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火烧连环船的时候,黄盖不慎落水,得救后为啥被安置在厕所里?

火烧连环船的时候,黄盖不慎落水,得救后为啥被安置在厕所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孟玲 访问量:4718 更新时间:2024/2/27 9:00:29

公元208年,黄盖中箭落水被士兵救起后,却丢进厕所里,将军怒吼:老夫乃黄盖,尔等竟敢如此待我!

结果士兵头也不回地走了……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大家一定熟悉这个歇后语,但历史上周瑜并没有打过黄盖,这个“苦肉计”只是《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了渲染故事杜撰的情节。

历史上的黄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黄盖曾追随孙坚征战疆场,孙坚死后,他又相继效忠孙坚之子孙策孙权,可谓吴国的元老。

曹操挥师南下的时候,20万大军攻打吴国,孙权、刘备5万将士联手抗曹,两军对峙长江南北,敌众我寡,实力悬殊,可把周瑜愁坏了。

老将黄盖审时度势献上一计:“敌我力量相差太大,不可硬拼,既然曹军战船全都连在一起,咱们就来个火攻。”

周瑜认为此计可行,可怎么放火呢?

黄盖又自告奋勇前去诈降,以此靠近曹军,趁机放火,周瑜大喜过望。于是老将军担起了火烧赤壁的重任,写下降书一封,派人送给曹操。

信中写道:……我为孙氏效力多年,孙氏对我不薄,但现在孙氏势单力孤,周瑜和鲁肃自不量力,非要拿鸡蛋碰石头。此次周瑜命我为先锋,开战之际就是我率部下投奔曹公之时……”

曹操相信吗?当然不信了,但降书字字句句入情入理,曹操看了半天也没发现有啥问题,盘问过送信之人,也没发现异样。

曹操心想,袁绍都败在我手下了,刘琮都举手投降了,孙权小儿和刘备联手岂能翻了天?得意洋洋的曹操被胜利冲昏头脑,相信了黄盖。

约定之日到了!

黄盖站立船头,十多艘船上满载着柴草和膏油,外面罩着篷布,遍插军旗,船后各系一艘小舟,乘风破浪而来。

曹军毫无防备,正美滋滋地迎接黄盖呢!

距离差不多了,老将军一声令下:“点火”!

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船只箭一般驶向曹军,黄盖率部下趁机跳到小船之上,眼见着曹军水师火光冲天,鬼哭狼嚎,烧死溺死者不计其数。

吴军发起总攻,意犹未尽的黄盖带头冲向敌军,混战之中,被一支冷箭射中,落入水中。此时正值寒冬腊月,江水冰冷刺骨,幸亏有人眼尖,赶紧将老将军救起。

黄盖发髻散乱,狼狈不堪,偏巧救他的士兵不认识将军,就近将他安置到厕床之上等候救治。

厕床是啥?厕床就是古代厕所中专门用来方便的坐器。想来当时伤员很多,连厕所里都安置上了。

黄盖身受箭伤又冻得瑟瑟发抖,赶紧自报家门,可是士兵们急着参战去了,老将军危在旦夕。

突然,他看到老友韩当在远处,赶紧用尽力气大喊:“义公救我!义公救我!”

韩当顺着声音找到黄盖时,老将军脸色煞白,正吃力地靠在厕床上,韩当的眼泪止不住了,赶紧命人抢救,黄盖转危为安。

赤壁一战,曹操元气大伤,黄盖出谋划策,身体力行劳苦功高,孙权对老将军格外器重,封他为武锋中郎将。

后来,武陵郡山越蛮夷叛乱,黄盖被派去做太守,城中只有500兵力。叛贼仗着人多,迅速集结人马发起进攻,想给黄盖老头儿来个下马威。

黄盖不慌不忙,命令手下大开城门,请君入瓮。

叛贼以为黄老头儿害怕了,大摇大摆进了城门,哪知队伍刚进一半,黄盖率兵杀了出来,叛贼措手不及,抱头鼠窜,此战歼敌数百,士气大振。

不久,黄盖率兵直捣叛贼老窝,灭了贼首,放了小喽罗,收复失地。黄盖老当益壮,侠肝义胆,当地各部落首领敬佩不已,从此,武陵郡再也无人敢生事了。

后来黄盖又去长沙郡平定山贼,深得百姓拥护。老将军为民效力,直至病逝任上。

黄盖忠心耿耿,智勇双全,不愧为江表虎臣,他为东吴出生入死,鞠躬尽瘁的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

标签: 黄盖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无奈使出绝招,怒打黄盖给曹操看

    历史人物编辑:朱鑫华标签:黄盖

    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无奈使出绝招,怒打黄盖给曹操看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幕。当时,刘备和孙权联军为了对抗曹操的大军,需要大量的箭矢,但是箭矢却十分缺乏。诸葛亮想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他让军队在草船上绑上空箭袋,然后在向曹军阵营放箭时,把草船顺风顺流推过去,利用箭袋的重量产生的冲击力,

  • 赤壁之战中献苦肉计的黄盖,最终结局如何?后来为何销声匿迹?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黄盖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对于这句话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为了能顺利完成火烧曹营的计划,黄盖和周瑜经过商议,最后决定诈降曹操。《三国演义》中,这个计划是周瑜想的,实际上却是出自黄盖之手。这个事情在《三国志》中又清楚的记载,作为这个计划的谋划和执行者,黄盖最后

  •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的谋士们为何没有看穿黄盖的苦肉计?

