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赤壁之战后,大功臣黄盖老当益壮平乱事,治匪患,最后病死于任内

赤壁之战后,大功臣黄盖老当益壮平乱事,治匪患,最后病死于任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阿庆文史阁 访问量:4274 更新时间:2024/2/13 22:31:27

请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

建安十三年,汉末军阀强人曹操拥兵数十万之众,虎视江东之地,而江东之主孙权则是针锋相对,将以周瑜为首的东吴将领召集在一起,商讨御敌之策。

在商讨会上,作为东吴主帅的周瑜对吴主孙权说道:现如今,曹操在北方之境的劲敌林立,西凉强人马超韩遂是曹操的后患,并且曹操麾下的兵勇放弃陆战鞍马,要摇橹划桨与我们江东的水军争雄,在加上曹操大军远道而来,粮草不足,兵士不习水土,必定会疾病流行,因此我江东大军击败曹军,活捉曹操,指日可待。

《三国志·吴书九·周瑜传》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於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周瑜的这一席话,犹如强心针,使得吴主孙权对于击败曹操信心大增,随后,吴主孙权派遣周瑜尽起东吴之兵,前往夏口安营扎寨,与曹军隔江对峙。

当时,周瑜麾下的部将黄盖为了尽早退敌,主动请缨,前去诈降,以火攻战术烧退曹军,周瑜听后,觉得此计可行,便让黄盖大胆去做。

《三国志·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盖姿貌严毅,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

随后,黄盖便命下属准备了几十条小型战船,在战船上满载薪草膏油,外用赤幔包裹得严严实实,一切准备完毕之后,黄盖就亲自写下一份降书,命下属送往江对岸的曹军的大营。

曹操看了黄盖的投降书后,十分欢喜,当即写下回信,表示接受黄盖的归降。黄盖见曹操已经“上钩”,当即再次回信,约定好了时间。

约定的当天,黄盖统领着几十条小型战船缓缓向曹军水军大营靠近,水军大营里的曹军兵士以为黄盖举兵来降,便放下了警惕之心。

而黄盖见战船与曹军水军大营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之后,便命几十条小型战船上的东吴兵士点燃薪草膏油,而这些薪草膏油在风势的助力之下,顷刻间火势滔天,而这几十条小型战船犹如数十条火龙,冲入曹军水军大营。

就这样,曹军水军大营在这次火势的冲击之下,一下子成为了一片火海,而曹军的人马在这次火势中大多溺水而亡,葬身于火海之中,而曹军主帅曹操看着眼前的一幕,才知道自己上了黄盖的当,面对这个结果,曹操既痛心,又懊悔,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够率领残兵败退而而走。

而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水战,就是名留青史的赤壁之战,而这场赤壁之战,东吴能够击败气势正盛的曹军,最大的功臣就是东吴将领黄盖。

而赤壁之战后,黄盖鲜少再出现在东吴较大的战事之中,那么这位赤壁之战最大的功臣结局如何呢?

善始善终

赤壁之战后,吴主孙权对于有功之臣进行了一一封赏,对功劳最大的老将黄盖则是授予了武锋中郎将一职,并且赏赐了一座湖给予黄盖,以此来表彰老将黄盖在赤壁之战的忠勇。

随后,武陵之地频繁发生乱事,吴主孙权先后派遣了多名东吴将领前去平剿,但是效果甚微,为此,吴主孙权为了根治武陵之乱,任命老将黄盖为武陵太守,去往武陵平乱事,

当时,武陵城总共只有五百名东吴军士,相较于叛军的上万人马,兵力上十分悬殊,但是黄盖并没有为此惊慌失措,反而是沉着冷静,制定平剿之策。

叛军头目知晓到武陵城更换吴军主将后,便想要给黄盖这个新任的武陵太守一个下马威,便命叛军大举攻城,黄盖见叛军强兵来袭,当即命麾下的吴军兵士大开城门,放叛军入城,而叛军则以为东吴军队胆怯,不战而逃,便放松警惕,大摇大摆的走进武陵内城之中。

而躲在城楼之上的黄盖见叛军悉数进入内城之后,便给隐藏在内城中的东吴兵士下达了伏击的指令,就这样,顷刻之间,东吴的兵士从隐藏处冲了出来,将叛军杀了一个措手不及,令叛军溃败而走。

此役,守城的东吴兵士没有战亡一个,而叛军则是被杀死了数百人,黄盖见东吴守军士气正盛,当即下达新的作战指令,对叛军展开全面反击。

而在随后的反击中,黄盖这位老将,老当益壮,冲锋在前,奋勇杀敌,仅仅用了数周的时间就彻底平息了武陵地区之乱,使得武陵地区恢复到了往日的安宁。

《三国志·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尽归邑落。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

武陵城之乱被黄盖平息后不久,长沙郡匪患滋生,山贼占山为王,为害一方,吴主孙权便将治匪患的重任交给了黄盖,而黄盖不负吴主之托,很快就平息了长沙郡的匪患,事后,吴主孙权十分欣喜,当即下诏,将黄盖这位老将,封为偏将军,以示褒奖。

《三国志·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加偏将军,病卒于官。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关内侯。

而成为偏将军的黄盖,并没有因为自己位高权重,而自以为是,反而是谦虚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过了几年之后,年事渐高的黄盖突遭疾病,病逝于任上。

