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给马谡的任务是守住街亭,马谡为什么非要在山上扎营?

诸葛亮给马谡的任务是守住街亭,马谡为什么非要在山上扎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汽车早知 访问量:1166 更新时间:2024/2/29 15:20:43

要想弄清楚马谡为什么要在山上扎营,首先得弄明白,诸葛亮交给马谡的任务是什么?

从事后来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目的就是要拿下陇西五郡:陇西郡、南安郡、天水郡、广魏郡和安定郡。魏国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实际上关中及陇右的防备是相当松懈的,认为蜀汉没有实力进攻曹魏的关中及陇西地区。

曹魏在关中的军事力量,主要集中在长安到陈仓一带的关中地区,诸葛亮的目的是拿下陇西五郡,如果曹魏想要支援陇右的话,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走陇山道,而街亭就是陇山道西边的关口,另一条路是渭水道,这条路是小道,不适合大军行进,渭水道的西边关口就是上邽。

只要诸葛亮堵住了街亭和上邽,魏军就救援不了陇右,诸葛亮所率领的蜀军主力就能拿下陇西五郡,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能达到目的。

所以,诸葛亮给马谡的任务是守住街亭,不让曹魏的主力救援部队进入陇西,只要马谡在街亭堵住了魏军,就算完成了任务。

从关中经陇山道到达街亭的路,实际上是山谷间的一条路,谷口就是街亭,据史记记载,待亭有城池可守,既然是谷口,街亭周边山也比较多。

马谡无论是在山上扎营也好,还在据城而守也好,任务就是堵住魏军,不能让魏军进入陇西,否则任务就失败了。从事后的结果来看,马谡非旦没有完成任务,而且被张郃击败的时间极短,甚至连为诸葛亮争取时间都没有做到。

马谡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要在山上扎营?

我相信诸葛亮在安排任务前,已经非常清楚的向马谡说明了任务的重要性和如何部署,从王平执意劝谏马谡和街亭之败后诸葛亮的处罚情况来看,马谡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安排,上山扎营属于个人行为。

古代的城池,一般是依险而建,根据地形起到不拿下城池就无法通过的目的,如果街亭有城,一定是建在谷口的正对面,起到扼守谷口道路的作用,否则城池也没用,如果守城,魏军是没有这么容易通过街亭,或绕过城池进入陇西的。

马谡被派去守街亭时,他是不知道他的对手是谁的,至少对手张郃,那是后来局势明朗后,马谡才知道他的对手是张郃,马谡之所以弃城,而上山扎营,第一个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到他的对手是谁?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是马谡选择上山扎营的第二个原因,前提是你得顺利完成任务,如果马谡守住了街亭,完成了任务,那么他是选择上山扎营,还是选择据城死守,都不是问题,关健是马谡失败了,所以要追究他的责任。

马谡选择上山扎营的灵感,多半来自刘备打汉中之战时,命令黄忠在定军山扎营,然后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打一个防守反击,黄忠当年就是这样斩杀了魏军主帅夏侯渊,如果马谡能成功斩杀魏军主将,将会立下不世之功。

换句话说,马谡上山扎营的第三个原因是马谡立功心切,马谡想通过在山上扎营,在防守魏军的同时,利用居高临下的地位,冲击魏军,立下大功,以便更好在日后的蜀汉发展,可惜马谡败了,只要马谡败了,所有的责任都是马谡的责任,这就是成王败寇的理论。

马谡选择上山扎营的第四个原因,就是马谡缺少实际领兵打仗的经验,而诸葛亮能将马谡放在如此重要的位子,也是要承担用人责任的,所以在马谡失败后,连诸葛亮也自贬三级。

从事后王平带领千余人,就挡住了张郃的情况来看,只要马谡据城以守,张郃一时半会是无法拿下街亭城池的,张郃到达街亭的先锋部队一定是骑兵部队,很可能还缺少攻城武器,只能望城兴叹。

但是马谡在山上扎营,张郃立即就想到破马谡的办法,断水源,围山,其实还是马谡缺少实际经验,在战争之初,就应该想到水源问题,应该趁张郃立足未稳,从山上冲击张郃军队,张郃是急行军赶到街亭的,如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马谡在山上扎营,完全就是忽视了诸葛亮的整体战略,没有大局观的表现,这也是马谡在山上扎营的第五个原因。他没有考虑到整个第一次北伐的战略,或者不能理解诸葛亮的战略,只从自身利益考虑街亭之战,所以才会失败。

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 马谡

更多文章

  • 如果马谡服从诸葛亮的计划,马谡可以守得住街亭吗?答案显而易见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马谡

