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谡并非被诸葛亮所斩,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马谡并非被诸葛亮所斩,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史小正太 访问量:1212 更新时间:2024/1/15 18:14:47

马谡因违抗军令而丢失了街亭,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诸葛亮不正军纪,不得不斩了马谡,演义了一出“挥泪斩马谡”的佳话,流传于后世。这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所写的马谡之死,但在史书中未见有记载。正史中对于马谡的死有很多版本,但均未见有记载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这一段,但共同点就是,诸葛亮由于马谡贻误军机,确实是想致马谡于死地,同时也是诸葛亮惋惜马谡之才的。马谡到底是如何死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史书是如何记载的。

对于诸葛亮斩马谡一事,记载于《三国志》中,但仍是众说不一,极尽简单,前后情节均不完整。第一个版本是裴松引《襄阳记》注解的《三国志》,他是这样记载的:“十万之众为垂涕。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这个只是说马谡死后的情景,并未有只字片言提及是被诸葛亮所斩,只是后世艺术家以这短短几句,便大展想象之能,对其进行了精彩的学渲染,因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所以,马谡的死因还是不明。

这第二个版本是来自《三国志.蜀书.朗传》。据记载,当时向朗作为丞相长史,和马谡向来交好。因此,“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这个记载表明了当时街亭失守后,马谡并没有投案自首,而是选择了畏罪潜逃。而向朗是知道马谡跑到哪里去了的,但他知情不报,得罪了诸葛亮被罢了官职。这么说,马谡即使是被诸葛亮所斩,也是他逃跑后被抓回来才被斩的,但记载没有下文,仍是不详。

第三个版本来自《三国志.蜀书.马良传》,是说马谡在死前曾给诸葛亮写过一封信,信中的意思大致是感念和欲求宽恕之意。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马谡从犯事到死是没有见过诸葛亮的,这就更谈不上“挥泪斩马谡”了。当然,关于马谡的死,书中在此还是多少提了一笔,说“谡下狱物故”。所谓“物故”即是病死了。

在《三国志》中还有许多地方都是片言只字地提到到过,但均不详细,只有这三种说法似有参考价值。我们将三种记载无妨综合起来分析,是否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马谡由于丢失了街亭,自知死罪难逃,便畏罪潜逃,后又被抓了回来;他在狱中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想让诸葛亮念昔日之情及过去的战功,或能网开一面;诸葛亮为之心动,但未及见面马谡便病死在了狱中。

马谡的死似乎成了悬案。但不管他是如何死的,但诸葛亮对于马谡之死非常惋惜却是真的。马谡虽然因一时之自大丢失了街亭,但他也确实是有才能的,当初诸葛亮南征时他提出的“攻心为上”策略,对于南方的稳定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个策略,诸葛亮才非常地赏识他。如果他不病死,诸葛亮或许会网开一面也未可知。

标签: 马谡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究竟是处罚得当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马谡

    挥泪斩马谡,是诸葛亮一生当中最为艰难的决定之一。那时的诸葛亮,正在全力推动着第一次北伐,他很期待马谡可以不辱使命守住街亭,这样诸葛亮的大军就可以全部攻下陇西三郡,到时候就不怕曹魏军队反扑,完全可以挥师东向,逐步蚕食长安。然而,马谡失败了,损兵折将丢失了街亭,让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那么,如何处理马谡就

  • 马谡是诸葛亮的得意弟子,街亭一战后,为什么要斩他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马谡

    本文约1190字,阅读时间3分钟左右在《三国演义》中,挥泪斩马谡是一个经典的桥段,马谡因为失去了街亭被诸葛亮斩杀。当时马谡虽然战败,但并非一定要杀他,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斩杀马谡不可呢?本文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理清事件发生的始末,得出诸葛亮为什么要斩杀马谡的原因。《三国演义》中这样介绍的,诸葛亮派马谡守

