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甘宁武艺堪称东吴第一人,凌统为何敢和其叫板?论战力凌统不怕他

甘宁武艺堪称东吴第一人,凌统为何敢和其叫板?论战力凌统不怕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月影讲历史 访问量:3160 更新时间:2024/1/9 22:16:46

说起三国时期的无双斗将,勇猛善战的甘宁甘兴霸绝对榜上有名。然而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小说中,同为东吴将领的凌统却敢跟他叫板,甚至两次在宴会上公然大打出手,这又是为什么呢?

杀父血仇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们应该能猜到,凌统之所以对自己人刀兵相向,是因为甘宁与他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甘宁祖上在刘焉麾下效命。后来他时四处游历,来到荆州投靠刘表,并留在了南阳。

但后者却对这等猛将视而不见,甘宁负气前往江夏投奔黄祖,曾帮其对付东吴孙权。但黄祖也是个识人不明的昏庸之主,只当甘宁是寻常将领。在苏飞劝说下,甘宁改投到东吴孙权账下。

《三国志甘宁传》里有这样一段记载,说的是孙权讨伐黄祖时,黄祖的军队假意败退。东吴大将凌操率兵急追,没想到却被擅长射箭的甘宁率军抄了后路。凌操自己也被甘宁一箭射杀。

后来孙权破格提拔了凌操15岁的儿子凌统,仍命他率领凌操旧部。凌统凭借自身的勇武,很快便出人头地。后来甘宁归降,凌统怨恨他杀了自己父亲,而甘宁也处处防备着凌统寻仇,故意不跟他见面。

口头矛盾

甘宁虽然收敛起暴躁易怒的脾气,故意躲着凌统,但搁不住年轻气盛的凌统故意寻仇。两人见面时总要发生点矛盾,甚至差点拼了个你死我活。

在演义小说里,俩人没少打嘴炮。孙权在逍遥津大败后,曹操又领兵四十万来救合淝。孙权升帐点兵,凌统主动提出当先锋,去杀杀曹军锐气,还说领三千兵马足矣。

甘宁紧接着刺了他一句,说百骑就能破敌!之后凌统领三千兵马出击无果,甘宁却真的率领百骑挫败了曹军士气,连孙权都对甘宁赞不绝口。

刀剑相向

俩人动手的剧情也有两处。一处是甘宁投奔东吴时,孙权给他办的接风宴。酒宴上年轻的凌统见杀父仇人在前,当即拔剑给父亲报仇。孙权劝他停手,他还抱头大哭,称“不共戴天之仇,岂容不报!”

一句话搞得孙权也无可奈何,最后只能把甘宁外派去守江夏,不让两人轻易见面。

后来甘宁舞着铁链开道,身先士卒夺下皖城。庆功宴上吕蒙盛赞甘宁的勇猛,又勾起了凌统的怒火。他借口舞剑想杀甘宁。

甘宁眼看躲不过,取两戟跟他对峙。好在这时候吕蒙察觉事情不对,一手提盾一手提刀站在两人中间。不久后孙权赶到,才彻底制止了这场死斗。

俩人的第二次冲突,在史书中也有记载。所以凌统寻仇的事并非完全是演义小说杜撰的。要知道甘宁是三国时期有数的勇猛斗将。凌统凭什么敢主动向他叫板呢?大家可以从这两方面去看待。

武力超群

首先是武力值方面。甘宁在小说多次以精妙箭术射杀敌方将领,却少有和超一流猛将单挑厮杀的记录。能证明甘宁超凡武力的高光时刻主要有两个。

其一是在彝陵城外和曹洪交战,二十回合后曹洪败走。虽说曹洪有诱敌的意图,但他毕竟能跟马超大战五十回合不败,实力不容小觑。

其二便是濡须口“百骑劫曹营”的壮举。曹魏四十万大军进逼合淝时,为了一挫曹军锐气,甘宁亲自率领一百骑兵趁夜闯进曹营内肆意冲杀,之后又在周泰的接应下杀出南营,不损一人全身而退。

事后孙权赞叹“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相敌也。”由此可推断,甘宁的武力值胜过张郃徐晃等人,与张辽接近。

