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无奈使出绝招,怒打黄盖给曹操看

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无奈使出绝招,怒打黄盖给曹操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朱鑫华 访问量:2121 更新时间:2024/2/27 12:51:27

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无奈使出绝招,怒打黄盖曹操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幕。当时,刘备孙权联军为了对抗曹操的大军,需要大量的箭矢,但是箭矢却十分缺乏。诸葛亮想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他让军队在草船上绑上空箭袋,然后在向曹军阵营放箭时,把草船顺风顺流推过去,利用箭袋的重量产生的冲击力,使箭矢全部射向曹军。这一计策不仅省去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然而,这一计策引来了曹操的猜疑和不满。曹操认为,这是刘备和孙权联军的诈骗,用假箭袋来骗他们。他派遣了自己的将领黄盖,前往对付草船,但黄盖也被诸葛亮的计谋所迷惑,最终被逼返曹军阵营。

此时,周瑜决定采取绝招。他对曹操的军队使用了火攻,大量的船只在江面上燃起熊熊大火,烧毁了曹军的大量船只和物资,致使曹操不得不在此地打了败仗,此后便不敢轻易再次挑战刘备和孙权联军的实力。

周瑜的火攻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战术之一,它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地形和气候,也体现了周瑜的战略智慧。这一计策不仅破坏了曹操的物资和船只,还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曹操对自己的实力产生了怀疑和恐惧。

然而,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草船借箭计谋,周瑜的火攻也不会产生如此大的效果。草船借箭计谋的成功,不仅让刘备和孙权联军获得了大量的箭矢,还为周瑜的火攻提供了极好的前提条件。可以说,诸葛亮的计谋和周瑜的火攻是彼此呼应的,相互促进的。

总的来说,草船借箭一战,是一场巧妙的谋略和勇敢的实践的结合。诸葛亮在充分考虑到自身实力和敌人的情况下,采用了一个看似天真的计谋,成功地引诱了曹军的攻击,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而周瑜也是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极端的手段,来对抗曹操强大的军事实力。

草船借箭一战的胜利,不仅是诸葛亮和周瑜的胜利,更是代表了南方抵御北方强敌的胜利。这场战役,不仅保障了南方地区的安全,也展示了南方文化的魅力和智慧。同时,草船借箭的战略思想,也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典范,被广泛地应用于后来的军事领域。

然而,这场胜利也暴露了南方地区的困境和问题。南方地区自古以来就缺乏对外扩张的动力和军事实力,更多的依赖于外交手段和商业贸易。这种“文化优势”在某些时期和情况下,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面对强大的北方军事实力时,仍然是不够的。

因此,南方地区需要更多的军事实力和国防力量,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发展。南方文化的智慧和胆略,需要与北方的军事实力和国防体系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应对外部威胁和挑战。

标签: 黄盖

更多文章

  • 赤壁之战中献苦肉计的黄盖,最终结局如何?后来为何销声匿迹?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黄盖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对于这句话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为了能顺利完成火烧曹营的计划,黄盖和周瑜经过商议,最后决定诈降曹操。《三国演义》中,这个计划是周瑜想的,实际上却是出自黄盖之手。这个事情在《三国志》中又清楚的记载,作为这个计划的谋划和执行者,黄盖最后

  •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的谋士们为何没有看穿黄盖的苦肉计?

    历史人物编辑:渺茫的风景标签:黄盖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把“赤壁之战”之前的谋略故事写得非常精彩,将历史上这段著名的“以弱胜强”著名战役写得引人入胜。其中,周瑜在整场战前策划上计谋百出,从他和黄盖定下苦肉计开始,一步步将曹操引入各种圈套之中,最终奠定胜局。然而有人认为“从蒋干中计到黄盖阚泽诈降、再到庞统献上连环计的事件中,曹操谋士集

  • 黄盖周瑜齐上阵,其实他俩是赤壁之战胜利的关键?

