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戴胄:敢与李世民叫板,救下失责校尉

戴胄:敢与李世民叫板,救下失责校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钱冬霞 访问量:4916 更新时间:2023/12/15 15:42:45

戴胄(573-633年),字玄胤,唐朝初期宰相,汲县令戴承伯之子。生性忠直,犯言直谏,曾代理吏部尚书,主持选官。转户部尚书、武昌郡公,参预朝政,位列宰相。

戴胄(573-633年),字玄胤,谯郡谯县(安徽省亳州市)人。唐朝初期宰相,汲县令戴承伯之子。有一天,长孙无忌被唐太宗召见,他走得匆忙,挂着佩刀直接闯进了李世民的办公室,

太宗令封德彝对这事进行裁决。封德彝以看门的校尉把门不严,判死罪;而仅罚长孙无忌二十斤铜抵罪。

这时,主审法官戴胄站出来坚决反对,认为这不公平。他对李世民说道:“校尉因为无忌的原因获罪,被判处死刑,这没有问题。但是事关陛下的人身安全大事,不可以有失误,两个人的罪行一样严重,都必须判处死刑。”

熟悉法律的戴胄还对太宗进行普法,他说,根据现行的法律条款规定,供皇帝使用的汤药、饮食、舟船出了问题,即使是由于工作失误造成的,工作人员必须处死。

本来,李世民想偏袒他的大舅哥,让校尉当个替死鬼就算了,如今戴胄说大舅哥是死罪,一下子把李世民吓傻了。

见李世民愣在原地,不知所措,戴胄连忙话锋一转,说道:“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意思是说,您要是觉得无忌同志有功劳,想赦免他,也不是不可以。但有个条件:“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

事情明摆着,两人罪行一样,杀一个,罚一个,厚此薄彼,不符合法律规定。戴胄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李世民就是有心想包庇大舅哥也不敢了。

于是,李世民大义凛然地说道:“法律是天下的公器,朕怎能偏袒亲戚呢?”他要求封德彝对此案进行重新审理。

哪知,封德彝是一个马屁精,他早就摸清了李世民的心思。复审结果出来了,维持一审判决结果,而李世民也打算批准封德彝的复状。

客观地说,在这事的处理过程中,李世民是有自己的小心眼的。这从封德彝坚持一审原判的行为就可以看出。因为封德彝很会察言观色,他知道李世民需要什么样的结果。

从李世民的立场来看,他有这样自私的想法也无可厚非,他的妻兄当然不能杀,但校尉失职确实会危害到自己的人身安全,最好杀之以儆效尤。

面对这样的复议结果,戴胄当然又一次提起抗诉,他坚决不同意杀校尉而罚无忌,并极力争辩说,校尉是因为长孙无忌而犯罪,依法当轻判,“若皆误,不得独死”。

戴胄一如继往地硬挺,坚持不能只判校尉一个人死,不依不饶地非要拉着长孙无忌给校尉垫背。

这一招还真管用,最后,李世民一碗水端平了,把两人都赦免了,戴胄刀下留人成功。

这个故事来自《新唐书·戴胄传》,读完给人一些示:

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校尉与长孙无忌同为犯法,虽然校尉身份低尉,长孙无忌贵为皇亲国戚,但在法律面前,他们要接受同样的处罚。

2、 李世民的宽宏大度。面对戴胄一一步步紧逼,李世民并没有蛮横以对。作为一个至高无上的帝王,在我行我素的年纪,李世民听得进反对的意见,容得下尖锐的批评,真是让人钦佩和赞叹。

戴胄的进谏之所以如此有底气,那是因为他手握一个核心武器,那就是法律。法律代表正义,他以此与君王进行叫板,而的确多次说服了君王,维护了法律的公正。

标签: 戴胄

更多文章

  • 裴旻的剑法当真是唐朝天下第一?作为剑圣的他,为何没那么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裴旻

    我们都知道李白是诗仙,他的诗歌冠绝全唐。其实李白还有一个很特别的身份,那就是剑客。他曾经写过这么一句诗: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是李白在《侠客行》中所写的一句话,显然十分霸气。那么李白哪来的底气,可以如此霸气呢?原来这哥们是个著名的剑客,诗句里的事情,说不定他真的干过。毕竟

  • 剑来:假想敌只有裴旻显然不够,还有谁会成为陈平安的目标?

