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砖》里的终极反派,历史上的侯君集的人生经历与启示

《唐砖》里的终极反派,历史上的侯君集的人生经历与启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小二说历史 访问量:1103 更新时间:2023/12/20 13:47:00

自10月29日开始,祝东宁、秦鹏飞、齐建勇联合执导,张佳宁、王天辰等主演,乐合影业、爱奇艺联合出品,聚爱情、奇幻、冒险、古装、穿越多种现代电视剧流行元素的36集电视剧《唐砖》,在爱奇艺热播。唐代一些历史人物,如唐太宗李世民、太子李承乾、程咬金、侯君集等,再次现身荧屏,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人物。

其中,唐初名将,李世民的重要智囊侯君集,在《说唐全传》、《隋唐演义》等古典小说中,已多有不俗的描述。如在《隋唐演义》中,他被列于李元霸罗成、秦琼、尉迟恭、程咬金之后,与上述五将合称李世民“六大战神”;同书还给他取绰号小白猿(估计是从他的姓氏“侯”上得到的发?),并将他飞檐走壁的轻功绝技,与罗永年的五虎断门枪、尚师徒的盔甲枪马四件宝、程咬金的三板斧并列为“四绝”。纵使如此,上述古典小说对侯君集的事迹却语焉不详,以致有人戏称侯君集这一人物是“打酱油的”。

侯君集这一历史人物,也并非首次登上影视荧屏。如在《唐太宗李世民》(1993年,朱广纪饰)、《程咬金》(2001年,钟伟华饰)、《贞观长歌》(2005年,杜志国饰)、《隋唐英雄》(2012年,孟松饰)等电视剧中,已有多次亮相。但《唐砖》聚焦侯君集因私欲膨胀,撺掇、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致使其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沦落到谋反被杀这一人生经历,虽系剧情需要,亦可谓用心良苦。

一、投靠李世民,屡建功勋

侯君集(?-643年),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土桥镇侯家村)人。史书中关于他早年经历的记载,可谓语焉不详,只是说他性矫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艺,却以武勇自称。这或许也是小说家无法结合他的早年事迹,编造相关故事情节,故在小说中也语焉不详,却又能虚构出所谓“六大战神”、“四绝”的真实原因所在。根据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旬邑县太峪公社文家大队的侯君集母亲的墓志有关记载,可知侯君集当出身于官宦世家。

李世民还是秦王时,侯君集投靠他,数从征伐,先后被任命为左虞侯、车骑将军等职,封全椒县子。在事关李世民生死、前途的“玄武门之变”前后,侯君集以参与谋划决断,立下赫赫功绩,“建成、元吉之诛也,君集之策居多。”李世民即位后,投桃报李,迁侯君集为左卫将军,进封潞国公,不久又拜他为右卫大将军。贞观四年,迁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二、献良谋,讨平吐谷(yù)浑

吐谷浑(313年―663年),亦称吐浑,藏族人称之阿柴。原为人名。他本是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慕容涉归的庶长子。4世纪初,慕容涉归去世,嫡子慕容廆继单于位。慕容廆与吐谷浑兄弟不和,吐谷浑被迫率所部西迁,定居陇西。

吐谷浑的孙子叶延用祖父的名字,作为族名。自吐谷浑至树洛干,首领历六世八传,他们大多留心吸纳士人,发展势力。当时,北方十六国割据混战,无暇西顾。吐谷浑部趁机占据了今甘肃、青海一带。南北朝对峙时,吐谷浑时而投靠南朝,时而投靠北魏;或者同时脚踏两条船。如拾寅既受刘宋所封河南王,又受北魏所封西平王。至北周时,首领始称可汗。

公元608年,隋军进攻吐谷浑,击败之。隋炀帝在其辖地设西海、河源等郡。不过,隋朝的统治一直不稳固。数年后,吐谷浑就收复全部失地,还不断侵扰隋朝河右地区。

隋朝灭亡,唐朝代兴。吐谷浑部仍不断侵扰唐朝西部边陲。唐太宗于贞观八年(633年)六月,遣右骁卫大将军段志玄率军出击吐谷浑。吐谷浑不敢正面争锋,部众远遁八百余里。唐军班师后,十一月十九日,吐谷浑再次侵扰凉州。十二月初三,唐太宗命名将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兵部尚书侯君集、刑部尚书李道宗,及归顺唐朝的突厥及契苾何力等,再次出击吐谷浑。

