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造反谁之过?诸葛亮的失算,杨仪的阴谋,费祎姜维的无能

魏延造反谁之过?诸葛亮的失算,杨仪的阴谋,费祎姜维的无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科学黑科技 访问量:3434 更新时间:2023/12/17 13:19:39

魏延造反谁之过?诸葛亮的失算,杨仪的阴谋,费祎姜维的无能,还没逃到汉中,就在途中被杨仪派来的追兵所杀。

这件事,有人认为魏延叛逆,也有人认为魏延只是过度反抗。我们不禁要问,魏、杨政治纷争引发的军事政变,到底是谁发动的?

一、诸葛亮的处置

先说说诸葛亮的处理吧。史书说,诸葛知道自己有病,杨幂和杨毅等三人交代退隐。碍于诸葛亮的心机,他没有顾及魏延的脾气,而是暗中将他排除在撤会之外,打算事后通过第三人通知魏延。

以魏延为节操的将领来说,这种性格既不恭也不慎。抛开杨仪传假命的可能性不谈,据说魏延肃和杨仪不同意。可没有证据,如果魏延一口咬定杨仪等人是假的不听,岂不是雪上加霜?

不让魏延去开会,再假设若言有可能不听他的吩咐,显然诸葛亮对这里的处理有些过于复杂了。省事,把魏延传到前线,当面下达军令,至少在法律上,魏延是要听的。

当然,既然这次会面是密会,如果只有杨逸他们三人知道的话,诸葛遗嘱的内容是否是杨逸等人捏造的,也是有道理的猜测。

这么重要的事情,诸葛亮并没有直接命令魏延退避三舍,这样的处理多少有些瑕疵。2.杨毅的命令

内容明确,要先下达命令,如不耽误,军队自发行动。不过,杨毅并没有一步步过关,只是让费毅以私人身份前去试探。大概是杨仪担心魏延用权势反压,索性想了一个办法,只有逼迫魏延不从,才能获得真正的兵权。

果然如杨仪所料,费毅的询问结果表明,魏延并没有撤退的意思,杨仪有借口自发行动。

由此不难看出杨毅的阴谋,为后来的事情埋下了伏笔。既然杨仪心机重重,那么密会的参加者费毅和姜维就很重要了。不过,两人或许实力不够,或许对魏延的脾气又是惧怕又是厌恶,又或者是无视了魏延可能的反应,但他们没有。劝阻杨仪不要按诸葛亮的吩咐行事,却协助杨仪惩治魏延,逼得魏延大怒,甚至在事后惹出不少麻烦。对此,费祎尤其难辞其咎。

何况费祎还去窥探他跟魏延说了些什么,有没有提到诸葛亮的种种吩咐,或者只是说丞相的意思,杨仪的用意是什么,你的打算是什么等等,让魏延说他不想撤退,这一点在史书上并没有交待清楚,形成了一个谜。

3.简单的魏延相比之下,魏延是猛将而不是智将,要简单得多。他心想,自己既然被封为正熙将军,宰相死后,理应追随他的权势,肩负起整个战争的重任,魏延会说丞相虽然死了,但我看到自己还活着。

以魏延的心思,估计只想着有机会大显身手。

哪里料到别人在耍花招:诸葛亮的密会,杨仪的不报,费祎的试探,魏延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当他发现军队打算不管他时,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愤怒,选择了最强烈但最糟糕的反应方式,导致大错特错。从这一点来看,整个撤军事件其实就是一连串的不当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然后做出了不恰当的选择。

其中唯有魏延下手,杨仪同样有罪,就连诸葛亮、费祎乃至姜维,都或多或少应该负有责任。

标签: 杨仪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离世,杨仪听从嘱咐做一件事,司马懿夜观天象后:不许出兵

    历史人物编辑:青莲简史标签:杨仪

    导读:诸葛亮离世,杨仪听从嘱咐做一件事,司马懿夜观天象后:不许出兵大家好,今天讲的是三国史,关于诸葛亮的真正死因,一直是众说纷纭,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曾多次吐血,可见诸葛亮早已经身患重恶疾。书中还写到孔明食小事烦,岂能久乎!诸葛亮作为蜀国的军师,什么事情都需要他裁定主意,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使得他心力

  • 魏延和杨仪矛盾已久,诸葛亮为何不阻止,以致身后矛盾激化魏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黄瓜标签:杨仪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蜀丞相,也是蜀汉的军事统帅。病逝于五丈原(今宝鸡旗山)。诸葛亮一生辛勤劳作,为刘备谋求生存。蜀汉建立后,他一生谋求国家发展。在他的治理下,蜀国这个当时最弱小的国家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这不得不说明诸葛亮治国之道,而诸葛亮也以其卓越的政绩成为后世领袖学习的楷模。那么,诸葛亮以

