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松赞干布去世,留下文成公主一个人,她为何守寡30年都不回大唐?

松赞干布去世,留下文成公主一个人,她为何守寡30年都不回大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乔文亮 访问量:1589 更新时间:2024/1/19 22:09:24

文成公主宁愿守寡30年都不回大唐,可不是因为西域部落中“父死子继”的恶俗。她之所以不回,不是因为不能回,而是因为她不想回。

呆在吐蕃可比她千里迢迢跑回来好多了。至于背后的原因,且听我慢慢给你道来。

文成公主远嫁的历史背景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松赞干布,看似美妙爱情故事的背后,是一桩彻头彻尾的政治联姻。

松赞干布可以算得上是吐蕃难得一遇的雄主,在位期间,他励精图治,吐蕃也在他的治理之下,在西域崭露头角。

松赞干布是朗日松赞的儿子,十二岁便登上了吐蕃的王位。他这个王位并不是从他父亲的手里接过来的,而是从叛乱贵族的手里夺回来的。

因此,松赞干布少年老成,对于称霸整个西域情有独钟。

想必,这只是他的一个小目标吧,染指中原,他还没有那么大的实力,要知道,此时的东方正处在李世民“贞观之治”中。

既要求生存,又要谋发展,要想在西域安稳发展,就需要来自大唐的支持。最起码,不能够成为大唐的敌人。

于是,松赞干布曾前后两次向李世民请求赐婚,自愿当大唐的女婿。但李世民家的女儿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怎么能说给就给呢。

于是,李世民前后两次都拒绝了松赞干布的请求。这一度让松赞干布感觉到很没有面子。

男人丢了面子,就要靠自己的实力挣回来。要想获得大唐的支持,就要展现出一定的实力。于是,在公元636年,吐蕃找了个借口便攻打大唐属国吐谷浑,在大胜之后趁机攻打大唐领地松州。

不巧的是,由于实力不济,竟然被大唐守将先锋牛进达吊打。

期间,松赞干布又做了不少的尝试,软的硬的也都用上了。态度也很明确,你李世民只要是不答应,我松赞干布就折腾到底。

此时唐王朝的周边活跃着不少的小部落,既然吐蕃折腾了这么久,就为了和大唐联姻,李世民也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了。

自己的亲女儿自然舍不得嫁,便在宗室里面找了个女子,册封为文成公主,嫁给吐蕃和亲。

文成公主身份之谜

上文也提到,李世民舍不得自己家的女儿,便在宗室里面找了一个女子,册封为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和亲。

史书中仅记载是宗室之女,出生于山东任城,按照推算,很可能是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

除了这个细节之外,文成公主嫁入吐蕃,不远万里到达拉萨,是由李道宗千里迢迢前去送亲的。而且,在松赞干布接到文成公主之后,对李道宗行的是子婿礼。

由此可以看出,文成公主在很大程度上是李道宗的女儿。

即便是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爱情故事传了千年,而且文成公主对于唐与吐蕃的文化传播沟通与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这对于大唐来说,并不算是一件大事。

在史书的记载上可以看到,对于文成公主的身份以及和亲的细节,记录的并不详细,仅仅是寥寥数笔带过。

可不管怎么说,文成公主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和松赞干布走到了一起。并为了大唐与吐蕃的和平稳定发展,持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松赞干布去世,文成公主该何去何从

到公元650年,年仅34岁的松赞干布撒手人寰。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长达九年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而这一年,文成公主才25岁。

松赞干布的孙子芒松芒赞当上了下一任赞普。

松赞干布因与文成公主没有子嗣,这个处境就显得很尴尬了。于是便有人提出,让文成公主殉葬的做法,但被文成公主的随从们强烈拒绝,迫于大唐的威严,文成公主得以继续存活。

此时正是唐高宗李治执政时期,听闻文成公主的遭遇后,李治曾派使者出使吐蕃,意欲将文成公主接回。

但文成公主拒绝了唐高宗李治的好意,选择继续呆在吐蕃。

文成公主之所以这样选择,我认为主要出于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继续完成自己的使命;文成公主嫁入吐蕃,为吐蕃与大唐带来了长达9年的和平时光,加大了双方的友好交流。

吐蕃大量百姓前往长安去学习中原的文化,两国之间的贸易也在持续交流中越来越好。松赞干布虽然去世,但松赞干布的遗志当由文成公主继续继承下去。

第二:这里有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美好的回忆,不舍得离去;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布达拉宫,并且将文成公主封为王后。

再回大唐,年仅25岁的她必然还会再次成为联姻的工具,届时她的处境或许会更难,更对不起死去的松赞干布,于是,她拒绝了李治的好意。

第三:留下来继续完成松赞干布的事业;芒松芒赞幼年即位,此时朝堂之上,居心不良之人众多。年轻气盛的芒松芒赞极容易受到蛊惑,从而破坏吐蕃与大唐的和平。

文成公主留下来,继续配合禄东赞来辅佐芒松芒赞,让吐蕃和大唐能够持续和平下去。

第四:文成公主此时已经是太后,身份地位已经不适合回大唐再嫁;在吐蕃,文成公主的地位在那摆着,在吐蕃人中有着很高的声望。

如果回到大唐,搞不好就要再嫁。当惯了女王的人,又如何再愿意接受次等的地位,与其高不成低不就地回大唐纠结,还不如在吐蕃当好自己的太后。

后记

文成公主为吐蕃与大唐的和平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但在公元663年,还是因为吐谷浑的问题导致大唐与吐蕃开战。

