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魏延和杨仪两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诸葛亮的接班人,加上两个人平时就有很深的矛盾,魏延这个人脾气暴躁,而杨仪心胸狭隘。
两个人就像针尖对麦芒,诸葛亮一死,无人压制他们,两人的矛盾很快就爆发了。两个人互相上表说对方背叛,但魏延人缘不好,成都方面的董允、蒋琬都保杨仪,不保魏延。
当然,成都方面怎么想暂时不重要,关键是魏延的手下也是这么想的。丞相新亡,蜀军士气低落,偏偏魏延想出来挑担子,但是大家都不服气他。
所以呼啦啦一群就跑到杨仪那边去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魏延只好往汉中跑。他为什么不往曹魏的军营里跑呢?其实魏延压根就没想叛乱。
他只不过是不服气杨仪而已,马岱接受杨仪的命令,带着一队士兵追到汉中把魏延给杀了。其实在这场事件中,马岱扮演的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
诸葛亮去世后的次年,马岱曾经率领军队小规模北上攻击曹魏,但是被魏国将领牛金击败,此后也就没有什么凸出的表现,想必也是从此没有得到重用,也没有关于他不好的记载,应该是善终。
值得一提的是,马岱有个族人叫马抗,这人很有意思,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这个人在凉州大乱的时候,和自己的父亲马翼为了避乱跑到了中亚。
这个马翼就是马超的父亲马腾的大哥,逃到中亚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根据一些历史传说,这两人跑到当时的亚美尼亚开创了一个势力庞大的家族马米科尼扬家族。
根据五世纪左右的亚美尼亚史书《亚美尼亚人史》的记载,在亚美尼亚十分活跃的大家族马米科尼扬家族的祖先来自中国,叫做“马姆贡”(Mamgon),不过并没有直接论述这个中国祖先姓甚名谁,来自什么地方。
还是说这个中国人故意隐瞒的原因?
而在另一部成书稍晚的史书《亚美尼亚史略》中,这位中国祖先又变成了两兄弟,名叫马米克”(Mamik)和“科纳克”(Konak)。
总之并没有提及他们的中国名字,在前一步史书中,这位中国祖先马姆贡被描述成一位出身高贵的帝胄之后,后一部史书中也将其描述为出身豪门的高贵人物。
根据推演历史,这段时期是亚美尼亚成为安息王朝附属国时期,而安息王朝正好对应我国的汉朝,安息王朝灭亡的时候,曹丕刚刚篡位不久,三国历史拉开序幕。
因此可以推算,马抗他们不会是在这个时期逃入中亚的,总之这两个中国人逃到亚美尼亚后,得到当地统治者的庇护,还赐了他们一个马米科尼扬的姓氏。
而这个姓氏在亚美尼亚是非常特别的,而且在亚美尼亚的势力包括名声都很大,安息王朝灭亡后,被波斯人建立的萨珊王朝取代。
当时亚美尼亚发生了两次反对波斯统治的起义,都是由这个马米科尼扬家族率领的,所以至今在亚美尼亚还有一个叫做瓦尔丹·马米科尼扬的民族英雄。
不过由于缺乏更多的历史细节和资料,关于这两个中国人究竟是不是马抗他们,其实也只是依照亚美尼亚史书的记载以及时间线的推理得到的结果。
如果真的是马抗他们,马氏家族也可以说很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