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德裕平泉记忆组诗内涵创新之一诗一景

李德裕平泉记忆组诗内涵创新之一诗一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郭运说历史 访问量:2558 更新时间:2024/1/11 3:03:57

“一诗一景”格的真正成型和发展是在唐代,这一高潮是经历了汉魏六朝文人自然山水观的转变、空间审美情趣的升华和文学表现技艺的成熟之后才迎来的。这里无意对上述文学史的历程加以梳理,前贤的论著己经为今日之研究奠定了相当丰厚的理论和材料基础。

园林别业风气盛行

众所周知,唐代士大夫乐于构筑私家园林别业的风气日益上升,私人庭院和别业成为他们在朝堂魏网之外最为重要也最为关心的生活空间,王维的辆川、杜甫的烷花草堂、白居易的履道园、裴度的绿野堂、元棋的集贤里、牛僧孺的午桥庄等,李德裕的平泉庄自不能外。在自家园林庭院中畅叙幽情、俯仰笑傲、曲水流金等活动构成文人园林生活的重要方面,用诗歌记录园内的风景,或集体或个别,展现解除宦累的喜悦,寄托万物有备于己的境界,成为园林文学之重要题材。

沈约的“八咏”在部分体式上开后代“一诗一景”的先声,后世的“八景”文学直接承袭沈约的创作,在体格上趋于规范,严格遵照一诗一景的路数,整齐划一;另一方面,“东阳八咏”也逐渐成为地方杂咏、园林杂咏,杂咏的数量众多,一组杂咏包含从五首、十首、二十首或更多而不等的古体或近体诗,至宋始有《金陵百咏》的诞生。从翻检《全唐诗》的所获来看,卢鸿《篙山十志》和王维、裴迪的“梁川杂咏”似乎成为后来园林杂咏的正源,他们的组诗以一定范围内景物为表现对象,每首诗皆采用相同的体式,一诗一景,没有例外的情况。

但由于王维的文学成就及其生活方式对后代产生的影响更著,故纪的评点《苏文忠公诗集·次韵子由岐下诗》认为:“五绝分章,模山范水,如画家之有尺幅小景,其格倡自《惘川》。尔后辗转相摹,渐成案臼,流连光景,作似尽不尽之词,似解不解之语,千人可共一诗,一诗可题千处。桃花作饭转尘劫,此非创始者之过,而依草附木者过也。”纪晦以通局眼光指出王维、裴迪、川杂咏的文学史价值,其中“五绝分章,模山范水”则一语中的地抓住了此类文学的形式特质和题材要素。

《辆川集序》:余别业在辆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英涝、宫槐陌、临湖亭、南咤、歌湖、柳浪、栗家獭、金屑泉、白石滩、北咤、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王维、裴迪之作各20首,每首皆五言绝句,或以川内的人文景观入题如文杏馆、临湖亭、金屑泉,或以惘川周边地域名称入题如华子冈、孟城坳、滦家懒,有些命名显然是作者的随意而为,如竹里馆、辛夷坞,可能是土维根据目击所视以该馆舍的名称合并周边景致特点来命名的结果,笔者推测,“柳浪”可能就是一片柳林。

清风时至,柳树婆娑的姿态恰如波浪,示人以摇曳多姿的视觉效果,故命此景为“柳浪”。总之,景与景、景与物彼此之间似乎没有内联性,它们与时变换、随作家心情气质而生,其中如“金屑泉”,“金屑”乃佛教词汇,意思为遮蔽真如法性的障碍物,它或许与主雍的宗教情坏有关,而零落的辛夷又与禅宗目击道存的神秘体验相类似。当然,《辆川集》中不乏传世名篇如《鹿柴》《辛夷坞》等,蕴藉空灵,小巧轻快,融诗人性情、才情和表现技巧于一炉,令人想象二者悠然风姿,画师欣然命制“辆川图”,以为风流尚未绝响,异代可以同时,川模式”成为后世文人企羡的生存模式和人生境界。

王维将栖居的辆川以点带面地加以浓缩、概况、简约和升华,这些零散的碎片孕育出了令人无限遐想的“辆川”,他为园林文学的创作注入了新鲜的形式,如纪峋所论,“一诗一景”成为文人书写园林体验、展示园林生活的重要手法,杜甫的《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钱起《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皇甫冉《山中杂咏》、顾况《临平坞杂题》、王建《原上新居十三首》、李赤《姑熟杂咏》(一作李白)、刘长卿《龙门八咏》皆规模“辆川格”,以组诗写一方、一园的众多景观,或人文,或自然,或配以序文,阐释说明,或鱼贯而下,文不加点,各见匠心,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模仿这种诗格,最终陈陈相因、薪皮带骨而死于句下。

