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著名的和尚,很多人想到的是唐僧,这要归功于《西游记》的传播。唐僧不远万里,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在天竺取回了真经。今天咱们不说唐三藏取经的故事,咱们聊一聊另一位高僧去日本传经的故事。
鉴真东渡
日本的唐招提寺里面有个盲僧的塑像,这个盲僧可不是一般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鉴真和尚。鉴真和尚少时出家,精通佛法,在他五十五岁那一年的时候,在日本有俩和尚前来拜见,说他们的天皇想邀请鉴真和尚去日本讲经。鉴真和尚很感兴趣,可是他已经五十五岁了,那个时候的五十五岁已经相当于高龄,于是鉴真和尚想让自己的徒弟代替自己去。
鉴真东渡
现在想去日本,不论是坐飞机还坐轮船都很方便,可是在唐朝时期,渡海的风险很高。徒弟们都不去。鉴真和尚很生气,觉得徒弟们贪生怕死,作为一名僧人,有义务传颂佛法,不能只考虑个人安危。徒弟们被老师厉声苛责之后,只好跟着老师一块去日本。
鉴真东渡
鉴真和尚想的很简单,以为会一路顺风。没想到第一次出海被官府抓了,说他们勾结海盗。第二次第三次倒是没被官府抓到,但是出海不久之后遇到了飓风,一行人只能回来。经历了三次失败之后,很多人觉得这是天意,不想他东渡。可鉴真和尚却不这样认为,反而越挫越勇,很快就准备了第四次东渡,结果这次依旧出师不利,再一次被官府给抓了,并且直接从广东渡口,直接扭送回了扬州。
鉴真东渡
大家都以为不会再有下一次了,在鉴真大师六十一岁的时候,他毅然踏上了东渡的船只。出海的时候天气晴朗,可是出海不久就再次遇到了风浪,经验丰富的船老大,也没办法辨别方向。只能避着风浪前行,他们吃光了食物,喝光了淡水。鉴真的一个弟子在海上生命没有药品,在船上圆寂了。鉴真和尚也在这次旅途中瞎了眼睛。几个月后船只靠岸,结果到的地方不是日本,而是中国海南。
鉴真东渡
已经失明的鉴真和尚,依旧没有放弃去日本传经的念头。公元757年,已经六十六的鉴真和尚再一次出发,这一次他终于到了日本,将自己的佛学见解,和中国的中医文化传播到了日本。给那个落后贫瘠的地方,带去了一束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