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太子和右相斗得是热火朝天你死我活,前太子李瑛已经是刀下之鬼,现太子李屿(即为后来的唐肃宗)每天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地活着。
火爆的影视剧之所以一次又一次演这样的故事,是因为《二十四史》中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就唐朝来说,李渊让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斗,而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和李泰李恪斗,最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让李治当了皇帝。唐玄宗时候,李瑛和右相斗,李瑛死后,新太子李屿又和右相斗。
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病情加重,让太子李豫监国,李豫一边哭泣一边接旨。有一次张皇后让太子入宫,跟太子协商除掉李辅国,太子婉言拒绝了张皇后,哭着说父亲病重,此时除掉李辅国,影响父亲情绪不利于养病。
因为李辅国不愿拥立自己的儿子,太子也不会除掉李辅国,张皇后跟儿子越王李係合谋,要除掉太子称帝。张皇后骗太子李豫说是父亲唐肃宗着急要见太子,蓄意要让埋伏的儿子杀掉太子。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知道皇后的图谋,于是带兵到凌霄门,等太子来的时候,保护太子到禁军中。当晚,他们领兵到三殿,将越王李係及内官朱光辉、马英俊等囚禁,又将皇后软禁于别殿。最后张皇后死于这次的阴谋中。
唐代宗登上皇位后,李辅国以自己立帝有功,恃此骄横,竟然对唐代宗说:“陛下只须深居宫中,外面的政事有老奴来处理。”代宗虽心中不满,但慑于他手握兵权,只好委曲求全,尊称他为尚父(可尊尚的父辈),朝廷中的大小事情,都要与他商量后才能决定。然而不久代宗就乘李辅国不备,派人扮作盗贼刺杀了李辅国,然后假装下令追捕盗贼,并派宫中使者慰问其家属。
李豫因为担任过天下兵马大元帅,有实战的经验,在宫斗中的变现算是一流的。在张皇后想要杀李辅国的时候,李豫清楚知道李辅国是自己的盟友,婉言谢绝。从而暂时争取到李辅国的支持,将张皇后一派消灭。
即位后面对权臣李辅国,也是先隐忍,再想办法除掉。当年汉宣宗继位的时候,有权臣霍光,汉宣帝也是先忍着,等霍光死了,才开始剪除霍光的势力。康熙当年擒拿鳌拜,也是一样。
人主位于上,让下面分为两派来争斗,算是一种权术。康熙让明珠和索额图斗,然而索额图和明珠都背着康熙做了许多坏事情,但他们两人都没有揭发彼此,因为他们知道作为一枚硬币的两面,你死我亡,就像旧时候的军队拥寇自重一样,谁也不动谁,可见让两派斗争的操作不是很有用。康熙晚年怠政,又让太子和八王斗。但是吃过苦头的雍正就决绝地制止下一代斗争,赐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