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大将魏延宁可含冤被杀也不投靠曹魏,杨仪还把魏延的头当球踢

蜀汉大将魏延宁可含冤被杀也不投靠曹魏,杨仪还把魏延的头当球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揭秘时空机 访问量:3524 更新时间:2023/12/16 11:16:14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在蜀汉历史上有着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谋反事件,那就是魏延反叛。在此之时,诸葛亮刚刚病逝,朝中由刘禅做主,而魏延是当时军界第一大将,蜀汉的中流砥柱,因与同僚杨仪水火不容,在诸葛亮病逝之后,就发生权力之争,最后魏延被杀。史料证明魏延是被冤杀的,那么魏延宁愿被冤杀,为何不投奔曹魏呢?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人,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夺取汉中后,人人都以为要任命张飞当这个汉中太守,就像关羽镇荆州一样,可刘备偏把这个重要的位置交给了行伍提拔的年轻将领魏延!刘备的超乎常人的用人理念再次发挥作用。事实证明刘备的决定是对的。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

相信喜欢三国的三国迷们,很多人都特喜欢魏延的勇猛和机智。尤其在蜀汉后期人才凋零,五虎大将相继死去后,魏延就成了诸葛丞相手下的前排先锋,每逢与曹魏对仗,魏延几乎都是先锋。后期魏延是蜀中第一流的大将,而且他不但打仗勇敢,所向披靡,关键还会运用计谋。比如奇袭子午谷计策,就是他献给诸葛亮的,至于此计能否成功,也是争议不断。但这足以表明魏延是一个既勇敢且懂得计谋的不可多得的大将!

关于他的最后被杀更是人们争议至今的一个话题,那么到底魏延该不该杀呢?

诸葛一生,当得起智者和忠臣这两大美誉。此外平心而乱,诸葛亮还做错了两件事。

这第一件事情,就是诸葛亮用人失误。第一次北伐期间,诸葛亮错用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镇守街亭。本来这次北伐形势一片大好,已经收复了三个郡县。街亭这个地方,南北山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关系到陇右和关中的安危。马谡没有守住街亭,也就意味着蜀军北伐再没有立足之地,只好狼狈撤军。

据史料记载,刘备临终前托孤诸葛亮,就曾交代: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结果,诸葛亮没把刘备的话放心里,所以有此大败。

这第二件错事,就是诸葛亮冤杀了两员蜀汉大将。其一是魏延,蜀汉后期第一名将,有“小关羽”之称。《三国演义》记载,诸葛亮临终前密令马岱,在适当的时机除掉魏延。如果按照正史《三国志》记载呢,虽然诸葛亮没有遗命,要整死魏延。但是他的临终安排,简直导致了魏延的死亡。

可是在诸葛亮眼里,魏延天生反骨,名字不吉,是天生的反叛之徒。兵权落入杨仪手中,大军迅速按照诸葛亮的遗愿撤退,魏延看在眼里是急在心里!魏延火烧栈道,断了蜀军的退路,他是一个勇夫,但不是匹夫,他只是想用如此刚烈的行为唤醒大家:蜀军还能一战,且不能错失良机,诸葛亮没了我还在。

可是,这个刚烈极端的做法,让后主刘婵认为他起了反叛之心,于是下了逐杀令,部将在“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的警语之下,迅速背叛了魏延,魏延只得率领其子数人逃亡。后被杨仪派出的马岱杀死,首级被杨仪羞辱,“庸奴,复能作恶不?”并且被诛魏延三族。

可谓千古奇冤。一方面魏延自信满满有能力率领蜀军北伐成功,一方面无奈自己的政治官场没有做好人脉,无法取得信任。最后紧急关头用最为刚烈行为来呼唤众人,以祈求觉悟,但是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换来的是大家的误解,最终惨死,三族被牵连。

那魏延怎么会落到如此的下场呢?

事实上魏延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才,但情商却比较低,三国志评价他“性矜高”。魏延不但目中无人,而且还心藏不住话,因此很容易得罪人。在史书中经常能够看到魏延和人吵架。诸葛亮死后,魏延和杨仪发生公开冲突,结果没一个站到魏延这边,从而导致了这场内斗的失败。

总得来说,魏延告诉世人:有才能就容易傲娇,爱冒险就容易露把柄,再加上不善交际,必定会成为众人攻击的对象。

在马岱杀了魏延的头以后,拿给了杨仪,杨仪还把魏延的头当球踢,还骂了几句,还把魏延的家人诛三族,也暴露了自己小人得志的野心。反观魏延一生,对蜀汉忠心耿耿,只是他性格刚烈,在诸葛亮死后没有受到重用,才脑门发热,导致了自己下场悲惨。

标签: 杨仪

更多文章

  • 蜀国大将魏延死的到底冤不冤?他真的想谋反吗?杨仪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杨仪

    魏延,字文常,河南桐柏人,是蜀国集团继关羽、张飞之后的又一位猛将,其深受刘备器重!在蜀期间累计战功无数,是蜀国后期的扛鼎之人,可惜后来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更是矛盾激化,最后被杨仪污蔑谋反,被马岱所斩杀,而且被夷三族,一代名将落得如此下场,倒也是非常可惜了。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但性格高傲,性

  • 魏延被杀后,杨仪脚踩其头颅说了七个字,丑陋嘴脸在此刻尽显无疑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挺好玩儿标签:杨仪

    在诸葛亮出兵讨伐魏国的时候,魏延说出了子午谷奇谋,但最后被一生唯谨慎的诸葛亮否决了。这件事情,后人都说诸葛亮对魏延是有看法的,有读者认为,诸葛亮最后六出祁山不是还是输了吗,不如当时让魏延率领五千精锐,出兵子午谷。总之,后人谈论起诸葛亮和魏延的时候,都认为两者之间有隔阂。魏延被杀后,杨仪脚踩其头颅说了

  • 《风起陇西》:为了扳倒李严,杨仪和冯膺下了一盘好大的棋!

