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为何选马岱斩杀魏延,在现实中又是怎样的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为何选马岱斩杀魏延,在现实中又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谈地理话历史 访问量:150 更新时间:2024/1/13 22:07:58

#三国风云录#

在《三国演义》里,魏延之死是因为诸葛亮留下了锦囊妙计。在魏延起兵造反的时候,马岱主动和魏延联手,阻击杨仪。杨仪临阵打开诸葛亮留下的锦囊,于是按照诸葛亮锦囊中的计策,让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就把汉中的城池献给魏延。

魏延闻听大笑,他狂妄自大地说,若孔明尚在,自己还怕他三分,现在孔明已死,天下谁敢敌我。于是魏延便大声喊道“谁敢杀我”,谁知道话音未落,马岱在他身后应声喝到,“吾敢杀汝”,于是马岱一刀将魏延斩于马下。叱咤风云的勇将魏延就此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但是,我们看这一段,在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同时,也感到有点疑惑,那就是诸葛亮在设计这条计策的时候,为什么选择了马岱呢?

这是因为,第一,马岱的武力不低。魏延是蜀汉有名的战将,他智勇双全,想要杀他,必须也要有相当的武力。而马岱是马超的堂弟,他的武艺也不差。在马超入川之战中,马岱曾经和魏延交过手。那是在葭萌关下,魏延作为张飞的先锋,和马岱交手。结果战不十合,马岱诈败而走。魏延追赶的时候,被马岱回身一箭,射中了左臂。从这一次交手来看,马岱即便是武艺不如魏延,但是担任个偷袭的任务也是足够完成的。

第二,马岱的智谋足够完成这次任务。魏延其人智勇双全,如果是一般人来完成这个任务,智谋不足,被魏延识破,反而弄巧成拙。我们从马岱和魏延交手来看,可以看到马岱能够使出诈败计,伤了魏延。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岱也是有一定智谋的人。

在魏延谋反的过程中,马岱全程参与了。魏延多次言语行动试探,马岱都轻松化解,获得了魏延的信任,最后出其不意地斩了魏延。

第三,马岱出于边缘化的人物,和魏延有共同语言。马岱曾经是马超的副将,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人物。马超临死的时候,也以家族无人的原因,请求把家业让马岱继承。

可是这样一位人物,并没有得到蜀汉政权的重用,在多年的征战中,我们几乎看不到马岱的身影。这与他西凉出身有关,不是刘备的嫡系。而且由于马超的所作所为,使他得不到他人的信任。因此,他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而魏延虽然受到诸葛亮的重用,可是并得不到诸葛亮的信任。他与诸葛亮的手下关系都不好,尤其是那个小人杨仪更是势同水火。在这种情况下,两人自然有共同语言,关系和其他人要近一些。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马岱还是魏延的手下,听从魏延的指挥,这就更容易达成诸葛亮的命令了。

由于马岱有以上的这些有利条件,所以他被诸葛亮选中来执行斩杀魏延的任务。虽然马岱和魏延关系要近,可是他们家族的天性,诸葛亮要拉拢他,让他背叛魏延易如反掌。于是,魏延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死在了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之下。他至死也没有料到,自己会死在最信任的马岱手下。

以上的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在现实的历史中,诸葛亮并不知道魏延会死在马岱的手下。不过,按照诸葛亮生前的布置,魏延必死无疑,不过不知道死在谁手下而已。

诸葛亮在临死前,指定了蒋琬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为了防止魏延和杨仪作乱,他也做了相应周密的布置。他先利用杨仪,让他率领蜀军主力撤退,并命令魏延断后。还下令说,如果魏延不听命令,那就由姜维断后,丢下魏延一军不管了。

如果魏延听从诸葛亮的命令,亲自断后,保护大军会蜀中,那么魏延还有一条生路。但是,魏延没有选择这条路,反而选择了与杨仪抢夺军权。这样,他就落入了诸葛亮安排好的陷阱。

其实杀魏延的最关键的人物是费祎。史书上记载,魏延和其他人的关系都不好,唯独和费祎的关系不错。先是费祎去试探魏延的真实意图,魏延透露了要接管军权,并把更换将领的方案也告诉了费祎。

谁知道费祎找借口跑回大营,马上就把魏延出卖了。可想而知,那些被魏延看成要更换的将领,马上对魏延同仇敌忾。这里应该就包括那个没有什么本事的马岱。于是一场火拼下来,得不到大家支持的魏延自然大败。最后,杨仪派马岱追杀了魏延,并灭了他的三族。

不过,杨仪也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没有得到诸葛亮的继承权的杨仪口出怨言。不久就被费祎出卖,被逼自杀了。

所以,在历史上,魏延是落入诸葛亮的陷阱而死的。这也是诸葛亮不让魏延当继承人所带来的必然后果。只不过在战斗之后,杀死魏延的不一定是谁。只是杨仪派了马岱,才让马岱杀了魏延。

标签: 马岱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马岱斩杀魏延后,为何他就神秘消失了呢?他们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青春无标签:马岱

    提到三国时期的魏延,他是蜀汉大将,勇猛过人,在蜀汉后期,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将。诸葛亮是第五次北伐后,因为日夜操劳,病倒在五丈原。魏延性格高傲,与军中的好多将领都不和,还与杨仪形成对立。在诸葛亮去世后,两人曾同时上书刘禅,说对方谋反。因为魏延人际关系不好等原因,好多将领担保杨仪而怀疑魏延。诸葛亮生前给杨

  • 刘禅亲政后,为何要永久弃用比魏延武艺还高的马岱?

