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分析:差点害死曹操的贾诩和张绣,为什么结局大不相同?
贾诩和张绣最开始的时候都在董卓的手下,吕布杀了董卓之后,整个西凉军都乱套了,军队里人心惶惶,都准备着分头跑路的计划。但在此时贾诩却建议所有人团结一心杀回长安城,夺取汉朝政权,众人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带兵回到长安,杀死了王允,击败了吕布,将汉献帝控制。自此,东汉王朝彻底进入了分崩离析的乱世。
西凉军在长安为非作歹,祸乱朝纲,贾诩决定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最终他前往宛城,跟随了张绣,张绣是当时很勇猛的一名大将,握有不少的兵力,而且没什么谋略,正好需要一位贾诩这样的谋士,贾诩正是看重了这几点,才选择了去投奔他。对于贾诩的到来,张绣也是十分的欣喜,让贾诩做了自己的第一军师。
建安二年的时候,曹操将汉献帝迎到了许都,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将吕布打回了徐州,夺回了兖州的控制权,势力开始逐步的扩大,这个时候他来到了宛城,想要击败张绣,除掉许都周边的群雄势力,来为自己平定北方做准备。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自己要进军宛城的时候,张绣却主动派来了使者前来投降。
张绣此时的归降,令曹操喜出望外,张绣的名声早已随着西凉军如雷贯耳,张绣是西凉军中的一员猛将,所拥有的都是能征善战的西凉军中的精英,这样一个心腹大患,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其收入麾下,对曹操以后的事业都是一个利好的消息,曹操不禁喜出望外,决定亲自去宛城接受张绣的投降。
曹操认为张绣的投降完全是出于对自己的畏惧,毕竟此时的曹操,势力虽然比不上袁绍那么壮大,但毕竟曹操有着汉室丞相的名号,礼法上来说是为朝廷办事的,很少有人敢与之抗衡。曹操此次前去宛城,只带了一些自己的亲信,其中有他的大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大将典韦,之所以带这么点人,是曹操想要向张绣展示他对于张绣的信任。
但是结局并没有如曹操所料,本来说好的投降,张绣却趁曹操不备,夜里开始偷袭曹军大营,幸好曹操的身边还有大将典韦,典韦挡在门口,以性命保护曹操逃跑,曹操的长子曹昂在乱箭中受伤不能骑马,将自己的马给了曹操,最终,曹操的亲信几乎全部战死,而曹操虽然受了比较重的伤,但所幸逃了出来,保住了性命。
当时张绣的军中,贾诩是他的第一谋士,假投降后偷袭这种大事,一定是听取了贾诩的意见,因此曹操在宛城的失利,以及他亲信的死亡,都和贾诩有着脱不开的关系,但为什么之后贾诩归降了曹操之后,没有被曹操所害,反而一路平步青云,得到曹操所信任,还在大魏朝中得以终老呢?难道曹操和曹丕就不顾他们亲人的被害吗?
宛城之战之后,曹军受到重创,官渡之战开始之前,张绣再次归降了曹操,曹操当时正处于与袁绍对峙的紧要关头,张绣的投诚无异于雪中送炭。曹操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不仅接纳了张绣,还和张绣做起了亲家,封了两千户的封邑给他。曹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天下人看到,曹操爱才如命,连杀子之仇都可以一笑了之。
但曹操不可能将仇恨忘记,在他平定了北方,自己的地位逐渐稳固了之后,就想除掉张绣,他还派人多次暗示张绣自己的这个意图,最终张绣不堪逼迫,担心全家被害,只能自杀而死。而贾诩作为谋士,一直留在了曹操的身边,为曹操建立霸业出了不少的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