贞观九年三月,唐军驻扎鄯州。侯君集向李靖献计曰:“趁贼虏尚未逃遁,凭借天险固守,我们宜拣选精锐将士,长驱疾进。若此策不行,贼潜遁必远,凭借山险顽抗,就很难击败他们了。”李靖采纳此计,简精锐,轻赍深入。闰四月初八,李道宗部在库山(今青海湖东南)大败吐谷浑军。吐谷浑又故技重施,远远逃遁,以避唐军兵峰,保存实力。

李靖分兵两路:他与李大亮、薛万均等率军向北突击;侯君集、李道宗率军向南突击。

各路唐军捷报频传。吐谷浑王伏允的儿子伏顺见大势已去,率众投降。伏允自缢而死。伏顺被封为可汗、西平郡王,吐谷浑成为唐朝属国。总体上来看,吐谷浑一役,侯君集虽然只是以李靖的副手参与其中,但也显示出他长于谋略,善于指挥战争的杰出才能。

贞观十一年,侯君集因功,与长孙无忌等俱受世封,任陈州刺史,改封陈国公。明年,拜吏部尚书,进位光禄大夫。

三、灭亡高昌

高昌位于吐鲁番盆地,是当时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高昌最初与唐朝交好。随着西突厥的崛起,高昌逐渐背离唐朝,经常与西突厥勾结,屡屡损害唐朝国家利益。唐太宗征高昌王麹文泰入朝,被其以患病为由拒绝。唐太宗于是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军讨伐高昌。

麹文泰自恃唐朝距高昌悬远,且要穿越二千里沙漠,因而以为不足虑。唐军至碛口时,麹文泰卒,其子智盛袭位。唐军侦知麹文泰下葬时,高昌人将聚集会葬。诸将领向侯君集建议,应趁此良机,偷袭、夺取高昌。侯君集说:“不可,天子以高昌骄慢无礼,使吾恭行天罚,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于是按部就班地发动进攻。唐军装备有大量先进的攻城器械,如推撞车、抛石车等,大显神威,屡战克捷。智盛要求停战,却不投降。又期待西突厥会依约出兵救援。没料到,西突厥人听闻唐军攻高昌,早就向西逃窜千余里。智盛失援,计无所出,遂降。侯君集的功勋,至此达到巅峰。

四、私欲膨胀,谋反伏诛

侯君集虽功勋卓著,但私欲也日渐膨胀。占领高昌后,侯君集就擅自占取财物奴隶。班师后,唐太宗追究其罪责,将其下狱。中书侍郎岑文本上疏劝谏,认为功臣大将不可轻加屈辱。即便有过,也应给他们将功折罪、改过自新的机会。唐太宗采纳了岑文本的建议,释放侯君集。

侯君集被释放后,内心郁闷,逐渐萌生谋反的念头。贞观十七年,他的朋友张亮出任洛州都督。侯君集故意为张亮鸣不平,游说张亮谋反。张亮表面上应允,私下却向唐太宗密告。唐太宗让张亮勿声张此事。不久,唐太宗又将侯君集列入开国二十四功臣中,命画师在凌烟阁上描画诸功臣的画像。

尽管如此,侯君集仍不满足。恰此时,太子李承乾因荒淫无度,横行不法,且屡教不改,引起唐太宗的不满和震怒。加之魏王李泰等皇子虎视眈眈,谋取太子储位。李承乾害怕被废黜,又知君集怨望,遂与通谋。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时任东宫千牛之职,为李承乾和侯君集串联。

后李承乾等谋反密谋泄露,承乾被废,侯君集也被捕捉归案。贺兰楚石为立功赎罪,又举告侯君集谋反的铁证。侯君集供认不讳。唐太宗因其功,意欲饶其死罪。群臣固争,太宗最终将其处死,籍没其家。因其功绩,赦免其妻及一子,流放至岭南。

文史君说

侯君集的人生经历,也留给后人深深的思考和启示。他凭借杰出的谋略和才能,在众多的唐朝开国功臣中脱颖而出,得以跻身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李世民的崛起,为唐朝的繁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为自己博取了官爵、名誉。如果他能谨小慎微,足以保持美名,青史留名。可惜,他贪恋财物,并因此遭到惩处。他不思悔改,反而疯狂地走上谋反这条不归路,终致坠入深渊、妻离子散、身败名裂。他的人生经历,应给后人,尤其是现代人,以借鉴和警醒。

参考文献

1.(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3.白寿彝总主编、何兹全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4.王其祎,王庆卫:《唐侯君集母窦娘子墓志铭》,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郛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标签: 侯君集

更多文章

  • 侯君集:本来可做良将,一念之差成逆臣,李世民求情也不能免死罪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侯君集

