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把侯君集抄家,为什么会发现“食人乳而不饭”的美女?

李世民把侯君集抄家,为什么会发现“食人乳而不饭”的美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汽车早知 访问量:2365 更新时间:2023/12/20 16:07:54

侯君集家抄出了“食人乳而不饭”的美女,其实主要源自于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我国的史书典籍,大部分以《史记》为范本,而史记开创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传统,让历代史书始终以刻画出脸谱化人物形象为己任。于是,《隋唐嘉话》中对侯君集抄家后豢养的“食人乳而不饭”的美女也留足了笔墨。

严格来说《隋唐嘉话》并不是严肃的正史记载,而是一部笔记小说集。但是这本书成书于唐代中晚期,对唐初的很多历史事实有非常详细的记载,以至于《新唐书》和《旧唐书》在编纂过程中采用了这里的很多记载。对于侯君集家养女子“食人乳而不饭”的记载,原文是这样说的:

侯君集既诛,录其家,得二美人,容色绝代。太宗问其状,曰:自尔已来,常食人乳而不饭。

每个人都有偷窥他人生活的欲望,这一点连李世民也不能免俗。李世民富有四海,占有的美女数不胜数,可是见到侯君集家豢养的这两个“容色绝代”的美女也难免多问一句“你们为什么这么美?”

美女说,“自从到了侯君集府,每天就是吃人奶,不吃饭。”

这个故事,可能存在着这样几个疑点:

1,什么样的美女会引起皇帝的注意,既然引起皇帝注意了,是不是会留在后宫?

这一点小说中没有说明,按照多数人的恶趣味,李世民自然不可能放过这两个美女,毕竟还有小说提到李世民连萧皇后这样的60多岁老太太都不放过。

2,吃人奶真的有保健作用吗?

按照我国传统医学界想当然的看法,吃什么补什么。吃猪脑能补脑子,吃猪蹄跑得快,吃莲藕长心眼。吃奶,还要吃万物之灵的人类的奶,自然有很强的补益作用。

不管怎么样,这个故事从唐朝流传到了现在,至少说明,吃人奶有皮肤保养作用这件事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那么,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对“人奶”有偏好的人呢?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张苍

张苍是秦汉时期的人,他年轻时和韩非和李斯同学,都是出自荀子门下。归顺刘邦后,张苍被判处死刑,没想到他被推上断头台时,白皙的皮肤、健硕的肌肉一下子迷倒了监斩官王陵,王陵向刘邦请示后,免除了他的死罪。不仅如此,张苍还当上了诸侯国的国相,大概相当于今天的省长。

张苍因为自己皮肤好、身材壮,得以出将入相,享受到常人难以想象的荣华富贵。张苍老年还娶了数百名妻妾,这些妻妾,主要作用不是满足他的性欲,而是满足口腹之欲,是为了吃奶。史记记载“苍之免相后,老,口中无齿,食乳,女子为乳母。”

张苍最后活了104岁,在平均年龄只有20岁上下的秦汉,这是极其罕见的“人瑞”。

张苍是事情貌似说明了喝人奶可以长寿,于是后来效法的人越来越多。

当然也有人说侯君集府上那两位妖艳的女子,其实不是喝人奶的,而是供应侯君集喝奶的。

到了近代,一面是国家沦丧民不聊生,一面是贪官污吏横征暴敛。在位者的丧权辱国和荒淫无道,引起了人们的憎恨。清末两个权力最大的人,袁世凯和慈禧都有喝人奶的传说。

袁世凯就是一个喜欢吃人奶的人,可是袁世凯才活了57岁。这属于典型的补过了。袁世凯不光吃人奶还喜欢吃人参鹿茸等大补之物,据亲历者透露,袁每天凌晨五时起床,之后进办公室批阅一会文件,“然后喝茶、牛肉汁、鸡汁。七时早点,包子四色,鸡丝面一碗”。“十时左右,进鹿茸一盖碗。十一时许,进人参一杯。中午十二时午餐”。下午“点心为西餐,然后服自制活络丹、海狗肾。七时晚餐……”别人劝他节制饮食,袁胖子说“能吃才能干!”