    历史人物编辑:谈史论文标签:黄盖

    大家好欢迎来到百家号说书说历史,话说为了西征,孙权带领问陈武江门进攻柴桑,而在邺城的曹操又率兵来夺荆州,于是就找来鲁肃商量对策,鲁肃说自己去荆州探测一下情况再做决定,于是收拾行囊出发了,路上遇上往回逃跑的刘备,俩人一合计,鲁肃知道了刘备和诸葛亮都同意预备东联孙权。于是派诸葛亮去与孙权商量破曹的事情,

  • 这才是历史上最牛的苦肉计,比周瑜黄盖厉害百倍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黄盖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楚争雄篇(9)主笔:闲乐生吴国公子光在谋臣伍子胥的完美策划与刺客专诸的完美表现下,终于成功弑杀吴王僚,如愿以偿当上了吴国的王,是为吴王阖闾。但他仍觉得自己这位子不稳当,因为,吴王僚有一个相当勇武的儿子公子庆忌带兵在外,听说国内有变,正率军从国外赶回来。吴王阖闾闻讯大惊,忙亲率大军

  • 黄盖死亡的时间,及做武陵太守的时间和辖地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黄盖

    因火烧赤壁之功,武锋校尉黄盖被升为武锋中郎将。又因“武陵蛮夷反乱”,后来黄盖兼领了武陵太守。(《三国志·黄盖传》)可以确认的是,黄盖为武陵太守在赤壁之战后。而之后湘江以西的武陵长时间在刘备手中,直到219年吕蒙袭荆州后,才归属孙权。这让很多人开始疑惑黄盖的年龄,弄不清他究竟什么时候担任的武陵太守。孙

  • 江东子弟多才俊!盘点三国东吴的帅哥们,孙策、周瑜、黄盖

    历史人物编辑:汪国庆标签:黄盖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杜牧的一首《题乌江亭》,感慨项羽不应该自刎乌江的同时,也赞美了江东子弟。荆楚大地,人杰地灵,三国时期江东也是人才辈出。今天不谈论文治武功,单聊颜值,梳理《三国志》中对吴国人物形象的记载,看看江东子弟那让人羡慕的英俊容颜。孙策——美姿颜,好笑语因为

  • 解析东汉战争:赤壁鏖战!黄盖火烧曹营,击退80万曹军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黄盖

    公元208年,十月。曹操的大军一路南下,顺利接管襄阳,将战线一直推进到了江陵。曹操看到了长江,也看到了一统天下的大势。定北扫南如此的顺利,他不会觉得长江会成为他一生的遗憾,相反,曹操觉得这是他生命中新的起点,新的跳板。刘备此时已经如丧家之犬,寄居在东吴的地盘上,而孙权的大军能守得住长江吗?对于曹操而

  • “赤壁之战”的真相:“周瑜打黄盖”子虚乌有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黄盖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至关重要的一场战役,可以这样说,如果赤壁之战是曹操赢了的话,三国就不复存在了,因为当时这场战役的纸面实力是曹操集团占据上风,而孙权集团和刘备集团联合在一起都处于下风,但最后是孙刘联盟赢下这场战役,所以才形成三足鼎立的天下格局!因此这场战役在历史上被人津津乐道,放到现在也是得到影视

  • 为何黄盖在赤壁之战后很少露面?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莱说科技标签:黄盖

    东吴江东十二虎臣中,资格最老的当属程普,黄盖,韩当三人,他们是十二人中孙坚时候的老臣,三人之中又算程普资格老,黄盖和韩当两人差不多,除了他们三人之外,周泰、陈武、董袭、蒋钦四人是孙策时加入的;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五人是孙策死后孙权主政江东时加入的。也就是说在江东诸将中,黄盖算是相当老资格的了

  • 黄盖苦肉计名满天下,为何之后很少露面?原因无非这2点

    历史人物编辑:程彪说历史标签:黄盖

    说到黄盖,我们就能想到他的苦肉计,如果没有他,赤壁之战即使诸葛亮再有智慧,周瑜的本领再大,那也是万万不能和曹操抗衡的。赤壁之战是个转折点,过后就正是确立了三国鼎力的局面。而黄盖的主人,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东吴的主人孙权,他能够不到弱冠之年,就可以坐镇江东,而且还能和曹操刘备进行斡旋,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