    《旧唐书》:李靖破突厥,侯君集灭高昌,苏定方开西域,李勣平辽东,虽奉国威灵,亦其才力所致。史书记载:唐初四大开疆拓土的大将,分别是李靖、侯君集、苏定方、李勣,他们虽然都有背后强盛的祖国(唐朝)支持,才能取得如此成就,但自己的才能本事是其成功的关键。在后世之人的印象当中,李靖、李勣、苏定方都是声名赫赫

  • 侯君集被处死抄家,李世民从其家中搜到的两位绝代美人,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漫说历史标签:侯君集

    侯君集,唐朝开国功臣,从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就跟随左右。同时他也是劝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的主要人之一。这个人只有匹夫之勇,所以身上也就带着武将们的通病,头脑简单,最终触怒了李世民,下令将他处死,查抄府邸。不过当执行官去侯君集府邸时,b意外发现了两个长得非常漂亮的美女,最后她们的最后的命运是什么样呢

  • 侯君集和太子谋反,被女婿荷兰楚石告发,他的后代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侯君集

    侯君集牵扯太子李承乾谋反案,这个案子非常有意思。本来太子李承乾还没谋反呢,就被弟弟李佑谋反案给坑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李承乾养了一批刺客,其中有一个叫纥干承基的,他是李承乾的心腹干将,就是他被李佑的谋反案,先被抓了,后来才牵扯到了李承乾,纥干承基因此被关押在大理寺的狱中,按罪当处死。贞观十七年(643

  • 侯君集被处死后,李世民从侯家搜出来两个的绝色美女,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侯君集

    作为协助开国君王打下天下的大功臣,他们可谓是一路提着脑袋共患难,但是真正能和皇帝一同坐享天下大权的少之又少。而在历史之上汉光武帝、唐太宗以及宋太祖就非常善于处理君王和开国能臣的关系,巧妙地化解两者间隙,在历史上留下了贤名。而千古一帝唐太宗也曾诛杀过开国功臣。张亮是其中之一,此人不仅好色而且迷信,江湖

  • 李世民把侯君集抄家,为什么会发现“食人乳而不饭”的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侯君集

    在侯君集家抄出了“食人乳而不饭”的美女,其实主要源自于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我国的史书典籍,大部分以《史记》为范本,而史记开创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传统,让历代史书始终以刻画出脸谱化人物形象为己任。于是,《隋唐嘉话》中对侯君集抄家后豢养的“食人乳而不饭”的美女也留足了笔墨。严格来说《隋唐嘉话》并不

  • 文韬武略,出将入相,这样的侯君集,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反叛的?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侯君集

    唐太宗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一帝,其文治武功占据主要成分,而他几乎没有杀开国功臣也成了其中另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凡事都会有例外,李世民也没有办法逃脱这个定律。在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亲自审理了一起阴谋反叛案件中的一位主谋,在案件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且又不得不杀这人的时候,他含着眼泪对这人说道:“吾为卿

  • 玄奘的御兄并非唐太宗,而是高昌国王麴文泰,后被侯君集所灭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侯君集

    文/令史《西游记》我们都熟悉,作者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影视剧里,唐僧都是以唐太宗的御弟自称。《西游记》第十二回写道,"

  • 侯君集要造反,李世民为何不信:原来是这个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侯君集

    玄武门兵变可谓是大唐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李世民带领着他那十个人组成的敢死队,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这和土匪分赃不均简直是异曲同工之妙,而且两个头头都还是皇室之人。皇室之中哪里来的什么骨肉亲情,为了权力可以父子成仇兄弟反目,弑父杀君也可以分分钟上演。李世民有着皇太子应该具备的所有条件,但是不是长子这一身

  • 侯君集被抄家,抄出两个“食人乳而不饭”的美人,他为何被抄家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侯君集

    侯君集也算是唐太宗班底中的一个奇才,他原本没读过什么书,等他读书时却已经是所谓的“朝廷栋梁”了,已经在庙堂之上身居高位,偏偏读得还不错,魏征都觉得他有宰相之才,向唐太宗举荐他。读书人这么多,又有多少人能当得上“宰相之才”这四个字?可是,侯君集一个半路出家的“读书人”却得到了这个评价,让人惊叹之余,也

  • 唐朝名将侯君集为什么最后会被唐太宗李世民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七弦君讲史标签:侯君集

    侯君集,他是唐朝时期名将,在李世民为秦王时,就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而屡立战功,颇受李世民器重。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侯君集带兵进宫控制了朝臣和唐高祖。后来李世民继位为帝,侯君集被封为左卫将军、赐邑千户。在之后唐朝对吐谷浑的战争中,侯君集又立下赫赫战功,他因功被封为陈国公、吏部尚书。侯君集是将军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