看来营养过度也是不好。

慈禧也喜欢吃人奶。据说慈禧养了20多个奶妈,每天不喝水,口渴了就叫奶妈过来吃奶。慈禧不光和人奶,还把奶妈挤出来的奶用来洗手洗脚。而这些奶妈,自己的孩子吃不到奶都饿死了。这些奶妈被慈禧利用完了以后,一到杀死,只是为了保守慈禧喝人奶的这个秘密。

慈禧活了73岁,总的来说比袁世凯长寿多了,看来人奶的保健作用十分有限啊。

标签: 侯君集

更多文章

  • 文韬武略,出将入相,这样的侯君集,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反叛的?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侯君集

    唐太宗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一帝,其文治武功占据主要成分,而他几乎没有杀开国功臣也成了其中另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凡事都会有例外,李世民也没有办法逃脱这个定律。在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亲自审理了一起阴谋反叛案件中的一位主谋,在案件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且又不得不杀这人的时候,他含着眼泪对这人说道:“吾为卿

  • 玄奘的御兄并非唐太宗,而是高昌国王麴文泰,后被侯君集所灭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侯君集

    文/令史《西游记》我们都熟悉,作者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影视剧里,唐僧都是以唐太宗的御弟自称。《西游记》第十二回写道,"

  • 侯君集要造反,李世民为何不信:原来是这个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侯君集

    玄武门兵变可谓是大唐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李世民带领着他那十个人组成的敢死队,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这和土匪分赃不均简直是异曲同工之妙,而且两个头头都还是皇室之人。皇室之中哪里来的什么骨肉亲情,为了权力可以父子成仇兄弟反目,弑父杀君也可以分分钟上演。李世民有着皇太子应该具备的所有条件,但是不是长子这一身

  • 侯君集被抄家,抄出两个“食人乳而不饭”的美人,他为何被抄家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侯君集

    侯君集也算是唐太宗班底中的一个奇才,他原本没读过什么书,等他读书时却已经是所谓的“朝廷栋梁”了,已经在庙堂之上身居高位,偏偏读得还不错,魏征都觉得他有宰相之才,向唐太宗举荐他。读书人这么多,又有多少人能当得上“宰相之才”这四个字?可是,侯君集一个半路出家的“读书人”却得到了这个评价,让人惊叹之余,也

  • 唐朝名将侯君集为什么最后会被唐太宗李世民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七弦君讲史标签:侯君集

    侯君集,他是唐朝时期名将,在李世民为秦王时,就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而屡立战功,颇受李世民器重。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侯君集带兵进宫控制了朝臣和唐高祖。后来李世民继位为帝,侯君集被封为左卫将军、赐邑千户。在之后唐朝对吐谷浑的战争中,侯君集又立下赫赫战功,他因功被封为陈国公、吏部尚书。侯君集是将军出身

  • 侯君集谋反被抄家,竟搜出两个特别的美人,这让李世民当场傻眼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侯君集

    侯君集是大唐名将,豳州三水人,早年人比较浮夸,学弓箭学不会,还号称自己有勇武,他这种自傲的性格最终将他送上了谋反之路。其实早年他还是很风光的,跟着李世民四处征战,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玄武门政变之前他坚定的支持李世民,眼看李世民和李建成斗争越发激烈,侯君集和尉迟敬德几乎天天都劝说李世民和李建成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侯君集,谋反失败,乞求李世民给他留下一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陈昊征标签:侯君集

    公元643年4月,大唐太子李承乾与侯君集计划发动政变,派兵攻入皇宫。就在太子集团蠢蠢欲动之际,齐王李祐起兵造反,随后被李世民镇压,齐王李祐刚刚伏诛,太子谋反案旋即就爆发了!那么,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侯君集,为何要谋反?面对刀斧手,他乞求李世民给他留下一个儿子,以继承侯家香火,李世民答应他了吗?

  • 把美容当做自己事业的大唐公主,热爱美容的永和公主之美容趣事

    历史人物编辑:晓白美食说标签:永和公主

    美容这个词,不要以为是现代才有的,我告诉你,早在一千多年轻的大唐,早就有了美容的这个概念。而且这个还是由一位公主传开的,这位公主一生都把自己的精力奉献在美容研究的事业上,而且她虽然贵为公主,她可没有像别人一样,都是研究一些珍贵的护肤养颜的东西,她研究更多的是一些平民话的东西,一些百姓也可以用的上的美

  • 松赞干布去世,留下文成公主一个人,她为何守寡30年都不回大唐?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宁愿守寡30年都不回大唐,可不是因为西域部落中“父死子继”的恶俗。她之所以不回,不是因为不能回,而是因为她不想回。呆在吐蕃可比她千里迢迢跑回来好多了。至于背后的原因,且听我慢慢给你道来。文成公主远嫁的历史背景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松赞干布,看似美妙爱情故事的背后,是一桩彻头彻尾的政治联姻。松赞干

  • 松赞干布为何非要娶大唐公主?以打促和,派使者请婚,太宗出难题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是唐朝的第二位和亲公主,也是所有和亲公主中最出名的一个,她与第一位弘化公主嫁入吐谷浑只相差一年的时间。两位公主相继远嫁的背后,则是唐朝与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政治博弈,而这两场婚姻当然也仅仅只是政治婚姻。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为了牵制日益崛起的吐蕃,唐太宗帮助吐谷浑首领慕容诺曷钵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