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姚崇弥留之际,用了一招,使得家族转危为安,也与张说化解恩怨

姚崇弥留之际,用了一招,使得家族转危为安,也与张说化解恩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刀白眉 访问量:166 更新时间:2024/1/14 11:53:19

开元元年的时候,唐玄宗诛杀太平公主之后,逐步巩固了政权,就开始施行自己的新政,为了施行自己的新政,他大胆用了武则天时期遭到贬官的姚崇为新任宰相,但是这件事情,却遭到了与姚崇同朝为官的官员张说的反对,他私底下,唆使与自己相好的御史大夫赵彦昭对姚崇进行弹劾,但是唐玄宗却并为所动,对于这件弹劾案,并没有深究!

姚崇入朝为相之后,知晓了这件事情,他就开始对张说进行报复,他抓住张说与交岐王李范私交甚密的事情,大做文章,向唐玄宗高发他们之间有不轨的企图,使得唐玄宗大怒,将张说贬官,远离了权力中枢,两个人之间就此成为了一辈子的政敌。

开元九年的时候,姚崇突遭重病,自知时日无多,在弥留之际,将自己的儿子叫他床边,叮嘱事情,告诫自己的儿子说道:我死之后,作为仇敌的张说必定来报复,你必须做一件事情,方可让自己全身而退,得到自保,张说这个人,喜欢奢侈品,尤其喜欢古玩和珍宝,当张说来我们家吊祭的时候,你务必要将家里所藏的奇珍异宝全部拿出来,放在他面前,让他观赏,如果张说对于这些奇珍异宝不理不睬,你的性命就堪忧了。

如果张说在这些奇珍异宝面前再三停留,你就一定要将这些物品第一时间送到他的府上,在送这些奇珍异宝的同时,你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张说为我撰写铭文,等到铭文到手之后,一定要第一时间抄写一份呈给皇上,并且同时要赶紧打造碑石,等皇上看完这个铭文之后,一定要将这个铭文第一时间镌刻在这个碑石之上,镌刻完毕之后,将这个碑石进呈给皇上,我们家门的安危以及全家人的身家性命都全系于此事之上,做这件事情一定要快,不能拖拉,有一定耽搁,这件事情的结果,就会发生变化。

儿子对于这件事情很不解,问到姚崇,为何要这般匆忙呢?卧床的姚崇这样回道:张说这个人思维反应能力很慢,不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快一步,我们就占得了有利的先机,但是过几天之后,他必定会发现这件事情里有猫腻,毕竟会派人来索要这块他撰写的铭文,到了那个时候,你一定要咬定这篇铭文已经面呈给皇上,并且碑石都镌刻好了,他听完这些话之后,必定会断了他的报复之心,我们一家人也可以得到保全。

我这样做,就是抓住了张说这个人比较贪财,思维反应比较慢的特点,同时也利用了他重名誉,有志气的优点!

姚崇病逝之后,一切就按照他事前的设想发展着,贪财的张说果然接受了姚崇留下的奇珍异宝,并且按照姚崇儿子的请求,写下了一篇称赞姚崇生平的铭文。

过了几天之后,洋洋自得的张说才意识到自己上了姚崇的当,于是乎,就派人去索要这篇称赞姚崇生平的铭文,但是,姚崇的儿子却告知,铭文已经进呈给皇上,这就使得张说无法在对姚崇一家进行报复,对于他这件事情,他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死了的姚崇居然还能算计活着的张说,看来我是真不及姚崇啊!

这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的经典著作《智囊》里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唐朝两位位高权重的官员姚崇和张说官场争斗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人思维的重要性,姚崇不仅仅通过这个事情,赢了与张说最后一次的争斗,并且借助这个争斗,化解了双方几十年里的恩恩怨怨,让作为对手的张说感叹,也让我们这些读者感叹,一个人的思维有多么重要。

因此,文者在这里给大家推荐这本绝世奇书,这本书里面含括了华夏5000年,1238个人物,3000个智慧故事,每个故事都有趣有料,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这部书有两个特点,一是可读性,二是智慧型。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人称“小资治通鉴”。

这套书的可读性非常强,无论是成人读,还是孩子读,都是一套非常有意义的书籍,书籍有价,知识无价,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进行购买!

