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维败给了邓艾,为何邓艾却没有获得人们的广泛赞扬?

姜维败给了邓艾,为何邓艾却没有获得人们的广泛赞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惊鸿历史苑 访问量:2723 更新时间:2023/12/14 16:51:08

引言

在三国时期,出现过非常多的英雄人物,到了如今,还有非常多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但当我们细细分析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时,就会发现前期占据很大一部分,后期就不如前期。在三国后期,败于邓艾姜维成为了知名人物,进攻蜀汉并且取得成功的邓艾却没有获得人们的广泛赞扬,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

第一方面可能与邓艾的选择有关,当一个人的选择违背人民大众的倾向之后,即使他取得很好的成就,人民大众也不会再认可他,更不会欣赏他、赞扬他,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会有一个标准,未能达标的很难让其转变对某一个人的态度和看法。而取得成功的邓艾无法赢得人们的赞扬与这一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历史上,出现过一些功过相抵的例子,有些时候,一个人的过错可以因其取得的成就而被原谅,但在很多时候,一旦一个人做出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之后,功劳基本就会被磨灭,人们就不会再在意其做出的成就了。

邓艾选择领导人的时候,就认定了司马懿,但在人们心目中,司马懿并不是一个正面的人物。他在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之间选择时,选择了自身利益,损害了国家利益,就此而言,司马懿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就已经定格了,而邓艾却长期在司马懿的身边工作,听从司马懿的指挥,按照司马懿的意愿来行事,在这一方面,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减分项,处于司马懿带领之下的邓艾便很难甚至不能再赢得人们的好感,所以无论他后续做出怎样的事情,都很难再获得人们的赞扬。

相比来说,姜维就赢在了起跑线上,相对于邓艾的领导人司马懿来说,姜维的领导人诸葛武侯就是一位受人敬重的人了。在我国历史上,诸葛武侯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初心和衷心,全身心地维护国家的利益,站在国家和人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处于这样领导之下的姜维自然也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除此之外,姜维没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也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不去邓艾,在战争的过程中,姜维需要关注很多方面的事情,一方面要与邓艾做斗争,尽可能地保护自己和战士们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钟会军队的袭击。所以尽管姜维没能够获得胜利,人们也非常认可姜维的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

在整个战斗的过程中,姜维所处的境况是非常复杂的,尽管如此,他也没有放弃,而是持续不断地与敌军抗衡,但到了后来,刘禅做出了投降这一决定,并且将这一决定传达给了姜维,姜维得知这一命令之后,就马上按照命令行事,并没有做出任何违背命令的行为,从这一方面来看,姜维不仅有着出色的能力,还有着非常忠诚的心。

在战争中,姜维并没有任何的优势,但在投降之后,他还是对邓艾和钟会怀恨在心,希望能够解决两人,这更是增加了姜维的光环,让他再次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可。

在与邓艾和钟会的战斗之中,姜维并没有取得战斗的胜利,在此种情况下,人们也不会以短浅的目光来看待这一件事情,在他们的心目中,姜维仍是一个非常正面的形象,他的坚毅和忠诚之心值得很多人学习,他也可能会影响王朝后续的发展。这时,如果仅仅以一次战争的成败来评判一个人物,那就一定会改变王朝的发展方向,改变王朝内部爱国之人的信念,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修复这一问题,这样的代价是非常大的。

标签: 邓艾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邓艾能够入驻武庙七十二将,为何姜维就不行呢?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邓艾

    在三国后期,邓艾和姜维分别算是魏国和蜀汉两大主力,并且两人还是死对头,特别是魏国伐蜀,邓艾阴平小道偷袭,一举灭了蜀汉,一招绝杀姜维。虽然两人都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两人在后世的待遇可大不一样。在后世,邓艾可以入驻武庙七十二将,姜维却不行。那么,为何邓艾可以入驻武庙七十二将,而姜维就不行呢?今天

  • 邓艾偷渡阴平,攻陷绵竹,姜维回师救援,能保住蜀汉吗?

    历史人物编辑:瞿凯明标签:邓艾

    公元263年,魏国三路大军伐蜀,钟会率主力十万人,邓艾和诸葛绪分别率三万人,其中,邓艾不按常理出兵,偷袭阴平小路,导致了蜀汉灭亡。邓艾偷渡阴平,穿越七百里无人区,最终到达江由,此时,邓艾长途奔袭,翻山越岭,攀爬悬崖峭壁,粮草和辎重运输困难,可以说,几乎没有辎重,也没有战马。在这种情况下,江由守将马邈

  • 邓艾:戎马一生从未失手,不懂进退终定败局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邓艾

    邓艾,字士载,原名邓范,字士则,本来是南阳新野邓氏大族因为曹操将荆州人口北迁,从新野迁徙到了汝南,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后来随母到颍川,读到太丘长陈寔的碑文:“文为世范,行为士则”,心生仰慕,故改名邓范,字士则,后因与同族同名而改名。邓艾在汝南是屯田民,并因为自己的学识当上典农都尉,后来官吏考核

  • 邓艾灭亡蜀汉,功高震主,怎么做才能自保?做到全身而退?

