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为什么说“金屋藏娇”是汉武帝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为什么说“金屋藏娇”是汉武帝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997 更新时间:2024/1/16 10:21:39

公元前156年,西汉永巷中王美人诞下一子,取名刘彻。这是汉汉景帝的第九位皇子,他的出生令西汉王朝在若干年后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生母王美人可以说是极其幸运的,为何这么说呢?原因在于她先前并非待字闺中的豪门秀女,而是有夫之妇。在进宫前,这王美人就已经嫁人,并育有一女于膝下。只是因为其母在她小时候给她相过面,相士直言此女将来定贵不可言,必生天子,母仪天下。所以在后来宫中选秀的时候,她的母亲便托了好大的关系,将她混进宫去,成功地参与了此次选秀。

王美人原名王娡,长得甚是标致,而且聪明伶俐,在选秀中邂逅了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汉汉景帝刘。汉汉景帝对其一见倾心,于是将其纳入自己宫中。在汉汉景帝即位后,封了王娡为美人,但在从不缺乏美色的永巷之中,王娡也并没有固宠不衰,慢慢地也就成为了可有可无的存在。好在她的肚子争气,为汉汉景帝生下了皇九子,乳名唤作彘儿。刘彘(即汉武帝刘彻)三岁时就能一字不漏地背诵冗长的典籍,聪明乖巧,很讨汉汉景帝欢心,但就算汉汉景帝再怎么喜爱这个年纪幼小的稚子,也并没有立其为太子的打算。因为此时的汉汉景帝最宠爱的女人是栗姬,而且栗姬的儿子刘荣比刘彘要大,按照继承顺序,也应当是立栗姬儿子刘荣为太子。所以在公元前153年,刘荣便顺利地被封为了皇太子。这果真是母凭子贵,自从自己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后,栗姬便愈发气焰嚣张,在后廷之中横行霸道,眼高于顶。栗姬的所作所为很快引起了汉汉景帝的反感,而且每每看到王美人所生的儿子刘彘那么谦恭懂事,于是渐生废太子之心。在公元前150年时,汉景帝便下诏废掉了太子刘荣,将其打发到遥远的封地,做了临江王。而栗姬果然是作茧自缚,最终落得个被打入冷宫抑郁而终的下场。

都说“国不可一日无君”,那自然也不可一日没有储君。汉汉景帝膝下皇子众多,太子之争势必会是一场腥风血雨。而不管在后宫还是朝廷上都无权无势的王美人和刘彘,却笑到了最后。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另外一个女人的帮助,她就是长公主刘嫖。长公主大家都知道,那就是皇帝的姐姐,不仅汉景帝很尊重她,窦太后也对其十分宠爱。之前在刘荣还是太子时,长公主刘嫖曾向栗姬表示希望能让刘荣以后取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做太子妃,但没想到被不可一世的栗姬给严词拒绝了,这便让刘嫖一直记恨于她,在刘荣被废,栗姬失宠的事件中,刘嫖也起了不少推波助澜的作用。就在长公主刘嫖与栗姬结怨后,王美人果断抓住时机,百般讨好于她,还经常带着五六岁的刘彘去找长公主的女儿阿娇玩耍。长公主刘嫖见这年幼的刘彘如此聪明可爱,顿时有了想要将自己女儿嫁给他的想法。于是把刘彘抱在膝上,问道;“你愿意娶阿娇姐姐做媳妇吗?”刘彘一听,满心欢喜,回道:“当然愿意,我要是能娶阿娇做媳妇,就一定要给她盖一座金屋子住。”长公主刘嫖听完开心极了,当即决定要把阿娇许配给刘彘。

大家都知道,后来汉武帝即位后果真是实现了当初的儿时诺言,不仅为阿娇举行了隆重的封后大典,还为她盖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巨大宫殿,虽然不能说是完全用黄金打造的殿宇,但其奢华程度也可见一斑。这“金屋藏娇”的典故正是由此而来,虽然后来陈阿娇的命运不像当初武帝的誓言那么美好,但曾经拥有过的这般万千宠爱已是无人能及。有人说汉武帝之所以迎娶陈阿娇,立她为后,全都是因为其母乃长公主刘嫖,这将成为自己上位道路上的莫大助力。确实,长公主刘嫖在武帝顺利被立太子,并当上皇帝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武帝刘彻最初却也是真心喜欢陈阿娇的,只是身为九五之尊,儿女情长也只能放在心底。不只是陈阿娇的下场凄凉,后来的卫子夫钩弋夫人,哪个不是死于权力与欲望的漩涡之中,她们都是汉武帝生命中不同阶段的挚爱,但却终究逃不过身为帝王女人的悲哀,注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标签: 汉武帝汉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薛宣是什么人?才识不高的他为何能位居宰相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云人物

