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南征疑云:最强蛮王非孟获,麾下一战将身高九尺,堪称万人敌?

诸葛亮南征疑云:最强蛮王非孟获,麾下一战将身高九尺,堪称万人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科学黑科技 访问量:1162 更新时间:2023/12/10 21:49:04

文:刀与笔(作者原创授权)

诸葛亮南征是小说《三国演义》的重要情节,小说用四个半章节来塑造了家喻户晓的“七擒孟获”的故事,诸如碧眼黄发的“万安隐者”孟节,能征惯战的祝融夫人,会驱兽之法的木鹿大王,率领藤甲军的兀突骨等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历史上对诸葛亮南征的记载并不详尽,且许多地方也与小说所描绘的不同。

《三国演义》提到的蜀汉南中叛乱起始时间是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根据描述,小说中南中的叛乱更像是骤然暴起,然而历史上南中叛乱早在刘备逝世当年(公元223年,是岁为蜀汉章武三年、建兴元年)就开始了,《三国志 后主传》《三国志 诸葛亮传》《资治通鉴》都有相应记载。历史上,南中叛乱爆发时,正处在新君刘禅刚刚即位、政权交接的特殊时期,蜀汉又经历了夷陵战败,元气未复,在此背景下,执政的诸葛亮并未立即出兵平叛,而是以“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的方针先行恢复元气、养精蓄锐。小说第八十七回一开始便描述了蜀汉国安民乐、府库充盈的情形,意在为下文蜀汉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征讨南中叛乱作好铺垫。而在历史上,南中叛乱爆发时蜀汉面临内忧外患,国力贫弱,因此,诸葛亮才会暂时冷处理南中叛乱问题,转而“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看,国安民乐、府库充盈实际上是采取“务农殖谷,闭关息民”方针的结果。

小说中南中的叛乱主要是由蛮王孟获挑头发动的,蜀汉的建宁太守雍闿、牂牁太守朱褒、越巂太守高定都是作为孟获的向导官配合孟获的行动。因此,小说在诸葛亮进军南中时,首先用了较短的篇幅描写诸葛亮如何用反间计除去雍闿、朱褒,收降高定,尔后再引出诸葛亮进入南中七擒孟获的故事。小说对诸葛亮平定南中的篇章布局是以除去雍闿、朱褒,收降高定为略,进入南中七擒孟获为详,而在历史上,雍闿、朱褒、高定等人反而是发动南中叛乱的渠魁,孟获的戏份反倒没有小说中那么足。而小说中称孟获为蛮王,历史上并无相应记载,《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仅记载孟获在汉、夷两族中有较高的威望,《资治通鉴》仅记载孟获为益州“郡人”,曾经受雍闿的指派“诱扇诸夷”,结果“诸夷皆从之”。所以,从历史记载来看,孟获虽然在夷人中颇有威望,但既非“蛮”(对孟获是否为少数民族历来有争议,笔者倾向于孟获实际上为汉族豪族),亦非“王”。

反倒是在越巂郡起兵反叛的高定,《三国志》《资治通鉴》明文记载其为“越巂夷王”,是真正的“蛮王”。且高定在越巂郡的叛乱较雍闿在益州郡、朱褒在牂牁郡的叛乱最为严重,实力也最为强劲。在笔者看来,也正是基于此,小说中高定的戏份要比雍闿、朱褒多,不仅帐下拥有“身长九尺,面貌丑恶,使一枝方天戟,有万夫不当之勇”的猛将鄂焕,最终的结局也不同于雍闿、朱褒,被诸葛亮收降并任命为为益州太守而善终(历史上高定最终被斩杀)。所以,历史上,南中叛乱的几股主要势力即:越巂郡的夷王高定,益州郡的大姓雍闿、雍闿身亡后的孟获,牂牁郡的朱褒,其中以高定的实力最强,雍闿、孟获次之,朱褒最弱。

小说中,面对南中叛乱,诸葛亮南征动用了蜀汉的精锐部队,小说第八十七回描述其“令蒋琬为参军,费祎为长史,董厥、樊建二人为掾史;赵云、魏延为大将,总督军马;王平张翼为副将;并川将数十员:共起川兵五十万,前望益州进发”。历史上,诸葛亮南征的部队构成与小说所描述的并不一样。根据南中几股叛乱势力的严重程度,蜀汉军队分作西中东三路军马,诸葛亮亲自率领西路军征讨越巂郡的高定,中路军由庲降都督李恢率领征讨益州郡的雍闿,西路军则由门下督马忠率领征讨的牂牁郡的朱褒。最终,诸葛亮在卑水地区等待高定的主力集结,并抓住时机一举击溃了高定军,尔后继续向雍闿、孟获所在的益州郡进军。此时益州郡的雍闿被高定部曲所杀,由孟获接替其位置继续抵抗诸葛亮南征军马,孟获在与诸葛亮交战后最终降服。小说在此塑造了“七擒孟获”的故事,《三国志》《资治通鉴》《华阳国志》都有类似“七擒七纵”或是“七虏,七赦”的记载,但实际上“七”大抵是虚数,表示多次,并非真的是七次擒纵。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统帅中路军的庲降都督李恢在此次南征中表现十分出色,不仅在被包围时用计让叛军放松警惕最后以寡胜众,还长驱直入斩断了牂牁郡的朱褒西向益州郡的路径,封堵了益州郡孟获的退路,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各路人马中以李恢所部军功最高。只可惜在小说中李恢并未出现在南征的队伍中,更无其他亮眼的表现。至于牂牁郡的朱褒由于力量最弱,很快也被平定。