标签: 姚崇

更多文章

  • 虞舜后裔唐代名相——姚崇传略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姚崇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仰韶文化的发源地——硖石仰韶村遗址姚崇(650~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市)人。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被誉为"救时宰相",政绩斐然。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新唐书》记载:“崇尤长吏道,处决无淹思。三为

  • 唐朝四大贤相中的姚崇,临死之前告诫子孙,不要信奉“它”

    历史人物编辑:时间都去哪了标签:姚崇

    唐朝贤相姚崇和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为唐代四贤相。姚崇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唐睿宗和唐玄宗四个时期,分别在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时期担任宰相一职,有很高的政治成绩。在唐中宗时期,公主外戚都奏请度人为僧尼,还有用私人财富建造佛教寺庙的人,一些富裕家庭也出家削发为僧,以免税收,导致国家的僧尼数量飙升

  • 武则天退位,众人皆喜,姚崇却在哭,5年后大家发现:姚崇真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食堂标签:姚崇

    哈喽大家好,我是铁汉话沧桑!带领你们一起了解历史故事。公元705年,唐朝凤阁侍郎张柬之等五人发动政变,拥立太子李显为帝,迫使武则天退位。由于这一年是神龙元年,所以这次政变被称为神龙政变。“神龙”政变结束了武则天的皇帝生涯,并使李唐宗室复位,这对唐朝来说意义重大。神龙政变期间,有5人功不可没,这5人分

  • 姚崇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为何只当了四年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李伟侃车标签:姚崇

    开元盛世是唐朝的巅峰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为繁荣的时期。治理这个时期的帝王将相都名垂青史,其中唐玄宗李隆基的宰相姚崇、宋璟便被认为是成就开元盛世的最大功臣。因此姚崇和宋璟也被并列入唐朝四大名相之中,与唐太宗年间的房玄龄和杜如晦并称。可是与几乎贯穿整个开元年间的宋璟相比,姚崇在朝廷为相的时间却非

  • 唐玄宗责问姚崇:你儿子是啥职位?姚崇一句话,扳倒背后告状的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姚崇

    唐朝作为古代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朝代之一,不仅涌现了多位政绩辉煌、才华出众的帝王,更有许多贤臣名垂青史。而提及名臣,必然避不开这唐朝的“四大贤相”,前是号称房谋杜断的房玄龄、杜如晦,后有姚崇、宋璟两位名相。而在这四大贤相中,姚崇又显得与众不同,他不仅政绩显著,先后在武则天时代、睿宗、玄宗各朝中拜相。而之

  • 武则天被赶下台,群臣大喜,唯独姚崇在哭,一年后才知姚崇的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新移说娱乐标签:姚崇

    说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恐怕要属武则天了。她本名武媚娘,在即位后改名为武曌(zhao),就是日月当空的意思。公元674年,颁诏天下,自号“天皇”,改国号为“周”,并捕杀反对她的人。据有关资料,其直接死亡在她手上的多达93人,包括亲属23人,唐室34人,其他朝臣36人。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完善科

  • 武则天退位众人皆喜,姚崇却在哭,一年后大家发现:姚崇真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邝志龙标签:姚崇

    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实力与手段绝对不容小觑。不过,正是这样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帝,后世人对她的评价却是褒贬参半的。有人认为,武则天打破了封建思想中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而且在她在位期间,百姓富足,国力强盛。但相反的,对于武则天爱用酷刑,倡导告密之风等做法,不少人也习惯用残忍,

  • 唐朝的救时宰相是姚崇?历经武则天等五代皇帝,姚崇有多大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姚崇

    所谓救时宰相,我认为可以理解为在关键时刻起到重要作用的宰相。那么姚崇作为唐朝著名宰相,他在哪些关键时刻,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呢?01姚崇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为李唐王朝的延续出力。姚崇本身不怎么出名,唐高宗李治活着的时候,姚崇是没什么名声的。一直等到女皇武则天上台以后,姚崇才逐渐崭露头角。他帮助武则天平

  • 武则天退位,众人欢喜只有姚崇哭,1年后大家才发现:姚崇真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韦祖创标签:姚崇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承认的女皇帝,她一直是个褒贬参半的人物,她善于治国、重视延揽人才、知人善任,狄仁杰、张柬之等中兴名臣都是她扶持的。武则天当政期间,政策稳当、文化复兴、百姓富裕,为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长治久安的基础,她对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武则天也有很多负面评价,她当政期间,大兴告密之风,重用

  • 唐玄宗问宰相姚崇:要不要给你儿子升升官?姚崇意识到有人要害他

    历史人物编辑:老瓜摄友标签:姚崇

    有一次下朝,唐玄宗和宰相姚崇闲聊,冷不丁的说了一句:“姚爱卿,你儿子现在是什么职务啊?是不是该提拔一下了?”姚崇愣了一下,马上想到,坏了,肯定是有人要搞他,而且这个人就是他的亲信魏知古。这个魏知古也不是一般人,是跟姚崇并驾齐驱的当朝宰相。但是在他还没发迹时,只不过是个小吏,因为有了姚崇的赏识提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