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不能抵挡,实力差距是重要原因

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不能抵挡,实力差距是重要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史斋 访问量:1446 更新时间:2024/1/19 10:03:27

公元263年,司马昭为了增加自己威望,决定向蜀汉发起进攻。司马昭命钟会率主力10余万攻打汉中,而邓艾率军3万进攻沓中,牵制在沓中屯田的姜维诸葛绪率军3万进攻阴平、桥头,切断姜维退向汉中的退路。

钟会的进攻很顺利,除了汉城、舒城的蜀军据城死守外,汉中大部分都被顺利攻占。而邓艾虽然击败了姜维,不过姜维还是成功的突破了诸葛绪的堵截,和刘禅派来的廖化张翼董厥等人所率的援军汇合,一起退守剑阁。剑阁地形险要,易守难攻,钟会虽然有着绝对的兵力优势,但是还是屡攻不克,一时陷入了僵局。

邓艾见剑阁南下,决定另辟捷径,从阴平小路进攻成都。邓艾率多少兵马偷渡阴平在《三国志》中没有提到,只写了他“简选精锐”,那么肯定少于他的总兵力3万。《晋书·段灼传》则提到邓艾所部不足两万,和《袁子》中记载邓艾率部万人入川接近,所以可知邓艾大约选了一万多精锐偷渡阴平。

方邓艾以万人入江由之危险,锺会以二十万众留剑阁而不得进。《袁子》

蜀地阻险,山高谷深,而艾步乘不满二万。《晋书·段灼传》

然而这不是魏军的全部兵力,在邓艾偷渡阴平时钟会又命将军田章等人率军从剑阁出发,出江油,和邓艾汇合。邓艾于是命田章为先锋,向成都进军。

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西,径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长驱而前。《三国志·钟会传》

《三国志》中虽然没有提到田章等人带了多少部队,但是田章既然身为将军,还能一路击败蜀军前进,起码有几千兵马,所以邓艾在和诸葛瞻交战前,他的部队应该在2万以上。

诸葛瞻所率的蜀军有多少《三国志》中同样没有记载,不过在《三国志·钟会传》中提到姜维统帅的蜀军主力部队大约有4、5万人,这还包括了刘禅派去的廖化、张翼、董厥等援军。在魏国大举伐蜀的情况下,刘禅肯定把手里能派的部队差不多都派上了前线,这样姜维还只有4、5万人,诸葛瞻手下能有多少部队是值得怀疑的。

另外从战斗力上来说,在刘禅把主力部队都派到剑阁一线以后,蜀军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都已经在姜维手下,在成都周围的部队估计也就是一些州郡兵,战斗力不会太强。诸葛瞻唯一可以依靠的,大约是阎宇所率原本驻守白帝城的部队。

公元257年,因为东吴内乱,阎宇率5千军进驻白帝城以防万一。在魏国伐蜀以后,阎宇留下罗宪率2千人守白帝城,自己率军赶回。这支部队后来的去向史书上没有记载,不过有一定可能加入了诸葛瞻的大军中。相比留守成都附近,缺乏实战经验的卫戍部队,阎宇这支部队驻守边疆,训练和战斗力相对要好一些。

但是邓艾长期驻守边疆,和姜维统帅的蜀军野战军主力多次交锋,他的部队久经沙场,战斗经验丰富。而邓艾在偷渡阴平前,又从所属部队中挑选精锐组成,其部队战斗力明显要强于蜀军。

所以虽然邓艾是三国时期屈指可数的名将,诸葛瞻在指挥上确实不如对方,但是双方实力上的差距不能忽视,诸葛瞻能一度击退优势魏军已经算是表现不错了。

标签: 诸葛瞻

更多文章

  • 诸葛亮那么厉害,邓艾为何轻松打败诸葛瞻呢,廖化一句话道出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略知一二标签:诸葛瞻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蜀汉第一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诸葛亮,后来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前后夺占荆州和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

  • 诸葛亮收了俩徒弟,他们表现为何平平?就连诸葛瞻的水平也不咋地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诸葛瞻

    诸葛亮虽然是千古名相,但是这位老哥用人不咋地,好像也不是什么历史秘密。他的用人水平,跟他的大老板刘备,完全不能比。虽然才华出众,可惜用人不当,最终导致北伐无功而返。没办法,人无完人,诸葛亮已经是趋近于完美的人物了,哪能处处都沾光呢?那么诸葛亮用人上犯了哪些错误呢?他收的两位徒弟马谡和姜维,各自有怎样

  • 诸葛瞻七万大军打不赢邓艾几千兵马,后人说他丢诸葛亮脸合理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时知事标签:诸葛瞻