    历史人物编辑:赵帅博爱美食标签:裴旻

    的必先立,然后挟弓注矢以从之。在左右强势崛起之前,浩然剑术以裴旻为最,在属于他的年代里,其凭借超绝的剑术与邹子的算术和天师府的道术并肩而立,号称“天下三绝”,盛名闪耀了一个时代。哪怕是初露锋芒的左右也曾以裴旻为标的,想要问剑浩然剑绝,以此来验证自身剑术的高低,可惜的是这两位当世剑术巅峰高手终究无缘一

  • 《古董局中局》许愿见老朝奉,一个鉴真一个造假,两人正式站到对立面

    历史人物编辑:篮球与蜜标签:鉴真

    在电视剧《古董局中局》中,许愿见到了传说中的老朝奉,本以为许一城的死只是和国宝有关系,但现在来看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一个鉴真一个造假,许愿和老朝奉正式站到了对立面,这也标志着整部剧的冲突在此刻完全展现出来。在许愿见老朝奉这一场戏中,我们得知了老朝奉和许一城还有一段交集,曾经的老朝奉跟随许一城的身边造

  • 唐朝时期的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是如何影响了中日两国的历史发展?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鉴真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在绵延流长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虽然有过矛盾和冲突,但总体上还是积极友好的时期更多一些。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最开放的朝代,也是中日交流史中最为密切的一段时期。于是,“遣唐使”就成为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成为了两国文化的重要承载者。从公元7世纪初开始,截止9世纪末结束,日本在两百多

  • 鉴真:课本中一带而过的和尚,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金冠华标签:鉴真

    欢迎来到:自说自话的总裁4个月前,日本爆出一条新闻。说是,封印着九尾狐的杀生石突然碎了,九尾狐可是非常厉害的妖怪,据说,800多年前,日本12万大军围攻九尾狐。最终是靠鉴真和尚留下的法器才将它彻底封印,变成了杀生石。这个故事我们原来分享过。现在杀生石破了,而鉴真的名字,也突然被网友们又想了起来。这是

  • 鉴真的东渡真的只是为了弘扬佛法吗?唐朝官府的通缉就已经指明

    历史人物编辑:史飞卿标签:鉴真

    唐朝时期的中国可以说是在诸多方面都到达了封建社会的顶峰,而各个宗教的发展也是如此,鉴真作为唐朝盛世的见证者,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无疑是整个唐朝最好的时期,佛教的兴盛发展使得信徒广布,而外面的国家也是对佛教崇拜无比,那当年的鉴真为何不顾弟子众人的反对,坚持要去日本弘扬佛法,他带走了什么,一直让后世之人诟

  • 鉴真和尚为了东渡日本,徒弟圆寂,眼睛失明

    历史人物编辑:李陈东说历史标签:鉴真

    提到著名的和尚,很多人想到的是唐僧,这要归功于《西游记》的传播。唐僧不远万里,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在天竺取回了真经。今天咱们不说唐三藏取经的故事,咱们聊一聊另一位高僧去日本传经的故事。鉴真东渡日本的唐招提寺里面有个盲僧的塑像,这个盲僧可不是一般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鉴真和尚。鉴真和尚少时出家,精通

  • 中医百科知识:被日本人称为“汉方医祖”的是谁?答案:我大唐高僧鉴真:鉴真

    历史人物编辑:蕾蕾搭配秀标签:鉴真

    中医百科知识:被日本人称为“汉方医祖”的是谁?答案:我大唐高僧鉴真:鉴真,俗姓淳于,唐代佛学医学大师,生于唐垂拱四年,(688),卒于广德二年(764)。原籍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天宝元年(742-753年))鉴真接受日本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鉴真是我国第一位

  • 娄师德、魏元忠、狄仁杰为武则天重臣,却为李治提拔,原因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魏元忠

    武则天最重视的是人才,然而在其执政的时候,她最看重的三个人,娄师德、魏无忠和狄仁杰却都是唐高宗李治提拔出来的,为何李治要提拔这三个人呢?这件事很巧合,三人被提拔,与李治重视军队建设有关。因为李治登基的时候,国内的形势并不乐观,边疆不够太平,李世民在世的时候,因为畏惧,边境势力稍微收敛一些,到了李治上

  • 王及善只做了10天宰相,为何只知道驱赶驴?荒唐的历史可不少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王及善

    一、驱驴宰相王及善。王及善这个人是非常不出名的,但是好歹人家做过宰相,因此值得一提。他是武则天时期的文昌左相,也就是宰相的意思。不过这哥们只做10天宰相就去世了,属于没命享受官运的那种类型。但是这10天的经历,却让咱们的王宰相,名留青史。王及善是个很挑剔的人,虽然从小就生长在富贵人家,但是这哥们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