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修之死,绝不是因为小聪明,是杨修犯了大忌

杨修之死,绝不是因为小聪明,是杨修犯了大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付如艳 访问量:2253 更新时间:2024/2/15 8:53:46

曹操有25个儿子(至今仍有记载,不算早逝的),20多个女儿,都有40多个孩子。当然,这还不算他在外面的“一夜情”。曹操老了,老是偏头痛。他觉得没有多少日子了。他必须考虑培养接班人!选择接班人一直是重中之重。稍有不慎,自相残杀,父子反目。

曹操的儿子不仅怀念这个国家,甚至可能连自己的生活都没有。例如,唐太宗把他的父亲李渊视为至高无上的皇帝。当他被软禁时,结局很好。我儿子杀了我父亲,我父亲杀了我儿子,我的兄弟们互相残杀。这在任何王朝都不是什么新鲜事!

受中国教科书中“杨修之死”一文的影响,很多人认为曹操杀杨修是因为杨修喜欢耍聪明。比如,文章中的“一合脆”事件,或者所谓的“梦中谋杀”事件。曹操吃醋了。杨修身为部下,多次违背曹操的意思,对曹操有点不敬,杨修因此被杀。曹操只能从其他成年的儿子中选择。

按照“长命百岁,正人君子”的原则,如果长子死了,长子死了,那就次长子做接班人,但作为卞皇后,她有两个好儿子:曹丕曹植。应根据年龄选择曹丕。根据天赋,曹操更喜欢曹植,曹操左右为难。如果他不确定,让我们“只展示才华”!想想康熙抛弃太子、四哥、八哥等的故事吧!

曹操的举动给了他周围的大臣们一个投机和赌博的机会!在丁仪、丁廙兄弟和杨修的支持下,曹植很快把曹丕搞得一团糟,就连曹丕最有权势的人之一崔琰也被迫自杀。毛玠也被关进了监狱,不久就死了。曹丕惊慌失措,曹操陷入困境时,看到了一向中立的战略家贾诩。看看贾诩怎么上的。

“太祖又尝屏除左右问诩,诩嘿然不对。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见《三国志·卷十》”贾诩是这样对曹操说的,之后曹操就心中有数了。

太子位既然明朗了,就不能再斗下去了,曹操想看到安定团结的局面,按说曹植要低调一些,手下班子更要低到尘埃里,曹植就用喝酒来表达不满,而杨修更是不知收敛,继续与曹植密切来往,让曹操大为恼火!曹操估计感觉到危险,太子已定,你们还要搞事情,难道你们要造反不成!是不是还想搞我!所以就用“扰乱军心”的名义把杨修给杀了!

有人说杨修聪明,其实他根本没有政治大局观,比起贾诩这些老狐狸差得太远了!曹操后来觉得对不起杨修的父亲杨彪,写信给杨彪,解释为啥要杀杨修,并送了很赏赐!参与朝廷斗争的朝臣很少能完全退却,包括支持曹植的丁仪和被曹丕屠杀的兄弟一家的人。杨修不是曹操杀的,他也会被全家人屠杀。

幸运的是,他父亲杨彪如果死得早就可以得救了!贾诩可以全身而退。贾诩选对了人!杨修之死可以说是利益斗争的牺牲品。他只能怪他在政治斗争中站错了队,选错了人。虽然杨修也很有才华,但他实在太活跃了。我们常说枪打到第一只鸟,而杨修有点像第一只鸟!

杨修也是一个嘴巴不受欢迎的人。不管是鸡肋事件还是一盒薯片事件,都可以说杨修的尸体死在嘴里了。有人说人们怕说错话,但杨修一次又一次地犯错,但他冲向死亡之路,即使他真的很有天赋,但这张嘴救不了他!另外,杨修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参加了夺嫡之争。

看到儿子曹植和曹丕为了自己的地位公开秘密地打斗,曹操头痛不已。关键是杨修是曹植学派的一员,给了曹植许多思想。曹操对杨修参战很生气,想杀他是正常的。毕竟,谁愿意看到他们的儿子们互相争斗呢?他们不能生儿子的气。曹操只能对那些给儿子提建议的人生气。

标签: 杨修

更多文章

  • 曹操杀杨修后,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杨彪回了一句,成千古名句

    历史人物编辑:付海祥标签:杨修

    一、曹操、杨修和鸡肋曹操为何杀杨修?《三国演义》和正史都指向两个字“鸡肋”。也就是说,曹操跟刘备在汉中之战打成了僵持,他实在有点顶不住。恰好曹营的军令官,请示今天的“口令”。曹操一眼瞅见餐桌上有鸡肋,于是说出了“鸡肋”。杨修得知此口令后,就玩了一把文字游戏,言称“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恰如咱曹老

  •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是因为小心眼,嫉妒杨修的才华吗?