    历史人物编辑:瞿凯明标签:邓艾

    公元263年,魏国司马昭派出三路大军,进攻蜀汉,主力是钟会,率十余万人,兵马最多,而邓艾和诸葛绪各率军三万,这三支兵马,分别从不同的地方,向蜀汉发起进攻。当钟会主力在剑阁与蜀汉姜维主力对峙、死磕之时,邓艾则冒险出奇兵,豪赌一把,偷渡阴平小路,靠攀爬悬崖,身裹毡毯滚下峭壁,一路穿越七百里无人区,邓艾军

  • 凌统五十回合战平张辽,五十回合战平乐进,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团团说历史标签:凌统

    一般来说,在三国演义里两人战斗能超过五十个回合的,大致可以视作武艺相当,所以凌统能五十回合战张辽、又能五十回合战乐进,凭此战绩,足以跻身一流武将之列。(一)凌统其人凌统,字公绩,是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凌操之子,从小便勇猛无敌。他的父亲凌操在孙权讨伐江夏黄祖的时候,轻舟当先,第一个杀入夏口,被甘宁一箭射杀

  • 为何说东吴武力上限是张辽?甘宁凌统不是对手,一仗就把孙权打怕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凌统

    为什么说东吴的兵力上限是张辽呢?甘宁和灵通不是对手,一战吓到孙权太史慈,甘宁和周泰榜上有名。相应的,曹魏有十人上榜(包括张绣、邓艾),蜀汉有六人上榜。蜀汉的人数虽然没有曹魏多,但是除了魏延之外,其他五虎将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武力横扫江东将领。江东虽有四大都督十二虎臣,但与三国的前几名相比,还是有着不小

  • 三国之中,江东十二虎臣,仅四人拜将封侯,甘宁、凌统无份

    历史人物编辑:陈悦时尚搭配标签:凌统

    在三国历史上,江东十二虎臣,兴王定霸,佐孙权成鼎峙之业。出类拔萃,比翼齐衡。按正史,论战绩、军功,以下四人实至名归,俱拜将封侯,为十二虎臣之翘楚,排名如下:1·右大司马、左军师、安丰侯丁奉丁奉在正史中,有搴旗斩将之勇,每战先登,战斗常冠军。东兴之战,雪中奋短兵,斩桓嘉、夷韩综,大破魏军,一战成名。魏

  • 《五虎定三国》战江陵关羽斩陆逊 守豫章凌统调吕岱

    历史人物编辑:欢欢的奇幻旅行标签:凌统

    且说诸葛亮调兵遣将,令魏延引兵五万,自永安进兵,直取秭归、西陵;令马岱引兵五万自下邳出兵,直取涂中,令姜维引兵五万,自广陵出师,直取横江,令赵云引兵五万,自江夏出师,直取长沙,诸葛亲自率领关羽、黄忠领军十万,分兵二路自襄阳出兵,分进合击直取江陵。且说汉军三十万大军,分兵六路,大有气吞志灭之势。陆逊召

  • 甘宁武艺堪称东吴第一人,凌统为何敢和其叫板?论战力凌统不怕他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凌统

    说起三国时期的无双斗将,勇猛善战的甘宁甘兴霸绝对榜上有名。然而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小说中,同为东吴将领的凌统却敢跟他叫板,甚至两次在宴会上公然大打出手,这又是为什么呢?杀父血仇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们应该能猜到,凌统之所以对自己人刀兵相向,是因为甘宁与他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甘宁祖上在刘焉麾下效命。后来他

  • 凌统能战平名将张辽,具有一流武艺吗?东吴又有几人强于他?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凌统

    相比较而言,东吴似乎在三国时代最没存在感,尤其他们的武将平均武力值水平貌似最低。其实吴国这边也有属于自己的猛将,比如凌统就是其中的一员,其代表之战就是战平魏国名将张辽了。合肥一战,孙权与曹操互撕,凌统则出马大战张辽,双方斗了50回合不分胜败。不过孙权怕凌统有失,就撤下了凌统。从这次大战来看,凌统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