与小说不同,历史上诸葛亮南征似乎没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而南中地区所呈现出的问题和矛盾也比小说中更加复杂。诸葛亮的南征虽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南中问题,此后南中地区仍然经历了多次的叛乱,只是在规模上都没有这一次来得大而已。

标签: 孟获

更多文章

  • 云南密码(七)诸葛亮七擒孟获惊马槽突现阴兵云南最灵异探险地

    历史人物编辑:梦寐的生活标签:孟获

    云南昆明朝南走,除了有天下闻名的路南石林,还有陆良的彩色沙林,各占尽天下美色,为彩云之南添景。但是在1800多年前,这里却是古战场,蜀汉丞相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战役中和木鹿大王大战的地方。云南地处南疆边陲,1800年前用中原的说法还是化外之地,虽然已经有了滇王、哀牢王、句町王,但是也有着非常多的部落首

  • 邓艾入蜀以后,刘禅为何不找南蛮孟获帮忙?他不是归顺诸葛亮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孟获

    南蛮孟获,是三国蜀汉南中地区的头领,在公元225年,孟获起兵反叛蜀汉。诸葛亮亲自带兵平叛,最终征服了孟获。公元263年,曹魏大将邓艾攻入蜀中,蜀汉宣布灭亡。那么这个时候为什么南蛮孟获不出兵去搭救刘禅呢?其实最直接的理由很简单,孟获挂了!你看看距离孟获被诸葛亮降服,已经过去多少年了?将近40年了。诸葛

  • 蜀汉灭亡之际,曾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跑去哪里了,为何不来救援?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孟获

    孟获倒是想救援,但也是有心无力。 公元263年8月,司马昭发动了灭蜀之战,仅仅三个月,苦心经营蜀地数十年的刘氏政权,就在刘备之子刘禅的开门投降下,宣告灭亡。 蜀国灭亡时,军师诸葛亮已去世数年,在亡国之际抵御司马昭大军的,是大将军姜维,凭借姜维的实力,蜀国将来犯的魏国大军阻挡在剑阁之外,但让姜维没有料

  • 奇才诸葛亮的六大军事发明,擒孟获,困陆逊,最后一个差点杀死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孟获

    诸葛亮是三国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在战争期间,为了应付战争的需要,创造出了很多伟大的发明,今天就让小编来带大家看一下。top6木牛流马木牛流马,为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

  • 诸葛亮七擒孟获,蜀汉将亡之时,为何刘禅不迁都南中?答案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追寻英雄足迹标签:孟获

    提及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平定南中,七擒孟获堪称其经典之战;所谓“南中”其实是与川蜀相邻的蛮夷之地,此处地广人稀,丛林茂盛,百姓多彪悍异常。最初刘备入川时,曾在南中设有“庲降都督”;但随着三国之乱的发展,尤其是赤壁之战后东吴隐恨蜀汉占了荆襄,因此故意在“南中”鼓动叛乱;而此地蛮夷也逐渐不服,并发生了多次

  • 诸葛亮平孟获立一碑,书9个字,280年后,将军发现竟有自己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孟获

    文||丫丫个敏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令人荡气回肠。一方面,7次抓住又释放,显示诸葛亮的仁慈武德,令后人赞赏钦佩。另一方面,书中还说因火烧藤甲军,诸葛亮被短阳寿10年。当然,这都是小说中虚构环节,为后来魏延破坏7星续命灯张本。根据史料记载,诸葛亮平定南方(今云南地区)后,并没有用孟获来继续治

  • 蜀汉灭亡之际,被诸葛亮七擒收服的孟获去哪里了,为何不来救援?

    历史人物编辑:读书学历史标签:孟获

    我们常说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刘禅无能,即使有一千、一万,甚至一百个孟获,也拯救不了蜀汉。诸葛亮在北征之前,为了解决后顾之忧,率军平定南中。诸葛亮南征中,七擒孟获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了。孟获既然投降了蜀汉,那在蜀汉灭亡之时,他应该出兵救援才对。可是,直到刘禅投降,都没能看到孟获的影子。那么

  • 诸葛亮七擒孟获后,立刻下达两条指令,难怪缅甸对诸葛亮感激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王增涛标签:孟获

    了解三国的读者,一定很清楚七擒孟获这个桥段。故事发生在蜀国后期,刘备去世后没多久,益州豪族与南蛮勾结,导致蜀国西南部地区发生动荡。当时,威震西南的马超已经去世,关张黄也早已战死,至于硕果仅存的赵云、魏延,则另有重任,镇守在别处无法脱身。正因如此,纵观整个蜀国,竟无一人可堪当大任。无奈之下,诸葛亮只好

  • 三国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点都在哪?为什么诸葛亮要放虎归山?

    历史人物编辑:彩虹文史标签:孟获

    诸葛亮七次擒拿孟获,不得不佩服诸葛先生的能力,当时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点,分别如下:第1次是白崖,第2次是邓赊豪猪洞,第3次是佛光寨,第4次则为治渠山,而剩下三次分别是爱甸、怒江旁和蟠蛇谷。那么这些地点分别是现如今的哪里呢?而当时孟获的地盘又包括哪些呢?公元225年,诸葛亮为了进一步稳固汉朝大后方,所

  • 诸葛亮七擒孟获收服此人,在蜀汉灭亡时,为什么没有见他来救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孟获

    孟获,是三国时期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公元225年起兵反叛蜀汉,但因为他在南中夷地的夷人和汉人中十分有名望,因而多次被诸葛亮赦免,直至彻底降服归顺蜀汉,并担任蜀汉军中官职,那在南中地区及如此具有号召力的他,为什么在蜀汉灭亡之际没有站出来救援呢?具体原因如下:孟获所在的云南地区距离蜀汉的大本营成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