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君臣之间的相处模式是怎样的?无非是皇帝一副威严的样子,大臣对皇帝或是恐惧、或是谄媚,但是我们历史上有这样一对君臣,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非常不同,曾有网友戏称:”有的人抱皇帝大腿,有的人睡皇帝大腿!”而睡皇帝大腿这位大臣就是李泌,另一个主人公皇帝就是李亨。
神童李泌
大臣李泌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他的存在犹如北宋的王安石,为唐朝续命百年。李泌出身望族,是辽东李氏的族人,北周太师李弼的六世孙,家族世代为官,父亲也是唐朝的一个县令。
李泌是一个神童。在古代,能被称为神童的人其实并不多,神童的标准很高,大概要“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六岁熟读四书五经,七岁精通诗词歌赋,八岁能够胸口碎大石……这个是开玩笑的,总之,除了“伤仲永”这样的例外,几乎每一个神童长大后都很出名,李泌亦是如此。
史料记载,李泌七岁能文,幼时就精通黄老、列庄学说,是一个典型的天才,要知道光是黄老之学很多人一辈子都参悟不透。
晚唐的核心人物李泌
在中国的宰相群体中,李泌绝对是能排得上名次的,历经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三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实际上,李泌最初的伯乐应该是唐玄宗李隆基,当初李泌因为神童之名加之又精通黄老学说李隆基知道后很好奇,然后召李泌入宫准备考考他,对于唐玄宗的试题李泌对答如流,于是唐玄宗龙颜大悦,对李泌大加赏赐,还命令李家好好善待他。
不仅唐玄宗赏识李泌,宰相张九龄也很喜欢他,李泌也多次向张九龄提出中肯的建议,张九龄受益颇多,还称他为“小友”。看到这,肯定有读者好奇,玄宗是李泌的伯乐,张九龄是李泌的忘年交,那李泌是怎么和李亨相识的呢?
最甜君臣登场
开元后期,唐玄宗李隆基从一名励精图治的贤能君主变成了一个耽于享乐宠信佞臣的昏君,大唐也开始走向末路,对于这一切,被蒙蔽双眼的皇帝看不到,但是李泌都能看到,不过看到却无能为力大概是世间最无奈的事情,这时太子李亨出现了。
奉唐玄宗之命,李泌进入东宫传授黄老学说,在太子府,李泌和李亨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势,二人一起相处,一起讨论国事观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没过多久,李泌因为写诗被杨国忠诬陷讽刺朝廷,被迫离开太子府。
君臣合作,所向披靡
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匆匆逃出长安,在路上,唐玄宗和太子李亨分成两拨,唐玄宗一路向西,太子李亨则在逃往西北的路上登基称帝,光有一个皇帝有什么用,这时的李亨非常缺人手,恰巧李泌出现了。
君臣二人一起商量国策,挽救走向颓势的大唐,相处起来非常有默契,形势一天天好起来,李亨的帝位也慢慢坐稳,为了感谢李泌,李亨想授予李泌高官厚禄,但是没想到李泌坚决不接受,对此,李亨心理很过意不去,也愈发倚重李泌,对于李泌的话几乎是言听计从。
枕膝而眠
《资治通鉴》记载,在安定大唐局面后,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在李泌的谋划下,大唐军队成功收复长安、洛阳,然后李亨问李泌想要什么奖励,李泌回答:
因曰:“若臣之所愿,则特与他人异。”肃宗曰:“何也?”泌曰:“臣绝粒无家,禄位与茅土皆非所要。为陛下帷幄运筹,收京师后,但枕天子膝睡一觉,使有司奏客星犯帝座、一动天文足矣。”
对于李泌这个枕在皇帝腿上睡觉这个要求,李亨不仅没有生气,还当真了,真的让李泌躺在腿上休息,传为佳话。
重情义vs懂进退
李亨即位后,李泌提出了很多利于国家发展的决策,成功化解了大唐的困境,在大唐趋于稳定后,李泌提出归隐山林,对于李泌的决定,李亨非常不舍,只能授予他一个散官,对外称李泌为先生,可以说,在李亨心里,李泌亦师亦友。
他们君臣之间还发生过一件趣事,有一天李亨心情很好,就找来三王和李泌吃火锅,因为修行,李泌不食荤腥,于是李亨亲手为他烤了两个梨吃,李亨兄弟三王想要一个都没份,君臣如此,何其有幸!
唐肃宗李亨在位期间,李泌一直颇受重用,虽然没有封为高官,但是实际权力已经“权逾宰相”,在大局已定后,李泌再一次请求归隐,离开权力中心,见李泌去意已决,李亨只能允许,但依旧授予他三品俸禄,还专门建造居室。
我们看惯了太多君臣之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戏码,也看惯了臣君之间“功高盖主,图谋不轨”的桥段,像李亨李泌这样的君臣,相识相知,李亨明白李泌的付出,重情义,李泌懂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知道进退,才能成就这段君臣佳话,实在是令人羡慕。
对于这二人,你怎么看,欢迎大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