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侯君集攻灭一国,班师后却被下狱,李世民:你死后我不再上凌烟阁

侯君集攻灭一国,班师后却被下狱,李世民:你死后我不再上凌烟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读古今书 访问量:542 更新时间:2023/12/20 13:35:56

若论异性兄弟感情,一起上过战场的战友可能无人能及,李世民侯君集就是这种关系,在李世民最艰难的时候,侯君集陪着李世民一起搞玄武门之变,也因为这样的感情,得到李世民的重用。

侯君集凭借与李世民的感情,从左卫将军一路升迁到吏部尚书,在爵位的封赏上,李世民也从不吝啬,封侯君集为陈国公。

为了让众人看到李世民对有功之人的重视,他特意建造凌烟阁,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将24位功臣的画像列入此阁,供文武百官乃至天下敬仰,他侯君集被李世民排在第17位。

侯君集深得李世民信任

李世民觉得身边有这群功臣兄弟在,心里很踏实。

唯独李世民的叔叔李道宗,给李世民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在李道宗看来,虽然李世民封侯君集为吏部尚书,未来他一旦获得机会,必定会反。

因为侯君集志大才疏,虽然能力不甚出众,却自视极高,常常自认为功劳及才华不输房杜、也不输李靖徐茂公

当他对自己与其他人相比的封赏不满足时,便会作乱。

李世民自然不信,他不相信曾经跟随自己出生入死,陪伴自己一起建立唐朝的兄弟会背叛他。

对侯君集的重用一如既往,让他

“出为将领,入参朝政”,一身荣宠。

侯君集内心的感受随之发生翻天地覆的改变,从开始对李世民感恩戴德,到后来成为理所当然。

侯君集觉得,这是我本就应得的荣誉,而且凭借我的战功,这些赏赐还远远不够。

性矫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

不仅李道宗不看好侯君集,李靖也曾断言侯君集未来会谋反。

在《大唐新语》就有一段关于侯君集和李靖的记载。

当时侯君集正受龙宠,李世民为了帮助侯君集增加一些谋略,亲自降下口谕,命令李靖教授侯君集兵法。

李靖的兵法是他吃饭的本事,他肯定不愿意教授其他人,但是李世民开口,他自然不得不悉心教授侯君集兵法。

本来是一件好事,李世民却没想到,仅仅过了几天,侯君集便来御前告发李靖要谋反,

“李靖将反,至隐微之际,辄不以示臣。”

李世民这一惊不小,细问之下,原来是侯君集认为李靖给他讲兵法的时候藏私,到了关键之处便不讲了。

李世民叫来李靖问原因,李靖的回答同样让李世民惊讶,李靖认为,侯君集

“将有异志焉!”

随后,李靖说出缘由,原来李靖交给侯君集的兵法都是保国安邦,以镇四夷的谋略,至于其他方面的谋略确实有所隐藏,因为李靖认为,镇守边关的策略已经够他用了,他还想学习其他兵法,岂不是要谋反吗?

李世民只觉得二人是在互相呈口舌之快,并未在意,他哪里知道,李靖一语成谶。

李道宗从侯君集的性格与为人,看出侯君集未来会不满足现状而谋求新的突破,方法只有谋反一条路;

李靖从侯君集学习兵法时的过分需求,并且恶人先告状的事件中,看出侯君集心中有作乱的想法。

二人虽然有个人的情绪在其中,但是对侯君集的判断却正确无比,只不过李世民不愿意相信此事,毕竟他们一起出生入死,或许李世民早就知道他们说的没错,却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所以刻意回避。

攻灭敌国凯旋却意外入狱

贞观十三年(639年),发生这样一件事,惹怒了李世民。

一个距离唐朝七千公里远的小国——高昌国,突然之间给了唐朝脸色看,高昌王麴文泰决定断绝西域与中原的通商往来。

唐太宗贞观年间,那可是历史上有名的盛世,哪受得了边陲小国的如此怠慢?于是,李世民给高昌王麴文泰写了一纸诏书,想让他来面见天子,聊聊这件事。

李世民本想给高昌王麴文泰一个下马威,结果高昌王麴文泰压根就没理他,称病不来。

盛世天朝不是说说而已,惹我大唐,虽远必诛!

李世民这一次派往高昌国为自己出气的将军,正是侯君集。

高昌王麴文泰听说唐朝派兵来攻,也不是很在乎,他的依仗不是兵强马壮,而是高昌国与唐朝之间难以逾越的地理环境。

唐朝与高昌国之间,距离七千余里不说,其中又包含两千里沙漠,根据史料的记载,这段路

“冬风冻寒,夏风如焚,风之所吹,行人多死。”

正是有此依仗,所以高昌王麴文泰丝毫不畏惧唐军,他认为

“(唐军)若顿兵于吾城下,二十日食必尽,自然鱼溃,乃接而虏之,何足忧也!”