陆陆续续,大唐与吐蕃互有胜负,但吐蕃毕竟国力有限,在与大唐的对战中逐渐落入到下风,后来吐蕃不得已向大唐再度祈和。

到公元680年,文成公主感染黑痘病死在了吐蕃。我想,在文成公主的弥留之际,她未曾后悔留在吐蕃,最痛心的还莫过于两国之间彼此征战吧。

但不管怎么说,文成公主用她的一生,为大唐与吐蕃换来了22年的和平,已经足够伟大。

标签: 松赞干布

更多文章

  • 松赞干布为何非要娶大唐公主?以打促和,派使者请婚,太宗出难题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是唐朝的第二位和亲公主,也是所有和亲公主中最出名的一个,她与第一位弘化公主嫁入吐谷浑只相差一年的时间。两位公主相继远嫁的背后,则是唐朝与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政治博弈,而这两场婚姻当然也仅仅只是政治婚姻。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为了牵制日益崛起的吐蕃,唐太宗帮助吐谷浑首领慕容诺曷钵稳定了

  • 松赞干布死后,无子的文成公主,在西藏的30年奉献至今被人赞颂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松赞干布

    公元638年,吐蕃松赞干布出兵击败了西域周边邻国,并继续推进至大唐边境,唐军出兵击败了吐蕃军队。当时唐太宗李世民刚经历玄武门之变不久,需要稳定的环境平息国内反对声,并且需要让民众休生养息,此时不宜轻动刀兵。因此,李世民决定派遣一宗室之女与松赞干布为妻,开创了唐朝与吐蕃长期的友谊。文成公主入藏公元64

  • 松赞干布死后,无子嗣的文成公主为何留在西藏30年?死后获神回报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松赞干布

    唐朝的文成公主因为远赴西藏和亲,一生致力维护于大唐和吐蕃的和平关系而谱写一曲赞歌,名垂青史。松赞干布比文成公主大了8岁,而且松赞干布34岁时便病死了,文成公主直到30年后才去世,但人纳闷的是,文成公主为何寡居30年,却没回归唐朝?松赞干布是吐蕃第三十三任赞普,他12岁在乱世中继承了父位。之后,他发挥

  • 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为啥宁愿在西藏寡居30年,而不愿回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松赞干布

    在唐朝公主里,除了太平、安乐公主外,还有一个和亲公主也是格外惹人关注,她就是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唐朝是个强盛的王朝,按照我们理解,它犯不上去和周边的政权和亲。特别是当时被四方政权尊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时期。可文成公主和亲恰恰就是发生在唐太宗时期,这场联姻可以说是英雄惜英雄的欣赏。远在千里之外的吐蕃政

  • 娶个媳妇不容易,为了娶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到底有多拼

    历史人物编辑:晓迷童标签:松赞干布

    01松赞干布是吐蕃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位吐蕃王,在他的统治期间,确立了吐蕃文字、法律、农牧、政府规划等等,可以说吐蕃地区一切“纯良风俗,贤明故事”都是在松赞干布时期确立的,他的本名也并不叫松赞干布,而是弃宗弄赞,因为百姓为了对他表示感恩,所以给他取了“松赞干布”作为尊称,意为“严正沉毅”。但是松赞干

  • 松赞干布到大唐求婚?吐蕃都带去了什么?公主嫁入吐蕃态度是?

    历史人物编辑:矛舍品史标签: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原是唐太宗一位李氏远亲的女儿,也算是宗室女。她从小受到诗书传家的熏陶,至豆蔻年华时,更出落得花容月貌,丽质天姿。加上聪明伶俐,博览群书,通晓音律。被唐太宗封为文成公主。公元7世纪,在遥远的青藏高原上,剽悍的弃宗弄继承了吐蕃王位,当了赞普(国王),当地人称他为“松赞干布”。松赞干布骁勇善战,带

  • 身处拉萨的“颐和园”,是当地规模最大的园林,松赞干布也爱来此

    历史人物编辑:风浮说历史标签:松赞干布

    近些年来,拉萨变得受欢迎了。去拉萨旅游必须要去的一个地方就是罗布林卡,很多人都亲切地称它为拉萨的颐和园,虽然面积没有真正的颐和园那么大,但是却有它独特的美丽。这里被称作拉萨最美的园林,安安静静的漫步在园中,就能够感受到田园的生活有多么美。它建造于18世纪40年代,是清朝的皇帝下的旨意,驻藏大臣接受到

  • 松赞干布去世,文成公主为何30年也愿不回唐朝,执意留在吐蕃?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藏是吐蕃与大唐之间的盛事,而文成公主本人也成为了缔结唐蕃友谊的文化大使与象征,与其说是不愿回唐朝,不如说是最终时代和人民选择了她,让她留在了吐蕃。(一)文成公主入藏在贞观十四年(640)十月丙辰(23日),吐蕃赞普派遣使者禄东赞前往长安请婚,面见了当时的唐太宗,这一幕被画家阎立本凝固在了画

  •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联姻,是如何巩固西藏与中国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李陈东说历史标签:松赞干布

    文|史说百家编辑|史说百家前言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是中国和西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段婚姻发生在唐朝,当时唐帝国正在将其影响力扩展到整个中亚。文成公主嫁给西藏国王松赞干布被视为扩大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政治战略。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联姻如何巩固了西藏与中国的关系?它如何被视为一种政治战略?以及西藏与中国

  • 探索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爱情史诗

    历史人物编辑:芳芳电影标签:松赞干布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爱情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其中,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爱情故事不仅充满了浪漫和传奇,而且还包含着政治和文化的纷争,堪称是一部绝美壮丽的爱情史诗。事实上,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结合主要是出于唐朝和吐蕃的一种政治联姻关系。当时的唐朝希望通过文成公主的婚姻加强与吐蕃的关系,并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