  • 杨仪奉命杀了魏延,最终竟然选择了自杀!诸葛亮:我真是错看了你!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杨仪

    前言:说实话,杨仪最终落得个自杀的悲惨结局全然同其他人没有关系,要怪就怪杨仪自身过于贪得无厌、心胸狭隘。除此之外,我个人并不喜欢杨仪,尤其是对于杨仪在蜀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速除魏延”的做法,这完全就是借此时机,公报私仇。无论是陈寿老先生的《三国志》,亦或是罗贯中老先生的《三国演义》,都没有确切表

  • 诸葛亮力斩魏延,刘备力保魏延,到底谁错了?杨仪七个字说明一切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杨仪

    《三国演义》中,魏延一直是阴险狡诈、忠奸两反的怪将形象,有带兵杀敌的能力,也存吞虎叛主的私心,属于墙头草类型。但真实的魏延却恐怕被历史的烟尘埋没了,今天我们就从诸葛亮和刘备的生死态度上入手,将历史的尘灰拂掉,看一看真实的魏延。 首先,魏延是否是从刘表处反水进的刘备帮尚不确定

  • 风起陇西:幕后黑手杨仪,历史上冤杀了魏延,最终狱中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云夕客标签:杨仪

    电视剧风起陇西迎来了结局,这部电视剧,在快要完结的时候,迎来了口碑大逆转,算是对得起这个制作了。一开始可能很多人会被复杂的人名和快节奏的剧情劝退,但随着剧情的深入,过了几集之后,你就会发现这部剧真的是很精彩。尤其是到了后面各种反转也意想不到,接踵而来,看得人目瞪口呆,十分过瘾,最终陈恭被砍头了,或许

  • 魏延和杨仪、邓艾和钟会,为何同一阵营不能同心?结局让人惋惜

    历史人物编辑:谈史演说会长标签:杨仪

    在三国中,蜀汉和曹魏有一对相似的人才,他们的谋略和才能都非同一般,但却因为彼此之间的私人恩怨,内斗残害,最终都落得殒命结局,让人惋惜。蜀汉一对是魏延和杨仪,曹魏的一对是邓艾和钟会。魏延和杨仪,各有奇才魏延当初投靠刘备,深得刘备喜爱。刘备派人镇守汉中时,许多人都认为一定会选择张飞,但是刘备却出人意料地

  • 诸葛亮的死不是天意:“害”死他的是他极端信任的杨仪等人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杨仪

    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握了蜀国的大权。尽管上面有一位名义上的皇帝刘禅(小名阿斗),但是因为刘禅自知智力上与“相父”没办法比,所以,本着不干涉行政主管工作的思维,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一切都交给诸葛丞相了。而诸葛亮,一来是因为刘备临终前托付,不敢懈怠;二来自知智力超群,对自己有信心;三来确实是对手下的工作能

  • 魏延之死真的是因为谋反叛逆吗?罪魁祸首其实是杨仪这个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上品电视君标签:杨仪

    三国将领魏延可以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但无论后人如何评价魏延,都掩盖不了魏延立下的赫赫战功自从他加入刘备后,就为蜀汉政权效力。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任劳任怨的将军,最终却被自己的族人以阴谋谋反的罪名处死。那么魏延真的有谋反之心吗?那些认为魏延有谋反意图的人,可能是受到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书中有一段

  • 诸葛亮杀了魏延?杨仪的这句话暴露了谁是真正的凶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杨仪

    魏延在三国中算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不管是三国演义中还是正史三国志中,他的身上好像反应了太多的问题,有人说他是百年难得一遇的良将,也有人说他是导致蜀国最先灭亡的罪魁祸首。在三国演义中个,魏延被诸葛亮死后用计斩掉,也成就了诸葛亮神一般军师的威名。诸葛亮之所以斩魏延,是因为他看到了魏延骨子里的背叛。他在襄

  • 杨仪奉命除掉魏延后,为何落得自杀身亡的悲惨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杨仪

    我们按照《三国志》来分析这件事,而不是《三国演义》。首先这里要说明的就是,杨仪和魏延的关系一直就不咋地,诸葛亮临死的时候,魏延的职务是丞相府司马、前军师,南郑侯。但没有明确职权。也没有实际军权。杨仪虽然是长史,没有实际军权,但诸葛亮死后全军却是最高职务。魏延自然要夺权。二人还彼此不对付,一个性矜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