其实麴文泰考虑的没错,唐军虽然强盛,亦裹挟了天朝帝王之怒,带了充足的补给,但是行军路途确实遥远且艰难,想要获胜并非易事。

好在麴文泰在唐军到达的时候死了,由他的儿子

麹智盛继位,他就远没有其父的实力,虽然依然坚持贯彻了父亲麴文泰生前的策略,但是侯君集却是带来了天朝的“杀手锏”。

李世民此战就是为了扬威,自然不容许失败,在侯君集大军出发时,李世民给了他一个“杀手锏”,

“上召山东善为攻城器械者,悉遣从军。”

侯君集此战,几乎带来了唐朝当时全部的精锐“军械工程师”,当唐军与高昌国军队开战时,高昌国人才发现,麴文泰之前预计守城二十日耗尽唐军粮草的想法是多么错误,因为他们面对的不是攻城士兵,而是众多的攻城器械。

“君集遂刊木填隍,推撞车撞其睥睨,数丈颓穴,抛车石击其城中……”

伐木填平城壕,攻城车撞破城墙,投石车砸碎了高昌国的守城士兵,还建立了十

仗高楼观察城内动静,每次投石车砸中敌人,都会引起唐军一阵欢呼。

在这样伶俐的攻势下,高昌国败了,侯君集将其灭国,不仅

“虏其男女七千余口”,同时抢得了很多财宝,并且流放了一些无罪之人,侯君集被这场胜利蒙蔽了内心,他在西域的这一切操作,都没有请示李世民。

李世民是皇帝,他派侯君集不远七千里,花费高额代价攻打高昌国,就是因为面子,没想到这个侯君集打赢了高昌国,却成了下一个让自己没面子的人,李世民很生气。

侯君集班师回朝之后,就被下到大狱,受到了惩罚,尽管后来被李世民释放,对于此事他却一直耿耿于怀,

“君集自以有功于西域,而以贪冒被囚,志殊怏怏。”

李世民:你死后我不再上凌烟阁

侯君集又犯了老毛病,志大才疏,好大喜功,将攻灭高昌国的功劳全都一人独揽,全然忘记了李世民对他的支持,他怎么想都是李世民怠慢了他这位大功臣,而不是感恩李世民给了他一次立功的绝好机会。

侯君集竟然因此问张亮,

“郁郁不可活,公能反乎?当与公反耳”。张亮那是李世民的人,对他轻易说这种话,未免太过交浅言深,果然,张亮回头便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没动他,因为侯君集只说了却没做,算不得数。

侯君集的谋反之心已起,便再也无法扑灭,终于与太子李承乾勾结在一起,密谋谋反,他侯君集或许认为,当年玄武门之变他有成功经验,这一次他也能成功。

可惜的是,侯君集高估了自己,也高估了李承乾,二位仁兄的谋反就像闹着玩一样被李世民终结了。

侯君集这一次必死无疑,李世民容得了他,满朝文武也容不下他,侯君集后悔莫及,希望李世民能够留他家人一条活路,李世民做到了。

侯君集谋反,让李世民很痛心,但是李世民依然念及他们之间的情感,不忍侯君集受辱。

太宗亲临问曰:“我不欲令刀笔吏辱公,故自鞫验耳。”君集辞穷。

李世民真的是对谋反的侯君集依然视作兄弟吗?或许是,也或许不是。

说他当侯君集为兄弟,因为他在侯君集谋反后,做了很多让人动容的事情,比如亲临防止他受辱,比如留下他的家人活口,再比如因为侯君集的罪过,李世民明言因他的缘故,未来再也不去凌烟阁。

说他做这一切不是只为了侯君集与他之间的感情,是因为他想借此机会,震慑其他功臣,也感动其他功臣,希望他们不要再做“谋反”的事情。李世民对此十分在意,因为他能上位,其实本质就是一次功臣集团的作乱,他自然不希望也跌倒这个问题上。

参考资料:《旧唐书》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侯君集

更多文章

  • 侯君集被处死后,从其家中搜出两位“食人乳”的美女去哪里了?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侯君集

    唐朝灭隋建国初期,李世民手下出过很多名将,这些开国大将帮李世民打下了一片江山。有些将领恪守本分,有些仗着自己有功,过了段太平日子后就飘了,虽战功不可没,依然被李世民处死以儆效尤。侯君集就是这么一个人。侯君集的名讳可能在后人对大唐名将的印象中不是那么响亮,不及尉迟恭、秦琼、程咬金等,但他确实是李世民手

