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葛亮出兵讨伐魏国的时候,魏延说出了子午谷奇谋,但最后被一生唯谨慎的诸葛亮否决了。这件事情,后人都说诸葛亮对魏延是有看法的,有读者认为,诸葛亮最后六出祁山不是还是输了吗,不如当时让魏延率领五千精锐,出兵子午谷。总之,后人谈论起诸葛亮和魏延的时候,都认为两者之间有隔阂。魏延被杀后,杨仪脚踩其头颅说了七个字,丑陋嘴脸在此刻尽显无疑。
在诸葛亮病危的时候,开了一次小会议,参加人员都是诸葛亮的亲信,如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等。对于大将魏延,诸葛亮也有安排,他对众人说道,“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然而,等到诸葛亮死后,杨仪费祎秘不发丧,并命令魏延率部断后。哪知道魏延闻言大怒,对杨仪咆哮道,“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
后来当听闻杨仪率军南归后,内心窝火的魏延先率军南归,所过之处烧绝阁道。在这次事件后,本就不和的魏延杨仪更加水火难容,甚至都向皇上发出羽檄,揭露对方存有谋反之心。有人谋反,身为皇帝的刘禅听闻后,立马召开了一个私下会议。会议人员有董允与蒋琬,在经过激烈讨论后,他俩一致认为,杨仪不会造反,但早前跟随刘备打天下的魏延就不一定了。刘禅皇位本就坐的不稳,自然会将一切障碍清除,于是便让蒋琬率兵拦截魏延。
马岱将魏延的脑袋割下后,送到了杨仪的面前。我们可以想象杨仪的得意场景,面对众人,杨仪把魏延的首级扔在了地上,用脚使劲地踩上了又踩。“庸奴!复能作恶不?”这是杨仪面对魏延头颅说的七个字,可见他对魏延的恨意。然而,让杨仪意外的是即便是他杀了魏延,也没有得到刘禅的重用,而是让资历比杨仪浅的蒋琬接替诸葛亮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