    历史人物编辑:如风一事标签:杨仪

    第一步:陈恭成为双重间谍。他既是蜀汉的白帝,也是曹魏的烛龙(从杨仪、冯膺、陈恭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们讨论了这一点。冯膺很可能向郭怀透露了陈恭父亲死亡的内幕。只有这样,郭淮才能赢得陈恭,因为冯膺是陈恭杀死父亲的敌人)。第二步:在街亭情报案之后,曹魏青萍计划即将出台。这时,冯膺派出荀诩进入天水,这是反青

  • 权力的游戏:诸葛亮纵容魏延和杨仪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倚梧杉标签:杨仪

    提起魏延,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起先在刘表的手下担任偏将。可惜,刘表虽为宗亲,却徒有其名而已,实质上暗弱无能,压根没有重用过魏延。当刘备在新野被曹操击败后,只得被迫前去投奔刘表的次子刘琮,而年幼懵懂的刘琮已决意要投降曹操,因此拒绝接纳刘备,那时的魏延就想过要投靠刘备。可惜,因为当时错失了机缘,魏延没有

  • 魏延墓前真的跪着诸葛亮?杨仪的一句话证明丞相错了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杨仪

    关张赵马黄,魏延泪两行~蜀国诸将,当属文长最冤。魏延本是蜀国虎将,生前有五虎将压着毫无排面,死后还得被定义为反贼,受千夫所指。这一切跟诸葛丞相或多或少有点关系。因此还衍生出了这样的传言,说魏延墓前跪着三个人的石像,其中一个就是诸葛亮!魏延墓前真的有诸葛亮的下跪石像吗?魏延死后,骄纵的杨仪仅仅是昙花一

  • 魏延死后,杨仪踩着魏延首级说了7个字,刘备若知道必定气得吐血

    历史人物编辑:威记聊历史标签:杨仪

    魏延死后,杨仪踩着魏延的首级说了7个字,刘备若知道必定气得吐血。魏延可以说是蜀汉里备受争议的一个人物,也算得上是背黑锅最重的人物之一。《三国演义》将历史上的魏延进行了严重的扭曲,导致了魏延被一黑到底。实际上魏延很早就跟随刘备南征北伐,这与三国演义里的描述大相径庭。并且魏延这个人的军事才能真的是很高的

  • 魏延被杀后,杨仪说出一句话太嚣张,诸葛亮差点被气活过来

    历史人物编辑:椒盐侃影标签:杨仪

    刘备死后,整个蜀汉几乎就是诸葛亮的舞台。他主张北伐,因此六次出岐山,但都没有北伐成功,诸葛亮于公元234年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的死,直接让蜀汉集团陷入混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魏延和杨仪之间的权力之争。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魏延最后是造反,被马岱所杀,但正史中的魏延似乎并没有造反。遵命,使者自发。”他将

  • 魏延惨死后,杨仪踩其首级说了一句,若是刘备得知定会气吐血!

    历史人物编辑:电工与机械维修标签:杨仪

    三国之中,那些将领大多战死沙场,英勇牺牲。但是,也有一些将领死的很惨,死的很冤,蜀国将领魏延就是其中之一。里面有一本蜀国所有刑臣的传记,里面出现了魏延的名字。很多人可能会疑惑,魏延是蜀汉的功臣,怎么会是蜀汉的罪臣呢?这显然是冤枉的。最后魏延也是含冤而死。他的政敌杨毅依旧没有出气,还踩着他的脑袋大声咒

  • 魏延死前狂喊4字,杨仪听完冷笑,马岱听罢手痒,司马懿听完偷笑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杨仪

    (说历史的女人——第138期)今天我们来谈谈魏延,此人在三国中的地位有点尴尬,如果单纯论武力,魏延只能位列二流,不过在二流之中应该是数一数二的。但是魏延却又不是一员单纯的莽夫型武将,他的统兵治军能力非常优秀,对于他个人而言是优于他的个人勇武的。除此之外,魏延历来在众多小伙伴中也是争议颇大,根据粗略统

  • 一石二鸟之计:诸葛亮死后魏延被诛,杨仪自裁,蜀国失去两个能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杨仪

    在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中,名将魏延和名臣杨仪的命运息息相关。魏延被杨仪下令诛杀,落得个身首异处,死无全尸的下场。可是,魏延刚死不久,杨仪就被朝廷罢黜为平民流放,又被治罪下狱,最终落得个自尽的下场。这两个生前就横竖不对眼,时常爆发激烈争执的人,都在诸葛亮病逝后相继离世。那么魏延与杨仪最终的凄凉下场,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