而凌统也是实打实的狠人。孙权败走逍遥津时,曹魏曾派出大军追击东吴兵马。

凌统率领三百亲兵浴血奋战,挡住张辽两千骑兵的追击。等到孙权和他会合时,凌统手下的三百亲兵全部阵亡,他自己也身中数枪。在如此悬殊的人数劣势下死战不退,无论是勇气还是武艺都毋庸置疑。

合淝一战中,凌统先和张辽大战五十回合稍落下风,被孙权下令召回,之后又与猛将乐进大战五十回合,遭曹休冷箭打断。但要知道张辽可是曹魏实力排名前十的猛将,而且不久前才威震逍遥津,正处于武力巅峰时期。

因此单论武艺的话,凌统甚至要比甘宁还要强一点。而这也是他向后者寻仇的底气所在。

性格所致

第二个原因,恐怕和凌统本身的性格有关。《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评价凌统“有国士之风”。这不光是在赞叹凌统的勇猛,还在赞美他为人处世时“亲贤接士,轻财重义”。

而且凌统不光对文人贤士恭敬有加,而且心胸宽广,善于识人,死前还为东吴提拔了被誉为“万人敌”的猛将留赞。当时有人给孙权推荐了凌统的老乡盛暹,说其才华在凌统之上。凌统却丝毫无嫉妒之心,盛暹到来时,还亲自出门拉着后者双手进屋。

而“孝义”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凌统身在古代,性格自然深受孝悌之义的影响。莫说是杀父仇人,便是侮辱他亡父的同僚,他也没有放过。

凌操阵亡后,孙权重用凌统,命他攻打山越叛贼。期间都督陈勤仗着自己官位高,在军营酒宴上辱骂众人。凌统出言斥责,陈勤却变本加厉,连带着骂起了凌操,直到宴会散去后还在咒骂凌操父子二人。泪流满面的凌统忍无可忍,拔刀砍伤陈勤致其死亡。

正所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手刃杀父仇人是出于血缘亲情的自然行为,古时候被认为是孝的体现。因此凌统对甘宁的恨意,只会比陈勤更深。而这种恨意又在无形中增加了凌统的勇气,因此他才会处处叫板甘宁,一直看其不顺眼。

关于这两位猛将的恩怨,史书中并没给出明确的结果。而在演义中,罗贯中先生为了体现东吴男儿间的深厚战友情,设计了以命抵命的桥段。凌统为了报答甘宁在合肥大战中的救命之恩,也为了不让三番五次劝和的孙权太过难堪,主动放弃了复仇,与甘宁冰释前嫌。

对于甘、凌二人间的恩怨,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标签: 凌统

更多文章

  • 凌统能战平名将张辽,具有一流武艺吗?东吴又有几人强于他?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凌统

    相比较而言,东吴似乎在三国时代最没存在感,尤其他们的武将平均武力值水平貌似最低。其实吴国这边也有属于自己的猛将,比如凌统就是其中的一员,其代表之战就是战平魏国名将张辽了。合肥一战,孙权与曹操互撕,凌统则出马大战张辽,双方斗了50回合不分胜败。不过孙权怕凌统有失,就撤下了凌统。从这次大战来看,凌统的下

  • 甘宁武艺高强,凌统为何敢于处处和他叫板?论武艺凌统不怕甘宁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凌统

    甘宁当初还在黄祖手下时,曾经在夏口之战中射杀了孙权部将凌操。后来甘宁因为黄祖看不起自己,一怒之下转投孙权,这么一来就和凌操之子凌统同殿称臣。凌统见了杀父仇人自然是分外眼红,几次和甘宁针锋相对,多亏孙权和吕蒙等人从中斡旋,两人才没闹出什么事来。说起来甘宁在演义中也是一员猛将,死在他手下的除了凌操外,还

  • 魏延踢灭诸葛亮七星灯,马岱拔刀要杀魏延,诸葛亮为何要制止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马岱

    出军先死,让男主泪流满面。诸葛亮征战一生,只为助汉朝,横扫天下。天下三分之一,初出茅庐,天资学问,谋略无双。与儒家对谈,显示了他自古没有的演说技巧。草船借箭,以示其高深莫测、高超的军事才能。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巧夺荆州,夺取益州,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的恩情也没有白费。刘备死后,诸葛亮又七次俘虏孟