    历史人物编辑:古藤枯树小桥标签:杨修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是因为小心眼,嫉妒杨修的才华吗?当然不是,其实呢,曹操原本是很喜欢杨修的,不然的话,也不会让他当仓曹属主簿,也就是第一秘书,当然,杨修真的很有才,除了演义中说的聪明,过目不忘等优点之外,重要的是: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说白了,政治上也很有才华,说话办事很的曹操欣赏

  • 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杨修家的那些事儿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杨修

    杨修大家都不陌生吧?对,就是那个让曹操自愧“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被 曹操以“造言乱我军心”的罪名处死的那个聪明人。 并不是这么回事。的确,《三国演义》中的杨修,和历史上的杨修,都是聪明过人,而且喜欢卖弄聪明的。但,并不是这么回事。 《三国演义》里杨修几次跟曹操猜字谜,“一合酥”啦,门上写“活

  • 原本曹操喜欢杨修,讨厌司马懿,为何反而被杀的是杨修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杨修

    曹操在我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有名的枭雄,之所以能够做到枭雄的位置上,更多的都是凭借着他爱惜人才,杀伐果断,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几乎从来多不会拖泥带水,而在三国时期,杨修是月旦评的一位文人,也是深得曹操的喜欢,甚至在魏国,曹操对杨修的信任是很重的,同样曹操在魏国也有讨厌的一个人,那就是司马懿,但是我们纵观历

  • 司马懿有虎狼之心,杨修与司马懿作对,曹操为何杀杨修却放过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娱美人娱记凌云标签:杨修

    曹操算得上是一个看人很准的人,虽然手下人才济济,但是他非常善于指挥这些人,让他们能为自己打仗,否则也不会有曹魏的基业。但是曹操手下还是出现过背叛曹魏的人,这个人就是司马懿,他曾经在明帝托孤后反叛,将大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曹操曾经让司马懿辅佐曹丕,难道他没有早预料到司马懿的虎狼之心吗?其实曹操不是

  • 曹操为何要杀杨修,是因为杨修太聪明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杨修

    @真知新坐标在三国乱世中,涌现了许许多多才华过人的人,其中很多人年少成名,孙权、曹冲和诸葛恪在小时候就受到了各界的赞誉,除他们之外,还有很多年轻人有着光明的前途。三国乱世人才辈出在曹魏方面,司马懿和杨修成为了两个最被人看好的年轻人。而今天咱们就重点聊聊曹操为何要杀杨修。杨修(公元175年—219年)

  • 为何曹操死前杀死杨修,放过司马懿?其实他最怕杨修这点!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杨修

    许多朋友都喜欢看《三国演义》,不仅仅因为它是我国的名著,更多的是对其中某些人物的喜欢与崇拜,像是关羽的大义凛然,赵云的侠肝义胆,还有张飞的正直勇猛。可能许多人对西游记简直是“熟透了”,对三国却研究的没那么透彻,但当你问:三国中你最喜欢谁?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由此可见,三国的影响力和西游记等相比

  • 《三国演义》曹操为什么要杀掉杨修?历史上真是这样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杨修

    《三国演义》里,曹操杀杨修是因为“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像网络上的很多小领导一样,爱卖弄小聪明,就拼命打压同样卖弄小聪明的下属。在历史上,当然不是这么儿戏。杨修出身于东汉名门弘农杨氏,以举孝廉入仕,辗转职位,后任丞相府曹操的主簿,是曹操的属下。这个人确实有点儿文才,不过“绝妙好辞”、“

  • 《三国演义》:杨修真的因为“鸡肋”而被曹操处死?原因在这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杨修

    大家都知道,三国中的人物,除了诸葛亮比较机智过人,曹操手下也不少能人智士。杨修算是一个,《三国演义》中,是因为杨修自作聪明,死于鸡肋事件,而《三国志》中并没有这样的笔墨记载。杨修是东汉的大文学家,他的父亲是曹操手下的太尉杨彪,母亲姓袁,袁术是杨修的舅舅。《后汉书》、《世说新语.捷悟篇》对杨修的聪明和

  • 杨修为什么必须死?论曹操杀杨修的根本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刘纪亮标签:杨修

    杨修,弘农杨氏之子,都说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但和弘农杨氏相比,还要相形见绌,弘农杨氏“四世太尉”,杨修的爷爷杨震被世人称为“关西孔子”,杨修的父亲杨彪也是太尉。杨修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从小深受文化熏陶,自己又才华横溢,他的才华连曹操都自叹不如。脩字德祖,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