黄盖病逝之后,东吴的军民对其进行了沉痛悼念,而等到孙权建立政权,登基为帝后,便对黄盖以及他的子嗣们进行了封赏,以此来表彰黄盖生前为东吴作出的功绩。

我们回顾黄盖的戎马生涯,他一生忠于孙吴三代家族,为东吴政权开疆扩土,南征北战,是东吴将领中难得的一位智勇双全的虎将,最终他的结局也是极为好的,在他的职务上病逝,可谓是善事始终,没有留下任何遗憾之事。

标签: 黄盖

更多文章

  • 堪称“夺命53”的黄盖玻璃汾酒,在酒友圈到处有什么奇妙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潞水丽苑美标签:黄盖

    导语:堪称“夺命53”的黄盖玻璃汾酒,有啥奇妙之处?酒是所有饮料中历史最悠久的,当然除了水之外,这点无法辩解。以前,酒主要用来置办酒席、招待贵宾和过节送礼,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依赖白酒来排解生活压力,每天都恨不得来个二两白酒,白酒似乎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分不开了。虽然市面上的白酒种类有很多,但是口粮酒还是

  • 中国名酒-黄盖玻汾,为何被称为“夺命53”?到底有何奇妙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情动心标签:黄盖

    导语: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给大家做白酒知识分享,感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小编会再接再厉,希望能给你们提供更多的有利信息。国内市场中的酒品主要有白酒、啤酒、红酒和黄酒等等。其中白酒是我国原生态的酒品,也是发展历史最为悠久的酒品之一。至今,白酒在我国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在一些祭祀和特殊活动现场,都离

  • 火烧连环船的时候,黄盖不慎落水,得救后为啥被安置在厕所里?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黄盖

    公元208年,黄盖中箭落水被士兵救起后,却丢进厕所里,将军怒吼:老夫乃黄盖,尔等竟敢如此待我!结果士兵头也不回地走了……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大家一定熟悉这个歇后语,但历史上周瑜并没有打过黄盖,这个“苦肉计”只是《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了渲染故事杜撰的情节。历史上的黄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 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无奈使出绝招,怒打黄盖给曹操看

    历史人物编辑:朱鑫华标签:黄盖

    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无奈使出绝招,怒打黄盖给曹操看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幕。当时,刘备和孙权联军为了对抗曹操的大军,需要大量的箭矢,但是箭矢却十分缺乏。诸葛亮想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他让军队在草船上绑上空箭袋,然后在向曹军阵营放箭时,把草船顺风顺流推过去,利用箭袋的重量产生的冲击力,

  • 赤壁之战中献苦肉计的黄盖,最终结局如何?后来为何销声匿迹?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黄盖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对于这句话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为了能顺利完成火烧曹营的计划,黄盖和周瑜经过商议,最后决定诈降曹操。《三国演义》中,这个计划是周瑜想的,实际上却是出自黄盖之手。这个事情在《三国志》中又清楚的记载,作为这个计划的谋划和执行者,黄盖最后

  •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的谋士们为何没有看穿黄盖的苦肉计?

    历史人物编辑:渺茫的风景标签:黄盖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把“赤壁之战”之前的谋略故事写得非常精彩,将历史上这段著名的“以弱胜强”著名战役写得引人入胜。其中,周瑜在整场战前策划上计谋百出,从他和黄盖定下苦肉计开始,一步步将曹操引入各种圈套之中,最终奠定胜局。然而有人认为“从蒋干中计到黄盖阚泽诈降、再到庞统献上连环计的事件中,曹操谋士集

  • 黄盖周瑜齐上阵,其实他俩是赤壁之战胜利的关键?

    历史人物编辑:谈史论文标签:黄盖

    大家好欢迎来到百家号说书说历史,话说为了西征,孙权带领问陈武江门进攻柴桑,而在邺城的曹操又率兵来夺荆州,于是就找来鲁肃商量对策,鲁肃说自己去荆州探测一下情况再做决定,于是收拾行囊出发了,路上遇上往回逃跑的刘备,俩人一合计,鲁肃知道了刘备和诸葛亮都同意预备东联孙权。于是派诸葛亮去与孙权商量破曹的事情,

  • 这才是历史上最牛的苦肉计,比周瑜黄盖厉害百倍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黄盖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楚争雄篇(9)主笔:闲乐生吴国公子光在谋臣伍子胥的完美策划与刺客专诸的完美表现下,终于成功弑杀吴王僚,如愿以偿当上了吴国的王,是为吴王阖闾。但他仍觉得自己这位子不稳当,因为,吴王僚有一个相当勇武的儿子公子庆忌带兵在外,听说国内有变,正率军从国外赶回来。吴王阖闾闻讯大惊,忙亲率大军

  • 黄盖死亡的时间,及做武陵太守的时间和辖地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黄盖

    因火烧赤壁之功,武锋校尉黄盖被升为武锋中郎将。又因“武陵蛮夷反乱”,后来黄盖兼领了武陵太守。(《三国志·黄盖传》)可以确认的是,黄盖为武陵太守在赤壁之战后。而之后湘江以西的武陵长时间在刘备手中,直到219年吕蒙袭荆州后,才归属孙权。这让很多人开始疑惑黄盖的年龄,弄不清他究竟什么时候担任的武陵太守。孙

  • 江东子弟多才俊!盘点三国东吴的帅哥们,孙策、周瑜、黄盖

    历史人物编辑:汪国庆标签:黄盖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杜牧的一首《题乌江亭》,感慨项羽不应该自刎乌江的同时,也赞美了江东子弟。荆楚大地,人杰地灵,三国时期江东也是人才辈出。今天不谈论文治武功,单聊颜值,梳理《三国志》中对吴国人物形象的记载,看看江东子弟那让人羡慕的英俊容颜。孙策——美姿颜,好笑语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