    历史人物编辑:秦小欢标签:马岱

    其实主要是因为刘禅想要防止一关官大的现象发生,而且也有刘禅个人的喜好问题。其实,刘禅作为一国君主,他完全是有对于大臣的喜好抉择的权力的。毕竟在以前刘禅没有亲政之前,诸葛亮作为他的辅助大臣,一直都帮助他很多事情。而在诸葛亮的心中,马岱固然是一个非常得力的帮手,但是在刘禅心中,马岱其实是并不是很符合他的

  • 魏延被马岱杀后,蜀汉除大将军姜维外,还有哪些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马岱

    魏延,是蜀汉后期不可多得的大将,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可惜的是,在诸葛亮去世后,兵权落在了杨仪的手上。魏延和杨仪本来就有隙,虽然之前得诸葛亮从中周旋,但两人的关系一直闹得很僵。最后,魏延在和杨仪的争斗中,魏延落败,在带兵逃回汉中的时候,被马岱所杀。魏延被杀后,当时蜀汉的大将一直是青黄不接的局面。姜

  • 在正史上,大将马岱的表现怎么样,是否拥有小说中精彩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马岱

    马岱算是三国时期“蹭流量”最成功的一员将领。小说中,马岱的故事非常精彩。不过,在正史上,马岱的表现非常一般。相比于马岱本人的表现,反倒是他的后人,在正史上的表演更为精彩。小说中拥有精彩人生的马岱《三国演义》中,马岱的戏份很足,故事也足够精彩。在马腾应曹操之招前往许昌前,马岱指出曹操的阴谋,反对马腾前

  • 《风起陇西》中李严用衣带诏收伏马岱,他为何要扳倒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圆看说科技标签:马岱

    随着《风起陇西》剧情的逐渐展开,“烛龙”是谁这个谜题已经水落石出,原来陈恭是双面间谍,他既是白帝也是烛龙。与此同时,蜀汉朝堂内部诸葛亮跟李严的矛盾也愈发不可调合......在剧中,马岱来到空无一人的紫烟阁赴李严之约,席间李严直言心中对诸葛亮北伐不满,言下之意希望马岱站队,但马岱颇为谨慎只言为军者自是

  • 姜维上台后,马岱为啥只打了一仗就被永久雪藏

    历史人物编辑:金冠华标签:马岱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一统中原之后,开始对西北虎视眈眈,出兵经略关中。邻近关中的西凉地区,历来是军阀马超和韩遂等人的根据地,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愤然起兵,与曹操展开一场持续数年的大战。建安十九年(214年),马超在关西争夺战中彻底失败,被迫南下投奔汉中张鲁。后因在张鲁手下无法立足,只得离开

  • 马岱不负诸葛亮遗命,斩杀魏延,为何后来没人注意他了?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马岱

    三国时期确实是拥有迷人魅力的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事频繁,且规模庞大,势力关系不单一,许多英雄在长江雪浪中迭出,我们在了解三国的同时也见证了一个个热血的满怀沙场梦的英雄的诞生。可是毕竟是乱世啊,大业未成,英雄们大多要么悲壮要么离奇要么窝囊地死了,他们当初的怒喝好像还在耳畔之际,乱世还在继续啊,即使是

  • “魏延反,马岱斩”诸葛亮成就蜀国,临终也带走蜀国仅存的希望

    历史人物编辑:炎黄录标签:马岱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期里面,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在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搅动一番风云。有些人为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败而惋惜,有些人为曹操赤壁之战不能统一天下而感慨,还有些人为东汉的花花世界化作三分而伤怀。但是这些都是历史的大趋势,在大势面前,人力总是显得那么渺小,就连诸葛亮也说过,伐魏之事不

  • 魏延刚大叫一声就被他斩于马下,马岱武艺平平,为什么能杀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马岱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料定自己一死,魏延必反,所以给杨仪留下一个锦囊妙计。果然诸葛亮刚死,魏延就谋反了,杨仪依计而行,对魏延说只要你大叫三遍谁敢杀我,我就献城投降。魏延不明就里,得意洋洋地大叫:“谁敢杀我!”没想到刚叫一声,马岱从后面拨马冲上来,厉声大喝:“我敢杀你!”一刀把他斩于马下。《三国演义

  • 假如蜀汉的刘封当皇帝,魏延没有被马岱斩了会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马岱

    这是两个问题,首先刘封不可能当皇帝的,他只是刘备的义子而已,就算刘禅不幸了,刘备还有其他亲儿子,所以刘封继位不太可能。不过,既然问题提出来了,不妨尝试分析一波,因为大飞熊认为这个假设是一定的历史价值。所以,刘封继位了,会发生什么?再说魏延,假如魏延没有被马岱斩了会如何?魏延是在被杨仪诬陷造反,众叛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