用诗歌来表现园林

由上面梳理的线索可知,用一首小诗来表现园林中的一个角落、一处景观,或诗人的一缕情思、一片感伤,这一诗格的最终确立并成为经典的事实是由王维、裴迪的惘川唱和开始的,从这一角度而言,李德裕的平泉杂忆在形式上同样是对辆川模式的仿效。他追忆中的平泉如王维笔绘下的惘川一样。

由若干具体而微的单元(元素)构成一个系列(组诗),体制上采取通篇五言律诗的形式,彼此独立,可以说李德裕对惘川模式形式体制上乃步趋而已,因袭多于创变,从而造成了“碎片”的阅读效果,满目琳琅奇珍,但细读之却似乎只有轮廓、颜色、质地等大而化之的笔墨,所书写之物,大体不出《平泉山居草木记》的范围,缺少独特、细微的品悟,输于轻描淡写,题目有时仅仅是一个序引,诗之内容又不限于题中之物,多少显得有些凌乱,这成为制约李德裕文学成就的重要原因。

然而如果从另一意义而言,题材的“越界”,归类的混乱,正成就了一番“凌乱不堪”的记忆现场。毕竟李德裕不是一个以文学成就名家的文人,而乃一位以政事能力、战略眼光和公文书写为擅长的“政客”,这一身份决定了他没有将主要精力花在诗歌字句的推敲、意象的选用和意境营构等美的技巧上。

而是重在借助诗歌的形式展现自我的性情和思想,其文辞省净雅洁,以属辞达意为主要特点,辞赋创作亦重在传达文字背后的观念和道理意识,而不是运思才藻,铺采璃文。这种重质轻文的“文章”观念,在他晚年的《文章论》’中便可以看出:

对于李德裕的文学观问题,笔者所见所及,以为孙敏辨析尤明,尤其孙文通过对比分析指出《旧唐书·李德裕传》载所谓“家不置《文选》”的材料不可靠,故使得《文章论》成为揭示李德裕文学观念的最重要的材料。然而从孙文峭时文学思潮的大背景出发,揭示李德裕的文艺观念,难免有移花接木的嫌疑,窃以为未如从《文章论》文本出发,综合李德裕奏议中的文字材料,以归纳其文学观得来自然。

首先《文章论》开宗明义,文学创作贵“气”而不贵“文”。这里的“气”也就是曹不《典论·论文》中的文气,“气”之清浊强弱与诗人的性情气质有着潜在关联,文之气势乃人之气势的外现,而“气”的养成锻炼,又赖诸家族遗传和诗人自我的道德涵养。其次,文学作品贵内涵旨趣而不贵韵律形式。

在这一问题上,李德裕或有惩于中唐以来,士人奔竞,士风浮薄,士大夫结党营私的不良作风而感发之。过去的文学史叙述中,常常将李德裕以门荫出身,故不好艺文,以此作为其打压牛党的重要原因进行立论,但据李德裕自述:“臣本以门荫入仕,不由俊造之选,独学无友,未尝琢磨,然心好艺文,老而不倦。”(《进上尊号玉册文状》)又云:“伏以扬雄云‘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

臣往在弱龄,即好词赋,性情所得,衰老不忘。”(《新进旧文一卷状》)因此,他并非不好艺文,这从他对《文选》作家作品用韵情况的熟悉程度可以看出;而是提倡一种务实的文风,与拘于声律、泥于文辞却唯独缺少内涵的科举文风相区别。

结语

文学创作贵独创而忌模拟。这也与进士举业千篇一律、乏善可陈的情形针锋相对。综上而言,李德裕以门荫出身,性格孤傲,特立独行自是事实,但他的文学观念却俨然有与当时进士举业相对抗的味道。可以说,他倡导的正是一种雅健自然、平淡务实的政务文风,辞达而己,非刻意为文,而有补于实政。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李德裕

更多文章

  • 李德裕:唐朝最后的名相,事业未竟,下场唏嘘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李德裕

    初唐的雄风与盛唐的豪迈总为人津津乐道,而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少有人及。然而在这长达一百四十余年的时间里,也曾有数代君臣为重振大唐而努力。开成五年,唐武宗李炎继位,锐意进取的他将当时的淮南节度使调任回朝,担任宰相。唐代诗人李商隐曾评价此人:“成万古之良相,为一代之高士。”这就是与唐武宗开创了“会昌中兴”的

