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邓艾接到司马昭的命令之后,为何还不收敛自保?他不知道后果吗?

邓艾接到司马昭的命令之后,为何还不收敛自保?他不知道后果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瞿凯明 访问量:2129 更新时间:2024/1/5 7:21:45

公元263年,邓艾钟会率十余万魏军主力,在剑阁与姜维主力对峙,无暇分身之时,率偏师偷渡阴平,翻山越岭,攀爬悬崖峭壁,穿越七百里无人区,迫使江由守将马邈投降,然后在绵竹击败了诸葛瞻父子。

最终,在成都的后主刘禅,选择放弃抵抗,亲率太子和诸王,以及大臣六十多人,绑住自己,抬着棺材,向邓艾投降。邓艾没有杀他们,给刘禅等人松绑,接受了投降,蜀汉至此灭亡。

刘禅投降之后,邓艾为了稳定成都的局势,擅自以“天子”的名义,封刘禅为骠骑大将军,蜀汉旧臣,则按照之前的官职大小,依次加封官职,成为魏国的官员。

同时,邓艾还任命师纂为益州刺史,蜀汉旧地彻底成为魏国的一个州了。

邓艾立下如此大功,也不免骄傲自大起来,彻底飘了。他下令在绵竹筑起高台,以彰显自己的战功。把战死的魏军士兵,与蜀汉的战死的士兵埋在一起。

邓艾处处夸耀自己,对蜀汉的旧臣说,你们幸亏遇到了我,要是遇到了吴汉那样的人,你们早就被杀光了。为了抬高自己,邓艾贬低姜维说,姜维是一个英雄,但是,遇到了我邓艾,他就走投无路了。很多人看到邓艾如此骄傲,都暗地里嘲笑他。

当年的十二月,司马昭上表魏国皇帝,对邓艾褒奖,说邓艾的功绩,白起韩信、吴汉与周亚夫都比不了,还特加封邓艾为太尉,增加食邑二万户,他的两个儿子也被封侯了。

邓艾得到朝廷的褒奖,更加骄傲了,于是,上书司马昭,建议厚待刘禅,加封刘禅为扶风王,把刘禅的儿子封公侯,但不要把刘禅送到洛阳,以免被东吴人觉得是被软禁了,这样,东吴人看到厚待了刘禅,自然就会投降了。这样,就可以免去征讨东吴的军事行动。

司马昭接到邓艾的上书,非常不高兴,他觉得邓艾擅自以天子的名义加封蜀汉君臣,是僭越了,于是,让监军卫瓘明确地告诫邓艾,不管做什么事情,要先请示汇报,不能擅自做主。

《三国志 邓艾传》记载:文王使监军卫瓘喻艾:“事当须报,不宜辄行。”

聪明的人,看到司马昭的命令,肯定会收敛,会考虑自己的做法,是否得当,因为,司马昭的语气,已经很生气了。

而邓艾好像犯傻一样,居然没看出来,他毫不在意,甚至还与司马昭据理力争。

邓艾说,我受命征伐,有皇帝的符节。敌人已经投降,我按照旧制予以他们官职,是合适的,并没有什么不对,如果等待皇帝的命令,往返时间要好几个月,太费时间。《春秋》中说,大丈夫如果为了国家有利的事情,是可以专断的。我邓艾虽然没有古明贤的风范,但是,我是不会损害对国家有利的事情的。

邓艾的意思是,我对外征伐,是有皇帝的旨意,你说什么,不重要,我自作主张做事,也是为国家的利益,因此,我是不怕的。

这无疑是火上浇油,司马昭是猛虎,老虎屁股摸不得,司马昭肯定翻脸的。

这时,钟会等人,又给司马昭上书,诬告邓艾已经有反心,司马昭正愁没有借口呢,于是,立即下令,逮捕邓艾父子。因此,邓艾被杀。

值得注意的是,以邓艾的头脑,他看不懂司马昭的话吗?

司马昭已经明确说了,不要自专,凡事要汇报,先请示。而邓艾偏偏不听,最终遭杀身之祸。

邓艾其实是看懂了司马昭的话,只是,缺乏政治头脑的他,不知道政治里面的黑暗与利害关系。

邓艾自以为自己做事是按照古人的方法来做的,有理有据,光明正大,而且自己并没有谋反,身正不怕影子斜,何况,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自己的做法是完全合适的,有什么不可以呢?

但是,他不知道,出身寒微的他,没有后台,没有根基,那么多人见他立下大功,谁不眼红?谁不嫉妒?肯定很多人会陷害他。

另外,司马昭已经用完了他邓艾,他已经没有价值了。剩下的一个东吴,魏国能轻松拿下来,根本用不到他邓艾了,攻下东吴只是早晚的事情。

何况,司马昭极有心机,早已容不下邓艾这样功高震主的人,除掉他也只需要一个借口而已。

因此,当司马昭派人收捕邓艾的时候,邓艾被捉以后,他才明白过来,于是,仰天长叹说,天啊,我邓艾是功臣啊,没想到,白起的下场,今天又再现了。

可惜,邓艾明白得已经太晚了!

