军,成名很早,他也被刘备选入府内担任太子舍人。罗宪成人后,在朝中看不惯黄皓专权,被黄皓贬到遥远的巴东当太守,而当时的巴东都督是大将军阎宇,此人非常看重罗宪,将整个巴东的军队全部交于罗宪指挥。

蜀汉投降后,罗宪无奈降魏,当时的东吴蠢蠢欲动,在邓艾、钟会因为内讧相继被杀后,想乘机西进夺取四川。罗宪率领极少的蜀汉降兵在巴东足足抵挡了东吴大军两年多。如果有罗宪在成都,由他领军镇守绵竹,更不可能让邓艾轻松的突破绵竹防线直扑成都。

(三)成败

虽然两人最后都降了魏国,但是从中也能看到他们对于蜀国的忠君爱国之情,并非是想坐看蜀汉灭亡,而是一个霍戈相帮,刘禅不让;罗宪想帮,却被留守。刘禅投降曹魏后,霍弋并没有立即投降,而是在确定刘禅在洛阳受到礼遇之时,才率领六郡太守投降。他还上表说:

“臣闻人生於三,事之如一,惟难所在,则致其命。今臣国败主附,守死无所,是以委质,不敢有贰。”

如果刘禅投降曹魏,受到虐待,甚至被杀了,霍弋多半就不会投降了,而是和曹魏血战到底,为刘禅报仇雪恨。他的这份忠心受到司马昭的高度赞赏,受命继续管理南中。

而罗宪呢,在得知刘禅已投降后,率领所统辖的军队临都亭三天,表示对蜀汉灭亡的哀悼。在刘禅投降,钟会之乱后,东吴准备趁火打劫,派出步协攻打永安城。罗宪当时仅有2000军队,面临数倍的入侵者,他鼓舞士气,将入侵者击败。东吴派出陆逊之子陆抗,围攻罗宪。罗宪孤立无援,坚守了六个多月。

最后,由于荆州刺史胡烈攻打吴属荆州的重镇西陵,陆抗腹背受敌,这才从永安城退兵。罗宪为已经灭亡的蜀汉,为即将投奔的曹魏,保全了领土,值得称赞。

标签: 霍弋

更多文章

  • 有人说霍弋和罗宪作为蜀国名将,魏国灭蜀之时,拥兵自重这话对吗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霍弋

    这个问题提的不符合历史事实。霍弋和罗宪确实是蜀国后期重要的将领不错,但是在魏国灭蜀国的过程中,这两人都积极表示要忠于蜀国,共同抵御魏国的攻势。但其主要的根源在蜀国的国君刘禅身上,由于当时刘禅对于魏国的进攻非常的惊慌,派出姜维、廖化等将领率蜀兵抵抗魏国的进攻。但当魏军将领邓艾从阴平绕小道攻涪,切断姜维

  • 成都失守的消息传至南郡,守将霍弋潸然泪下,身穿丧服,告祭三日

    历史人物编辑:余泳宏标签:霍弋

    公元263年,魏国兵分三路来攻蜀汉,远在南郡驻守的蜀汉大将霍弋听闻这个消息后,便上表后主刘禅,表示自己愿领兵退敌,但后主刘禅以战略已定为由,让其死守待命,不久,成都失守的消息传至南郡,霍弋潸然泪下,身穿丧服,告祭三日。霍弋,蜀汉名将霍峻之子,其父自荆州起兵,追随蜀主刘备南征北战,为刘备能够顺利拿下益

  • 龙骧将军王濬在晋灭吴之战中立有大功,为何差点被王浑害得治罪入狱

    历史人物编辑:永恒成空标签:王浑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咸宁六年(280年),晋将王濬(jun)进入建业接受吴帝孙皓投降,成为平灭孙吴的第一功臣。然而王濬在战后屡次受到王浑及其党羽的陷害,差点被逮捕入狱。为何王浑要多次陷害立有大功的王濬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晋军伐吴咸宁五年(279年