  • 万古良相李德裕,为何困死于“食万羊而终”的预言中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李德裕

    作为“牛李党争”中李党领袖人物的李德裕,是李商隐笔下的“万古良相”,也是经历了唐穆宗、唐文宗、唐武宗和唐宣宗四朝的宰相,被梁启超誉为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和张居正等五人齐名,是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文学家。可是就这样一位力挽狂澜的改革先锋,却经历了朝中争斗反复被贬一生官

  • “狂草”之美——以张旭、怀素为例

    历史人物编辑:白浪情标签:张旭

    (书法美学随笔)作者:卢忠仁(教授)“狂草”,是草书的一种,人们叫“草书的草书”。中国狂草书法的代表是唐代张旭、怀素,他们的狂草达到了中国书法的极致。下面就张旭、怀素的狂草作一点评说。△ 怀素《自叙帖》(部分)一、中国书法、草书与狂草1、中国书法书法是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包括书体笔法、结构章法。中国

  • 三幅草书被拍卖1200万,业内人士说比草书大师张旭光写的好!

    历史人物编辑:永一文化标签:张旭

    近日,在一场拍卖会上,三幅草书以1200万的高价被竞拍而出,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三幅草书的书写精妙之处比草书大师张旭光还要出色,那么,这三幅草书究竟是如何让人们如此着迷呢?首先,需要了解草书的特点。草书是一种书法艺术的形式,它最早是由中国的佛教文化所影响的,后来逐渐形成了独特的

  • 上海大佬张旭豪:33岁将公司卖给马云,套现665亿,如今再创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张旭

    2018年4月2日,互联网行业爆出一则重磅消息:阿里巴巴集团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的成交价,全资收购饿了么。此后,饿了么褪去了“独角兽”的光环,披上了“资本”的外衣。但令人不解的是,作为一手创立饿了么的董事长张旭豪,他为何会把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拱手让给他人呢?这要从2014年的“蓝黄大战”

  • 当代狂草书法第一人,比张旭光更狂,去年被拍1.2亿元!

    历史人物编辑:永一文化标签:张旭

    王浩是当代著名的狂草书法大师,他的作品一直备受瞩目。去年,他的一幅作品在拍卖会上以1.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下了狂草书法拍卖记录。这个数字令人瞠目结舌,但对于专家来说,这是怎样的一种评价呢?首先,从市场角度来看,王浩的拍卖成绩确实非常显著。1.2亿元的成交价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可以被称为“天价”,

  • 王羲之、怀素、张旭等人18种精彩“龙”字,不愧为“龙的传人”!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张旭

    中华民族称为“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文化里的主要图腾、主要象征。龙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为鳞虫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在《礼记·礼运第九》中与凤、龟、麟一起并称“四灵”,民俗中起到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龙姓,古老的姓氏,春秋时有龙子,战国时有魏国大将军龙贾,发祥于河南山东间地。在宋朝排名256位

  • 因草书冠绝古今的张旭光,可与古代狂草大师张旭怀素齐名,被誉为当代“草圣”

    历史人物编辑:永一文化标签:张旭

    因草书冠绝古今的张旭光,可与古代狂草大师张旭怀素齐名,被誉为当代“草圣”,每幅草书作品价值都在5500万以上,来分析一下张旭光为何能成当代草圣?张旭光,作为当代草书大师,其草书作品无疑是在现代艺术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影响。他的每幅草书作品都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国内外艺术市场上备受追捧。那

  • 来俊臣怎么收拾周兴的?钱谦益真的是怕水冷吗?朱棣劝架有点奇怪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来俊臣

    一、请君入瓮。武则天做了皇帝以后,自然是有很多人表示反对的。但是这帮人只会打嘴炮,真正动手推翻武则天的却很少。为了清除那些还在打嘴炮的反对分子,武则天开始任用酷吏。这些酷吏当中,有两个非常出色的,便是来俊臣和周兴。这两个人可以说是物资特的左右手,但凡是落在他们手里的文武官员,没有哪个能好端端地回家的

  • 会做官的人,城府有多深?看狄仁杰智斗来俊臣的故事,思维大提升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来俊臣

    692年,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谋反。一夜之间,狄仁杰犹如坐了过山车,从宰相沦为阶下囚。来俊臣正要给狄仁杰上酷刑逼供,谁知,狄仁杰说:”不用动刑,我的确谋反!“来俊臣顿时一愣,赶紧叫人拿来笔墨,让狄仁杰写下供状。狄仁杰倒也爽快,不绕弯子,简单明了地写下:“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