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盱眙xū yí,江苏省淮安市的下辖县,历史悠久,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盱眙建县,至今2200余年。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盱眙曾写下《早发淮口望盱眙》。
韦应物大概是唐德宗建中三年(783年)约46岁时,出任滁州刺史,从长安走淮河途经盱眙去滁州,这首诗就是船只停泊在盱眙时所作。
这是一首羁旅诗,诗人特别会用景物描写烘托自己的愁绪,将情感寓于景物之中。
“孤、沉、暗、独、夜”这些字眼,一看就给人以孤独悲郁的感觉,
“风起波、未眠客”更是渲染出凄凉哀愁的氛围,一片浓浓的思乡之情就在这景物描写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读者也不禁沉浸在满怀的愁思里。
在诗人们的笔下,寺院钟声是个诗意的存在,可能因为寺院钟声有一种超然世外的感觉吧,象征着宁静、吉祥、平和和思乡,更能烘托出风尘漂泊的羁旅愁思。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早年我也有一次羁旅,有一次未眠,但是陪伴我的不是远处的钟声,是滴答的手表。
刚毕业那年年底,正值隆冬,单位派我去辽宁出差,绿皮车晃晃悠悠半夜一两点才到小县凌源。出了站,路上硬邦邦的积雪在路灯下反着亮光,零星出站的人一会儿都走光了。大半夜的我也没地去,只好在附近找了家小旅馆住下。
房间有点冷,被褥摸着都是凉的,感觉也不干净。我脱了外衣躺下,不敢睡,也睡不着,盼着天赶紧亮。我把腕上的手表去下来,放到枕边,夜很冷也很静,只听见秒针“哒、哒、哒……”的走针声。
虽然彼时彼刻我没有任何诗意,也没有“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的雅兴,但是今天学习这首诗,感觉它真切地表达出了当时的我的感受。感谢一千多年前的诗人们为我们留下的瑰丽诗篇,让我们领略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
韦应物出身官宦世家,又当过玄宗的侍卫,想必这个纨绔子弟一定也是个吃货,不知道盱眙当时有没有小龙虾,如果有,恐怕这首诗就变成“我有小龙虾,足以慰风尘”了~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愿各位女性朋友们对自己多一份爱,自由自在,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