    三国是东汉后期的一个朝代,当时的许多人都有着要成为卫青霍去病的梦想,比如关羽张飞等人,他们跟着刘备一起创业,成为了蜀汉的开国大臣。其中以诸葛亮为最为特殊的存在,他本身就是来自于一个特殊的家族,据说当年诸葛亮三兄弟分别投靠魏蜀吴三个国家,将来以确保天下统一的时候不会失去机会,就是这样聪明的诸葛亮家族,

  • 诸葛瞻临死之前,痛骂姜维的3句话,道尽诸葛亮死后蜀国的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皓然文化标签:诸葛瞻

    如果说到三国后期,哪一位官二代最令人敬佩,我想应该会是诸葛瞻。作为卧龙诸葛亮的儿子,智商是根本不用怀疑的。再加上又有着黄月英的教导,诸葛瞻从小就精通书法绘画,才思敏捷,记忆力又极好,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诸葛瞻便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到243年,诸葛瞻已经17岁,还娶

  • 诸葛瞻从小就聪明机智,被人称为神童,为何诸葛亮却说:难成大器

    历史人物编辑:神秘天策上将标签:诸葛瞻

    公元234年,统领着蜀汉北伐军在五丈原屯田的诸葛亮,预感到自己的大限将至,用颤抖的手写了几封遗书,其中有一封就写给了远在东吴的兄长诸葛瑾。在给兄长的这封信中,诸葛亮除了重叙思念之情外,还对未来有所展望,他说:“诸葛瞻今年已经八岁,特别聪明可爱,但我害怕他太过早熟,将来不成大器……”字里行间,体现了诸

  • 诸葛瞻8岁聪明伶俐,被人称为神童,诸葛亮却临终预言:不成大器

    历史人物编辑:晚星文史斋标签:诸葛瞻

    公元234年,诸葛亮蜀汉北伐军进驻五丈院深知自己可能回不来,于是留下了几封字迹颤抖的绝笔信,其中一封是写给他在苏州的兄弟诸葛瑾。这封信不仅重申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也展望了未来。信中诸葛亮说:诸葛瞻他今年八岁了。他非常聪明和可爱,但我担心他太早熟了,将来也不会成为什么大人物……”这从字里行间就可以看出

  •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在绵竹战死之后,诸葛亮是不是绝后了?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诸葛瞻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在绵竹战死之后,诸葛亮也没有绝后,因为诸葛瞻还是有儿子活下来的。 诸葛亮之后 在历史记载中,诸葛亮一共有两个儿子,诸葛乔和诸葛瞻。不过,这个诸葛乔本是诸葛亮长兄诸葛瑾的儿子,是过继给诸葛亮的养子,后来诸葛瑾的子孙在东吴被族杀,所以诸葛乔的儿子诸葛攀又重新做回了诸葛瑾之后继续香灯。诸

  • 诸葛亮儿子诸葛瞻,率7万雄兵打邓艾2000残兵,为何还会战败

    历史人物编辑:浪迹文史标签:诸葛瞻

    引言诸葛瞻,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丞相诸葛亮之子。迎娶公主,拜骑都尉,袭爵武乡侯。景耀四年,魏将邓艾伐蜀,率领长子诸葛尚、将军张遵、李球、黄崇防御绵竹(今四川德阳市)。不听黄崇速占险要的建议,坐失兵机,出城与邓艾决战,兵败被杀,绵竹失守。诸葛瞻并没有七万将兵,邓艾也不仅仅有

  •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把绝学传外人姜维,不传儿子诸葛瞻,诸葛瑾晓得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诸葛瞻

    三国的故事丰富精彩,跌宕起伏,其中更有不少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在三国的早期时候,就有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而在三国的后期,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位英雄在祁山附近斗智斗勇,斗兵斗将,斗谋斗术,而作为弱势的蜀国,诸葛亮带着数量远少于魏国司马懿所带的兵马,却能把司马懿打得经常龟缩死守,而诸葛亮却能一直占据着

  • 诸葛瞻七万雄兵以逸待劳,为何不敌邓艾长途跋涉的两千残兵?

    历史人物编辑:露露说八卦标签:诸葛瞻

    诸葛瞻与诸葛尚父子是在邓艾率兵偷渡阴平攻打蜀地内部时才被后主刘禅拉出来应战的,也就是邓艾这招偷袭成都的战术确实受到可奇效,成都蜀军仓促应战,诸葛瞻也是慌慌张张赶鸭子上阵。邓艾的能力不用再继续介绍,能在前线和姜维放对屡屡打胜的将军,可以说是曹魏里晚期最能打的将军之一,诸葛瞻呢虽然是诸葛亮的儿子,但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