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唐朝的皇帝们,有两个人绕不开,一个是开创贞观的李世民,另一个是开创开元的李隆基,但两个人的晚年千差万别,严格一点来说,李隆基属于晚节不保的皇帝,因为年轻的英武,与晚年时的昏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曾经因为相信武惠妃的话,一天内处死自己三个儿子,后来有因为他的关系,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在逃亡四川的路上,还经历将士哗变以及处死自己心爱的女人。
在马嵬坡事件中,虽说李隆基是主角,但有个人也不能忽视,此人便是陈玄礼,朝廷的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跟随玄宗多年,在他还是临淄王时,便伴随其左右,唐隆政变时,陈玄礼更是跟随玄宗,杀死韦后、安乐公主一党,把李旦扶持为皇帝,李隆基接手父位后,陈玄礼也得到相对应的优待,玄宗让其宿卫皇宫,可以说把性命都交到陈玄礼的手中,可见在马嵬坡之前,陈玄礼是玄宗最信任的武将没有之一,毕竟跟他已有四十五年之久。
然后在马嵬坡时,陈玄礼却站在太子李亨这边,先是逼死杨玉环,还诛杀了杨国忠,甚至帮助李亨即位,要知道这时的李隆基身体健康,只要平息战事,再当几年的皇帝也没有问题,陈玄礼因何对玄宗落井下石呢?其实个人来看的话,陈玄礼此举并不算落井下石,他对玄宗的忠诚也未曾有改变,陈玄礼之所以站在李亨这边,主要是因为想杀杨氏兄妹而已,在他的眼中,这两个人是绝对的罪魁祸首。
当然他没有想到,李亨除了要杀杨氏兄妹,还想逼宫自己当皇帝,安史之乱会发现,问题出在三个人身上,安禄山、李隆基、还有杨国忠,当时杨国忠身居高位,却不思国政,只是个谄媚宠臣,并且十分排挤安禄山,让本来就有反心的安禄山,直接宣布起兵谋反,打的口号就是杀杨国忠,要清君侧。后来哥舒翰的战败,也有杨国忠的影响,陈玄礼自然对他不满。
当陈玄礼带着一众将领护送皇帝奔往死亡,再看到杨国忠这个小人,自然心中有气,李亨抓到这个机会,暗中与其商议,诛杀杨氏兄妹,陈玄礼想也不想就答应了,将士们哗变杀死杨国忠时,陈玄礼只说杨国忠谋反,贵妃也不应该活着。从这里可以看出,陈玄礼只想杨氏兄妹死而已,这样玄宗才会清醒过来,可以说他是被李亨利用了,若说他忠诚不在的话,也属实是有些不厚道,后面李亨灵武称帝,陈玄礼还在四川护住,跟他也没有多少关系。
总的来说,陈玄礼对玄宗还是很忠诚的,只是没有想到李亨想进一步逼宫而已,在马嵬坡中,他的所有矛头全部对准杨氏兄妹,所以对玄宗落井下石也不存在,作为一个国家的将领,面对战乱的始作俑者,会选择将其诛杀,也是再正常不过了,并且此事结束后,他没有跟随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而是护送玄宗去往四川,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