  • 侯君集谋反被处死,抄家后两个“食人乳不饭”的美女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侯君集

    再讲侯君集之前,先讲一下司马光与其大作《资治通鉴》,因为题目事件的重要信息与此有关。《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记载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共计1362的历史。何为编年体?简单说就是以年份为记事单位,将历史上每一年发生的大事件逐一记载,并以此类推一直到作者本人封笔。它的最大特点是

  • 侯君集家发现两“食人乳而不饭”的美女,这两个美女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薇颜浅史标签:侯君集

    在隋唐演义中有“小白猿”之称的侯君集其实在正史上并不属于瓦岗军。不属于瓦岗,自然也不属于演义中所谓的瓦岗八彪。侯君集其实很早就开始跟随李世民,和瓦岗没多大关系,因为跟随的早,加上有能力、多年征战累积了不少军功,他得以被李世民所器重,成为其亲信。在玄武门之变前,他和尉迟恭是劝谏李世民先下手的主要两个人

  • 《唐砖》里的终极反派,历史上的侯君集的人生经历与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元小二说历史标签:侯君集

    自10月29日开始,祝东宁、秦鹏飞、齐建勇联合执导,张佳宁、王天辰等主演,乐合影业、爱奇艺联合出品,聚爱情、奇幻、冒险、古装、穿越多种现代电视剧流行元素的36集电视剧《唐砖》,在爱奇艺热播。唐代一些历史人物,如唐太宗李世民、太子李承乾、程咬金、侯君集等,再次现身荧屏,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人物。其中,唐

  • 侯君集:本来可做良将,一念之差成逆臣,李世民求情也不能免死罪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侯君集

    《旧唐书》:李靖破突厥,侯君集灭高昌,苏定方开西域,李勣平辽东,虽奉国威灵,亦其才力所致。史书记载:唐初四大开疆拓土的大将,分别是李靖、侯君集、苏定方、李勣,他们虽然都有背后强盛的祖国(唐朝)支持,才能取得如此成就,但自己的才能本事是其成功的关键。在后世之人的印象当中,李靖、李勣、苏定方都是声名赫赫

  • 侯君集被处死抄家,李世民从其家中搜到的两位绝代美人,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漫说历史标签:侯君集

    侯君集,唐朝开国功臣,从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就跟随左右。同时他也是劝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的主要人之一。这个人只有匹夫之勇,所以身上也就带着武将们的通病,头脑简单,最终触怒了李世民,下令将他处死,查抄府邸。不过当执行官去侯君集府邸时,b意外发现了两个长得非常漂亮的美女,最后她们的最后的命运是什么样呢

  • 侯君集和太子谋反,被女婿荷兰楚石告发,他的后代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侯君集

    侯君集牵扯太子李承乾谋反案,这个案子非常有意思。本来太子李承乾还没谋反呢,就被弟弟李佑谋反案给坑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李承乾养了一批刺客,其中有一个叫纥干承基的,他是李承乾的心腹干将,就是他被李佑的谋反案,先被抓了,后来才牵扯到了李承乾,纥干承基因此被关押在大理寺的狱中,按罪当处死。贞观十七年(643

  • 侯君集被处死后,李世民从侯家搜出来两个的绝色美女,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侯君集

    作为协助开国君王打下天下的大功臣,他们可谓是一路提着脑袋共患难,但是真正能和皇帝一同坐享天下大权的少之又少。而在历史之上汉光武帝、唐太宗以及宋太祖就非常善于处理君王和开国能臣的关系,巧妙地化解两者间隙,在历史上留下了贤名。而千古一帝唐太宗也曾诛杀过开国功臣。张亮是其中之一,此人不仅好色而且迷信,江湖

  • 李世民把侯君集抄家,为什么会发现“食人乳而不饭”的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侯君集

    在侯君集家抄出了“食人乳而不饭”的美女,其实主要源自于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我国的史书典籍,大部分以《史记》为范本,而史记开创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传统,让历代史书始终以刻画出脸谱化人物形象为己任。于是,《隋唐嘉话》中对侯君集抄家后豢养的“食人乳而不饭”的美女也留足了笔墨。严格来说《隋唐嘉话》并不

  • 文韬武略,出将入相,这样的侯君集,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反叛的?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侯君集

    唐太宗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一帝,其文治武功占据主要成分,而他几乎没有杀开国功臣也成了其中另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凡事都会有例外,李世民也没有办法逃脱这个定律。在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亲自审理了一起阴谋反叛案件中的一位主谋,在案件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且又不得不杀这人的时候,他含着眼泪对这人说道:“吾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