    为了兴复汉室,统一中原,蜀汉政权的丞相诸葛亮生前发动了五次与曹魏的战争,但都以失败告终。最后,诸葛亮自己遗憾地死去了。在五次北伐中,第一次成功的机会最大。然而,在这次北伐中,马谡扮演了一个“光辉的角色”,失去了街亭,使诸葛亮未能成功归来。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街亭的故事了吧。诸葛亮派马谡守卫街亭时,为马

  • 马谡失街亭罪不至死,诸葛亮马谡应该各打50大板

    历史人物编辑:颜小四煮娱标签:马谡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读过《三国演义》的都耳熟能详。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他的排兵布阵是这样的:他命大将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亲自率10万大军,突然袭击魏军据守的祁山,命参军马谡为前锋,守住街亭,抗拒曹军。街亭虽小,如果失守,蜀军危矣,满盘皆输,街亭的战略意义

  • 诸葛亮北伐五战五败,失误不在马谡更不在魏延,全因错用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马谡

    诸葛亮掌握蜀汉军政大权后,对内安抚民心,恢复经济,对外平定南疆叛乱。在逐渐获得内部统一与稳定之后,诸葛亮开始准备北伐,收复中原的事宜。但是除了第一次北伐战果较大之外,其余四次其实收获寥寥。但是第一次也因为马谡而失败。那么到底诸葛亮五次北伐出了什么问题呢?其实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他识人不明而导

  • 0分,3分,0分!CBA顶薪先生下滑速度肉眼可见,李楠挥泪斩马谡

    历史人物编辑:杀猪的秀才标签:马谡

    恢复主客场后江苏肯帝亚先打了2个客场,这两场比赛先后击败了北京北控和天津荣钢拿到了2连胜,然而回到主场的首场比赛他们遇到了强大的广东宏远,输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这场比赛赵率舟的爆发成为了江苏肯帝亚为数不多的亮点,相比之下一些本该有更好表现的球员却打得比较糟糕,比如外援布莱克尼,比如拿着顶薪的史鸿飞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真的吗?马谡的人生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嘟嘟说电影标签:马谡

    马谡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建兴六年(228年),马

  • 关羽和马谡都违反军令状,为何诸葛亮杀马谡不杀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歪聊三国标签:马谡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生处理了两个违反军令状的案件。第一件是关羽华容道私放曹操案;第二件是马谡失街亭案。按理说,关羽和马谡两人都违反军令状,依法应该问斩。可为什么诸葛亮只斩马谡而不斩关羽呢?如果从情节后果看,关羽因个人情义放走曹操,是故意犯罪;而马谡是因主观判断失误丢了街亭,属过失犯罪;马谡造成的

  • 诸葛亮为什么让马谡守街亭?失败以后,马谡吓的跑路,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小白读资治通鉴标签:马谡

    对于识人,相信三国中没几个人能比得上刘备,他识人的能力几乎就是开挂,有时候跟别人聊会儿天就能看出来这个人是大才。比如马忠,当时刘备刚刚经过夷陵之败,因为大军几乎损失殆尽,刘备身边没什么兵,为了安全,马忠被上司阎宇派去保护刘备,交谈一番后,刘备就说了:世上真是多人才,我没了黄权(投降魏国),却得了马忠

  • 正说三国人物—马谡篇,挥泪斩马谡,背后有何说不出的难言之隐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马谡

    关注三国志12的马谡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是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侍中马良之弟。最初,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取蜀入川,之后曾经先后担任绵竹、成都令、越嶲太守等职务。因为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对他倍加器重,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并被用为参军。但马谡却

  • 马谡深得诸葛亮喜爱,为何不受刘备待见?刘备从哪里看出马谡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趣读屋标签:马谡

    先说诸葛亮为什么那么喜欢马谡?原因有几点:第一,马谡懂得的东西,能够很好地弥补诸葛亮的不足。分析诸葛亮一生的作为,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不错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但是其前敌指挥,带兵打仗的能力并不是很突出。而马谡熟知兵法,又常常和诸葛亮彻夜交谈。在这些交谈中,诸葛亮对马谡所谈的那些兵法,对其渊博的知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仅仅是因为马谡失守了街亭吗?

    历史人物编辑:李函泽标签:马谡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就打下了曹魏的三个郡,逼的曹睿从洛阳赶到了长安去镇守。此时,诸葛亮用人不当,起用了马谡去守街亭,结果被张郃打败。马谡失街亭后,蜀汉的粮道就被切断了,诸葛亮不得不转攻为守,领兵退回汉中。诸葛亮执法严明,果断下令斩杀马谡。那么,马谡被斩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仅仅是因为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