  • 诸葛亮为何如此信任马谡?因为他会吹牛装逼,讨孔明欢心

    历史人物编辑:老海君平叔标签:马谡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白眉指的是四哥马良,他前面三个哥哥,都比不过他,唯独五弟马谡,相貌清奇,谈吐非凡,与马良并重当世。不久,马良在随刘备攻打吴国的战争中,因战败于逃亡途中被流寇所杀,而马谡一直跟随在诸葛亮身边,深得信任。按理说,诸葛亮身边不乏能人奇士,为什么偏偏宠信马谡呢?那是因为马谡很有才华,且能

  • 诸葛亮为何不听刘备临终叮嘱,非要重用马谡?

    历史人物编辑:绿叶的舞曲标签:马谡

    公元223年,身在白帝城的刘备,深知重病的自己时日无多。因此刘备命人急招李严、诸葛亮等蜀国重臣前来进见自己,以托付身后之事。弥留之际的刘备,在将蜀国军权托付给李严,将蜀国政务托付给诸葛亮的同时,还对诸葛亮说了两段话。一、如果刘禅难当大任,你可以取而代之。二、马谡其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言罢,刘备便撒

  • 三国风云录:为什么刘备不待见马谡,反而诸葛亮却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马谡

    凡人声明:本文为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在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事可能是目前家喻户晓的,这就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虽然诸葛亮痛惜马谡,但最后为了军纪不能不斩马谡。 可是据一些史料记载,当年刘备病逝之前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的识人察人

  • 三国中,刘备为何会对诸葛亮说不可重用马谡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马谡

    因为刘备在荆州驻扎的时候,就已经和马氏家族多有交往,对马家五兄弟的能力和为人都大致有所了解,刘备认为,马谡和他的几位兄长相比,是一个言过其实,纸上谈兵之辈,不能重用,用他必有大祸。因此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会对诸葛亮说马谡不可大用。第一,通过与马良的交谈中,得知马良弟弟马谡能力有限。马氏家族在荆襄之

  • 街亭一战诸葛亮为马谡镀金,真的是有私心?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马谡

    街亭之战,诸葛亮错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北伐功亏一篑。但是生性谨慎的诸葛亮为何弃魏延用马谡呢?诸葛亮是想为马谡镀金,奈何马谡太过自负。汉昭烈临终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及出军祁山,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

  • 韩信背水一战大获全胜,为何马谡背水一战却丢失街亭?

    历史人物编辑:金山文史标签:马谡

    韩信的背水一战能够成功,是因为韩信为了背水,提前做了很多功课,特别是伏兵奇袭扰乱敌军,让赵军大乱的部署,非常关键。马谡的背水一战,只效仿了一个皮毛。马谡仅仅是依据地形,居高临下,置之死地而后生,却从没有考虑过对手有什么特点,会怎么对付他,扎营地的不利因素是什么。马谡考虑不周全,失败也就是必然了。我们

  • 如果诸葛亮不用马谡守街亭,那么用谁最合适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马谡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因为马谡违背他的命令,没有守在街亭路口,而是率军上山驻守。结果被张郃切断水源,手下兵马溃散,导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而诸葛亮之所以让马谡去守街亭,一方面是因为夷陵之战以后蜀汉损失惨重,人才匮乏。诸葛亮有意借此历练马谡,以备以后大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第一次北伐时虽然进展

  • 韩信背水一战置于死地而后生,为什么马谡就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乔鸿浡标签:马谡

    当项羽大肆分封天下之时,率先进入关中的刘邦却只得到了可怜的巴蜀之地。刘邦从沛公变成汉王,但他的心情一点也不好,在秦时,巴蜀之地可算不上天府之国,那是鸟不拉屎的荒远地带。何况就在关中地带,还有项羽精心安排的三秦,牢牢把守着巴蜀和关中的出口,摆明了要让刘邦一辈子在巴蜀吃辣椒。是韩信一番豪言壮语,利用“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