标签: 邓艾

更多文章

  • 三家归晋:刘禅自缚降邓艾,姜维得敕降锺会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邓艾

    三家归晋:刘禅自缚降邓艾,姜维得敕降锺会后主闻汉中失守,急忙派遣左右车骑张翼、廖化及辅国大将军董厥,领兵拒魏。而且遣使向吴求援,一面下令大赦,改景耀六年,为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姜维尚在沓中,闻得魏兵进攻,慌忙调兵抵御,可巧邓艾引兵杀到,便与对垒,相持了好几日。忽由探马来报汉中失守,傅佥战死,姜

  • 邓艾之死归咎于自身还是司马昭?邓艾之死又给了我们怎样的警世?

    历史人物编辑:孙振飞史学标签:邓艾

    后台君导读:古往今来,因功高被杀者不在少数,多少英杰豪雄没有倒在敌方的战场,最后却毙于内部的城堡,他们用自己的才华谱写了一幕幕英雄的赞歌,却又用自己的遭遇上演了一出出悲惨的结局。于是我们嗔怪帝王的嗜血无情,他们用自己狭隘的心胸,摧毁了一个又一个我们心目中“可亲又可敬的英雄”。然而,曾经的“英雄们”虽

  • 邓艾和姜维谁更厉害?根据史书记载来看,两人完全不在同一级别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邓艾

    三国中后期,邓艾和姜维是大家最喜欢的两个名将,他们的实力超群,相爱相杀,令无数人叹服!那么这两个人究竟谁更厉害一点呢?邓艾和姜维一说起邓艾和姜维谁更厉害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便是邓艾更加厉害,因为以结果来论,姜维确实不如邓艾!在正史中,姜维曾经和邓艾有过四次交手!第一次是段谷之战,当时姜维和胡

  • 历史上蜀汉政权的终结者邓艾,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邓艾

    三国的邓艾可是蜀汉政权的终结者,战功赫赫,然而,就在他灭亡蜀汉政权2个月后,他自己却落得了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那么,历史上战功卓著的邓艾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二。邓艾,三国时期的河南新野人,从小饱读诗书。在他长大后,一直担任县里的基层官吏。后来,邓艾去给领导汇报工作,遇到

  • 三国邓艾口吃怎么回事,成语期期艾艾中的艾艾就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邓艾

    在《军师联盟》中,邓艾只要出场说话,就让人着急,因为邓艾口吃非常严重。而这还真不是电视剧中编造的,以为历史上邓艾口吃是真的存在的。而且成语期期艾艾中的"艾艾"指的就是他,也有个有趣的小典故。邓艾是三国时期的魏国名将,在后来更被推崇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可见邓艾一生创下的功勋究竟有多大。不过他有个小毛

  • 如果邓艾不偷渡阴平,魏国能短期内灭了蜀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邓艾

    如果邓艾没有在公元263年偷袭阴平,那么蜀汉就不会灭亡,曹魏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灭掉蜀汉,更不用说短时间内从长远来看,它甚至可能无法灭亡。为了灭掉蜀汉,曹魏的统治者司马昭动用了近20万大军,而蜀汉也至少动用了8万大军迎敌。这是什么概念?邓艾偷渡银屏是出奇制胜,出奇制胜。蜀道难,青天难上。蜀汉占据巴蜀地区

  • 姜维败给了邓艾,为何邓艾却没有获得人们的广泛赞扬?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历史苑标签:邓艾

    引言在三国时期,出现过非常多的英雄人物,到了如今,还有非常多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但当我们细细分析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时,就会发现前期占据很大一部分,后期就不如前期。在三国后期,败于邓艾的姜维成为了知名人物,进攻蜀汉并且取得成功的邓艾却没有获得人们的广泛赞扬,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 历史上邓艾能够入驻武庙七十二将,为何姜维就不行呢?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邓艾

    在三国后期,邓艾和姜维分别算是魏国和蜀汉两大主力,并且两人还是死对头,特别是魏国伐蜀,邓艾阴平小道偷袭,一举灭了蜀汉,一招绝杀姜维。虽然两人都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两人在后世的待遇可大不一样。在后世,邓艾可以入驻武庙七十二将,姜维却不行。那么,为何邓艾可以入驻武庙七十二将,而姜维就不行呢?今天

  • 邓艾偷渡阴平,攻陷绵竹,姜维回师救援,能保住蜀汉吗?

    历史人物编辑:瞿凯明标签:邓艾

    公元263年,魏国三路大军伐蜀,钟会率主力十万人,邓艾和诸葛绪分别率三万人,其中,邓艾不按常理出兵,偷袭阴平小路,导致了蜀汉灭亡。邓艾偷渡阴平,穿越七百里无人区,最终到达江由,此时,邓艾长途奔袭,翻山越岭,攀爬悬崖峭壁,粮草和辎重运输困难,可以说,几乎没有辎重,也没有战马。在这种情况下,江由守将马邈

  • 邓艾:戎马一生从未失手,不懂进退终定败局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邓艾

    邓艾,字士载,原名邓范,字士则,本来是南阳新野邓氏大族因为曹操将荆州人口北迁,从新野迁徙到了汝南,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后来随母到颍川,读到太丘长陈寔的碑文:“文为世范,行为士则”,心生仰慕,故改名邓范,字士则,后因与同族同名而改名。邓艾在汝南是屯田民,并因为自己的学识当上典农都尉,后来官吏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