    在古代宰相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涌现出了无数的优秀人物,他们有的人擅长打仗,有的人擅长治国,有的人擅长做学问,而有的人擅长管理。不论是哪一种人,他们都用自己的能力震撼着后人,并在历史的洪流之中留下了大名,

  • 什么是红梅妆?它的产生与上官婉儿这位才女有何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段成式《酉阳杂俎》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迹。”上官昭容即上官婉儿。段成式之子(或其侄)段公路在《北户录》里叙述得比较详细:“天后(武则天)每对宰臣,令昭容(上官婉儿)卧于案裙下,记所奏事。一日宰相对事,昭容窃窥,上(唐高宗)觉。退朝,怒甚,取甲刀札于面上,不许

  • 揭莫斯科保卫战五大真相:领导干部带头逃跑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

    70多年前的12月5日是莫斯科保卫战的转折点,苏联军队在坚守城池2个多月之后,开始转入大规模反击,彻底击碎法西斯德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关于那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一直流传着各种或真或假的说法。不久前,俄《论据与事实》周刊刊文,澄清关于莫斯科战役的五大真相。真相之一:莫斯科城精心布防一些历史着作称,斯大

  • 吕布为什么最后迅速兵败身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吕布为什么最后迅速兵败身亡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吕布这个人在三国早期名声大,武艺高强,曾经两次拥有一州,可以说是兵强地广。吕布先后拥有两州,即兖州和徐州。吕布得兖州是捡了一个便宜。当时曹操带着大部分人马去打徐州,家里留下的人马不算太多,留守的人员当中就有人动起了心思。张邈是陈留太守

  • 杨玉环两次被唐玄宗赶出宫,背后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玉环,唐朝,野史秘闻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因此从小就在皇宫中长大,后来嫁给了还是皇子的唐玄宗。唐玄宗对她极为宠爱,为了立她为皇后不惜将前皇后废位,不过因为大臣们担心武氏一族篡权的历史将会重演,所以极力反对,就这样皇帝只好放弃了这个念头。但是皇帝将她封妃之后,却下令让后宫中对她行皇后的礼节。737年,武惠妃病逝。皇帝悲

  • 早年间刘备为何能在各个诸侯间游刃有余?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刘备,即汉昭烈帝,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东汉末年,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与公孙瓒成为同学。不过,在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刘备因为自身实力有限,所以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值得注意的是

  • 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宗族谱,要多少年纂修一次玉牒?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玉牒,清朝,文史百科

    清代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宗族谱。分满、汉文两种。文献系统记录了清朝历代皇族人口及宗法谱系,在清朝皇族人口研究及中国宗谱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宝贵价值。为清朝官修、皇家档案馆(皇史宬)的尊藏本。从形制、体积、装裱等方面都堪称世界宗谱之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皇族的族谱称作“玉牒”。

  • 为何相对弱小的蜀国会北伐攻打强大的魏国呢?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

    诸葛亮五次北伐和陆逊四次北伐,谁取得的战果更大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同年,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对于夷陵之战来说,可谓蜀汉和东吴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了。虽然在夷陵之战中,蜀汉元气大伤

  • 日本人想拉拢李鸿章,他却这样回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鸿章,清朝,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清朝是离咱们年代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经历了康雍乾的盛世之后,从嘉庆皇帝开始,其实清朝的统治以及大清国的各方面的文化经济,已经走了下坡路,到了晚清的时候,清朝统治内忧外患,在慈禧的统治下,可以说岌岌可危,在慈禧执掌中国的近半个世纪中,签订了一系列的丧权辱国的条约,而这些不平等的条约都是李鸿章

  • 明朝34个开国功臣,只有四人活下来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明朝,野史秘闻

    1、真实情况近年来,流传着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的说法,其中最耸人听闻的是明朝34个开国功臣中,只有四人没被朱元璋所杀。整件事情说起来有鼻子有眼,甚至还能罗列出一连串真实可查的名单,那么,这件事真实度如何?今天咱们便来聊一聊,这位史上被黑得最惨,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究竟是否对功臣如此无情。关于朱元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