    历史人物编辑:渺茫的风景标签:黄盖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把“赤壁之战”之前的谋略故事写得非常精彩,将历史上这段著名的“以弱胜强”著名战役写得引人入胜。其中,周瑜在整场战前策划上计谋百出,从他和黄盖定下苦肉计开始,一步步将曹操引入各种圈套之中,最终奠定胜局。然而有人认为“从蒋干中计到黄盖阚泽诈降、再到庞统献上连环计的事件中,曹操谋士集

  • 黄盖周瑜齐上阵,其实他俩是赤壁之战胜利的关键?

    历史人物编辑:谈史论文标签:黄盖

    大家好欢迎来到百家号说书说历史,话说为了西征,孙权带领问陈武江门进攻柴桑,而在邺城的曹操又率兵来夺荆州,于是就找来鲁肃商量对策,鲁肃说自己去荆州探测一下情况再做决定,于是收拾行囊出发了,路上遇上往回逃跑的刘备,俩人一合计,鲁肃知道了刘备和诸葛亮都同意预备东联孙权。于是派诸葛亮去与孙权商量破曹的事情,

  • 这才是历史上最牛的苦肉计,比周瑜黄盖厉害百倍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黄盖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楚争雄篇(9)主笔:闲乐生吴国公子光在谋臣伍子胥的完美策划与刺客专诸的完美表现下,终于成功弑杀吴王僚,如愿以偿当上了吴国的王,是为吴王阖闾。但他仍觉得自己这位子不稳当,因为,吴王僚有一个相当勇武的儿子公子庆忌带兵在外,听说国内有变,正率军从国外赶回来。吴王阖闾闻讯大惊,忙亲率大军

  • 黄盖死亡的时间,及做武陵太守的时间和辖地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黄盖

    因火烧赤壁之功,武锋校尉黄盖被升为武锋中郎将。又因“武陵蛮夷反乱”,后来黄盖兼领了武陵太守。(《三国志·黄盖传》)可以确认的是,黄盖为武陵太守在赤壁之战后。而之后湘江以西的武陵长时间在刘备手中,直到219年吕蒙袭荆州后,才归属孙权。这让很多人开始疑惑黄盖的年龄,弄不清他究竟什么时候担任的武陵太守。孙

  • 江东子弟多才俊!盘点三国东吴的帅哥们,孙策、周瑜、黄盖

    历史人物编辑:汪国庆标签:黄盖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杜牧的一首《题乌江亭》,感慨项羽不应该自刎乌江的同时,也赞美了江东子弟。荆楚大地,人杰地灵,三国时期江东也是人才辈出。今天不谈论文治武功,单聊颜值,梳理《三国志》中对吴国人物形象的记载,看看江东子弟那让人羡慕的英俊容颜。孙策——美姿颜,好笑语因为

  • 解析东汉战争:赤壁鏖战!黄盖火烧曹营,击退80万曹军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黄盖

    公元208年,十月。曹操的大军一路南下,顺利接管襄阳,将战线一直推进到了江陵。曹操看到了长江,也看到了一统天下的大势。定北扫南如此的顺利,他不会觉得长江会成为他一生的遗憾,相反,曹操觉得这是他生命中新的起点,新的跳板。刘备此时已经如丧家之犬,寄居在东吴的地盘上,而孙权的大军能守得住长江吗?对于曹操而

  • “赤壁之战”的真相:“周瑜打黄盖”子虚乌有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黄盖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至关重要的一场战役,可以这样说,如果赤壁之战是曹操赢了的话,三国就不复存在了,因为当时这场战役的纸面实力是曹操集团占据上风,而孙权集团和刘备集团联合在一起都处于下风,但最后是孙刘联盟赢下这场战役,所以才形成三足鼎立的天下格局!因此这场战役在历史上被人津津乐道,放到现在也是得到影视

  • 为何黄盖在赤壁之战后很少露面?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莱说科技标签:黄盖

    东吴江东十二虎臣中,资格最老的当属程普,黄盖,韩当三人,他们是十二人中孙坚时候的老臣,三人之中又算程普资格老,黄盖和韩当两人差不多,除了他们三人之外,周泰、陈武、董袭、蒋钦四人是孙策时加入的;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五人是孙策死后孙权主政江东时加入的。也就是说在江东诸将中,黄盖算是相当老资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