  • 王浑初在豫州上任便击败吴军,灭吴之后和王濬争功

    历史人物编辑:精彩搞笑段子标签:王浑

    王浑(223年——297年)字玄冲,西晋太原晋阳(今太原市)人。晋初名将,系出望族名门太原王氏之家,高官名士,代不乏人。其祖王泽为东汉代郡太守,从伯王机为曹魏东郡太守,父王昶官累至曹魏“三公”之一司空,从兄王沈为魏晋史学大家。王浑承袭父京陵侯之爵,与从兄王沈同受聘于大将军曹爽麾下为掾。是时之曹魏政权

  • 江东四大家顾、陆、朱、张,孙权为何废黜张温一家?权斗还是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彭虎标签:张温

    汉末三国时代,虽说中原才是士族聚集之地,但江东地区也有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其中尤以吴郡四姓顾、陆、朱、张最为显赫。顾雍、顾谭,陆逊、陆绩、陆抗,朱桓、朱据都是三国时代鼎鼎大名的人物。那孙权为何要废黜张温,甚至牵连其家族?虽然说孙权晚年,对于江东士族有不同程度的打压,但张温却早在公元224年即被废黜,

  • 孙坚死后,刘表按照蒯良之计,真的就能夺得江东吗?事实很明显

    历史人物编辑:汪国庆标签:蒯良

    在《三国演义》中,孙坚因为中了刘表手下吕公的埋伏被乱箭射死。双方收兵后,荆州谋士蒯良建议刘表乘孙坚刚死,诸子皆幼,江东群龙无首,可以出兵乘机一鼓作气夺取江东。可是刘表没有采纳,还是用孙坚的尸体换回来了被江东活捉的黄祖。很多人因为刘表没有采纳蒯良的建议而认为刘景升怯弱,从而错失了夺取江东的大好时机,也

  • 士燮虽处偏远但一片忠心,雄踞交州却主动让出大权给朝廷

    历史人物编辑:梦想美食标签:士燮

    《庄子·列御寇》有言“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这是古代考察人“贤”与“不肖”的九种方法之一。曹操掌控的许都朝廷刚成立不久,在遥远的交州雄踞一方的士燮,没有驱逐朝廷派来的刺史张津,并主动上表让张津担任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交州牧,让出一方大权,足见其忠心。深受中原文化熏陶187年,士燮被任命为交趾刺史部(以

  • 士燮在交州的至高战略布局,三国交州本土豪族如何占稳一州之地?

    历史人物编辑:清澜说历史标签:士燮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43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东吴篇第二十二章:士燮在交州的至高战略布局,三国交州本土豪族如何占稳一州之地? 士燮是汉末交州的割据势力,其实当人们聚焦于中原混战时,我们很容易就忽略掉了交州和辽东的情况。 根据记载,士燮是苍梧广信人。他的祖上是鲁国汶阳人,为了躲

  • 王者之心:上线就收到了好消息,大众脸手下活捉了三国名将士燮

    历史人物编辑:奕道君心标签:士燮

    taptap版《军令如山:王者之心》手游的体验文章,已经来到了第三刊。作为一个从单机领域进入该款手游的萌新,这几天围绕的重点,就是要抓到第一个名将,以此来调剂帐下清一色的大众脸武将阵容。虽然泥腿子团队很接近草根创业的现实,但是长此以往肯定是不行的。上线以后,在信件栏里收到了一则好消息,那就是终于在野

  • 人的意志有多么坚定?看一看遭受宦官迫害把自己憋死自杀的刘陶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刘陶

    人能不能坚持不呼吸把自己憋死?小编观察网络上大多数的回答都是不能,因为人有求生的本能。小编无法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毕竟没有掌握相关的知识。不过在史料的记载中,却有一个"闭气而死"的人物,那就是刘陶。刘陶作为东汉名臣,曾经预见到张角的起义,却受到宦官的迫害,在狱中把自己憋死。下面小编就来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