  • 马岱杀死魏延之后跑哪里去了?其族人远赴中亚,开创一个大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马岱

    诸葛亮死后,魏延和杨仪两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诸葛亮的接班人,加上两个人平时就有很深的矛盾,魏延这个人脾气暴躁,而杨仪心胸狭隘。两个人就像针尖对麦芒,诸葛亮一死,无人压制他们,两人的矛盾很快就爆发了。两个人互相上表说对方背叛,但魏延人缘不好,成都方面的董允、蒋琬都保杨仪,不保魏延。当然,成都方面怎么想暂时

  • 为何三国时期马岱斩杀魏延之后就消失不见了?你看他发现了啥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马岱

    东汉末年是风云涌动英雄辈出的年代,在三辅地区有一个家族横空出世,他们本是西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后人,奈何世袭更替逐渐没落。传到马腾这一代,家族的开国功勋光环已经褪尽,不过乱世风云给了他们重新辉煌的机会。马腾加入了西凉的韩遂、边让集团,这两人曾经可是反叛东汉朝廷的,乱世在乎的是实力,而不是曾经灰暗地

  • 诸葛亮去世后,平定魏延之乱的人是谁?并非马岱,而是此绝世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李天侃娱乐标签:马岱

    刘备之所以能够成功,离不开麾下文臣武将的努力,文有诸葛亮、法正、刘巴等人才,武有关羽、张飞、马超在内的五虎上将,而在五虎上将之外,蜀汉最为著名的虎将显然就是魏延。不过魏延这个人虽然勇猛,但是身上却有着很大的争议,算得上是一个“晚节不保”的典型人物。在东汉末年的三国乱世里,魏延很长时间都寂寂无名,直到

  •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为何选马岱斩杀魏延,在现实中又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谈地理话历史标签:马岱

    #三国风云录#在《三国演义》里,魏延之死是因为诸葛亮留下了锦囊妙计。在魏延起兵造反的时候,马岱主动和魏延联手,阻击杨仪。杨仪临阵打开诸葛亮留下的锦囊,于是按照诸葛亮锦囊中的计策,让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就把汉中的城池献给魏延。 魏延闻听大笑,他狂妄自大地说,若孔明尚在,自己还怕他三分,现在孔明已

  • 历史上马岱斩杀魏延后,为何他就神秘消失了呢?他们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青春无标签:马岱

    提到三国时期的魏延,他是蜀汉大将,勇猛过人,在蜀汉后期,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将。诸葛亮是第五次北伐后,因为日夜操劳,病倒在五丈原。魏延性格高傲,与军中的好多将领都不和,还与杨仪形成对立。在诸葛亮去世后,两人曾同时上书刘禅,说对方谋反。因为魏延人际关系不好等原因,好多将领担保杨仪而怀疑魏延。诸葛亮生前给杨

  • 刘禅亲政后,为何要永久弃用比魏延武艺还高的马岱?

    历史人物编辑:秦小欢标签:马岱

    其实主要是因为刘禅想要防止一关官大的现象发生,而且也有刘禅个人的喜好问题。其实,刘禅作为一国君主,他完全是有对于大臣的喜好抉择的权力的。毕竟在以前刘禅没有亲政之前,诸葛亮作为他的辅助大臣,一直都帮助他很多事情。而在诸葛亮的心中,马岱固然是一个非常得力的帮手,但是在刘禅心中,马岱其实是并不是很符合他的

  • 魏延被马岱杀后,蜀汉除大将军姜维外,还有哪些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马岱

    魏延,是蜀汉后期不可多得的大将,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可惜的是,在诸葛亮去世后,兵权落在了杨仪的手上。魏延和杨仪本来就有隙,虽然之前得诸葛亮从中周旋,但两人的关系一直闹得很僵。最后,魏延在和杨仪的争斗中,魏延落败,在带兵逃回汉中的时候,被马岱所杀。魏延被杀后,当时蜀汉的大将一直是青黄不接的局面。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