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中,那些将领大多战死沙场,英勇牺牲。但是,也有一些将领死的很惨,死的很冤,蜀国将领魏延就是其中之一。
里面有一本蜀国所有刑臣的传记,里面出现了魏延的名字。很多人可能会疑惑,魏延是蜀汉的功臣,怎么会是蜀汉的罪臣呢?这显然是冤枉的。
最后魏延也是含冤而死。他的政敌杨毅依旧没有出气,还踩着他的脑袋大声咒骂,言语十分粗俗。如果刘备在酒泉之下听到这句话,估计会气得吐血!那杨仪到底骂了什么?
图:魏延冤死剧照
魏延的“造反”罪名是毫无根据的。魏延和杨仪是一对敌对的政敌。后来,杨仪甚至陷害魏延谋反。
而罗贯中也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搞得家喻户晓,让人信以为真。
其实,魏延根本就没有二心,证据就在《三国志·魏延传》:元衍有意不北降魏而南归,而是想除掉沙夷等在。由此可见,魏延是无辜的。既然魏延是无辜的,罗贯中为何要这么做?
显然,他是看重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此举也凸显了诸葛亮的正面形象。因为魏延和杨仪不和,诸葛亮心知肚明,但没有插手,任其发展。
图片:诸葛亮杨毅剧照
《三国志·杨仪传》中有记载:亮其暗指,礼仪狭隘。诸葛亮转向杨仪。虽然知道他心胸狭隘,但最终还是将兵权交给了他。诸葛亮的所作所为其实是自私的。
魏延虽然是蜀汉大将,但和诸葛亮不属于一个阵营。魏延是刘备最信任的将军。他生死跟随刘备征伐南北,立下无数战功。而诸葛亮代表的是荆州派的利益,魏延则不属于这一派。
可想而知,魏延的结局注定是悲惨而无奈的。如果诸葛亮不打算谋害魏延,那么他可能会跻身五虎将之列。
图片:刘备魏延剧照
但事实无法改变,魏延最终还是被杨仪所杀。可杨仪并没有松口气,不仅要取他的性命,还要将他的三族一网打尽。更可气的是,他一脚踩在魏延的脑袋上,大吼道:“永奴!你还能作恶吗?”
魏延的下场如此悲惨,若是刘备知道了魏延的下场,在酒泉之下未必会安心。
自己的心腹爱将,竟然被这群人践踏侮辱!
其实这个结局跟葛亮不无关系,因为他不看好魏延,所以时刻提防着他。虽然是为了蜀汉着想,但是也失去了一个得力的将领。图:魏延死时杨怡手里的剧照
在这场政治斗争中,杨毅虽然是胜利者,但也未能笑到最后。正如前文所述,他心胸狭隘,嫉妒心重,经常写信诽谤蒋琬等人。
但他的诽谤并没有奏效,反而被贬了。后来,他也引来入狱,最后自杀。由此可见,为恶者难有善终。如果魏延没有被杀,蜀汉阵营就没有大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