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尉迟敬德冲到李渊面前:太子齐王叛乱,均被诛杀!李渊:我交兵权

尉迟敬德冲到李渊面前:太子齐王叛乱,均被诛杀!李渊:我交兵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付如艳 访问量:893 更新时间:2023/12/7 13:46:47

尉迟敬德一脸杀气地冲到李渊面前,李渊暴怒:“你来这里干什么?”尉迟敬德毫不迟疑地拔出利剑,指向李渊道:“太子与齐王叛乱,均被诛杀,请陛下下诏命所有兵马听从秦王处置!”李渊看着横眉怒目的尉迟敬德,再看看他手中寒光闪闪的利剑,悔不当初!

可眼前摆在李渊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顺从尉迟敬德,一条是和尉迟敬德反着来。只要李渊顺从尉迟敬德,自然可以保性命无忧,一旦和尉迟敬德反着来,自己的下场必然和太子,齐王等人如出一辙。当然,不管李渊是顺从还是反抗,这天下的大权是必交无疑了。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李渊很快就镇定下来,迫于眼前形势,他选择顺从附和尉迟敬德,当即亲笔写了诏书,命各路兵马全部听从秦王指挥调派。

尉迟敬德拿到了李渊的亲笔诏书,立刻就对李渊笑脸相迎,还第一时间就把手中的利剑给收了回去。对于李渊的配合,尉迟敬德很是满意。

秦王李世民在得到所有兵马的掌控权后,很快就平定了宫廷内外。太子以及齐王的随从等多数人被俘,当时的舆论导向都指出要把这些俘虏全部杀了,没收他们的家产。这个时候,尉迟敬德出来投了反对票。

尉迟敬德认为,太子和齐王这两位主要人物已经被诛杀,他们手下的那些人必然是群龙无首,也是惶惶不安。一旦株连太子部属下,对稳定局势必然有影响。就当前形势而言,稳定朝堂才是头等大事。

李世民对尉迟敬德的提议表示非常认同,稳定局势才能保证他更好地开展新的工作,更是目前这种特殊时期,尤其不能马虎。如果自己放太子部属一马,施行安抚政策,必然能快速拉拢人心。

论功行赏时,李世民把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记为头功,每人赏赐一万匹绢,更是把整个齐王府,以及齐王府的各类宝贝,全部一起赏给了尉迟敬德。

喜得齐王府的尉迟敬德,心里真是感慨万千,想当初太子和齐王为了笼络他,曾给尉迟敬德送去了一大车的金银宝器,奈何尉迟敬德一点面子都不给,当场拒收!

尉迟敬德直言不讳拒绝道:“我出身低下,遇上隋朝衰亡,天下四分五裂,无处藏身,参加叛军队伍,各路辗转,直到遇到秦王,不仅给我性命,还让我在亲王府供职,我对秦王无以回报,只有毕生忠诚于他。如转投太子,必是一个为了私利抛却忠诚的人,太子也不喜这的人吧!”

随后,尉迟敬德就给李世民上报了太子前来给他送金银宝器一事,李世民听后颇为感动,他让尉迟敬德以后要是再遇类似的事,就把金银收下,这样还可以探听太子内幕。现如今拒绝了太子,必然会遭到太子记恨,恐遇祸事。

尉迟敬德丝毫无惧,想着太子自然对他心中有恨,那就自己大大方方地开门迎敌。于是,他日日打开门窗,酣睡好眠。太子派来的刺客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到了,心惊这是走漏了消息,尉迟敬德必然早作防范,一旦贸然行动,后果估计不堪设想。刺客当机立断:撤!

太子刺杀尉迟敬德没有得手,心里始终愤愤不平,就变着法儿地在李渊面前诋毁,抹黑尉迟敬德。李渊不明就里就把尉迟敬德给送进大牢,李世民得知后全力搭救,尉迟敬德才成功脱险。在牢中呆着的尉迟敬德,在心里把李渊,太子等人是恨得牙痒痒的,因此在一箭射死李元吉,以及持箭威胁李渊,统统都是尉迟敬德一人完成的。

公元639年,有人告发尉迟敬德谋反。李世民就把尉迟敬德找来,对他说道:“有人说你谋反,这是为什么呢”?尉迟敬德愤然道:“臣确实谋反。臣跟随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如今身上留下的都是刀锋箭头的痕迹。如今天下安定,便开始要怀疑我谋反了吗?”

话音刚落,尉迟敬德就把身上的衣物脱下,露出满身的伤疤,李世民见状,心内百感交集,哽咽道:“你穿上衣服吧,朕就是对你丝毫不怀疑,才会跟你这么说,何必这样恼怒呢?”

李世民对尉迟敬德的宠信,一直都在行动上体现出来,除了加官进爵外,李世民曾对尉迟敬德提出,要把女儿嫁给尉迟敬德。尉迟敬德一听公主要下嫁给他,当即吓得汗如雨下,这公主可不是一般的女子,自己可是驾驭不了。

尉迟敬德当即直截了当地拒绝了李世民,表示自己和夫妻同甘共苦多年,夫妻感情深厚,他虽然才疏学浅,也深知“富贵不换妻”,还希望李世民多多谅解。李世民看尉迟敬德一脸决然的样子,就收回成命,让尉迟敬德夫妻继续相知相伴。

643年,尉迟敬德意识到自己再留在朝廷难免遭忌,他明哲保身,请求回家养老,李世民应允,让他每月初一,十五进宫朝拜。尉迟敬德退休后就醉心于音律,怡然自得地安享晚年,终年74岁。

标签: 尉迟敬德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想将女儿,嫁与花甲暮年的尉迟敬德,为什么他还坚决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晓燕说历史标签:尉迟敬德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折手段地追逐名利,最后只会物极必反,不得善终,因此对于身外之物还是淡然处之为好。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有位大臣叫尉迟敬德,他大李世民12岁,李世民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却遭到尉迟敬德的拒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第一是因为尉迟敬德对李世民非常的忠心,他的忠心是从归降李世民开始的。起初尉

  • 47岁尉迟敬德,暴揍李世民堂弟,李世民:我给你讲个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芳芳电影标签:尉迟敬德

    贞观六年,47岁的尉迟敬德,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差点把李世民的堂弟打到失明。李世民闻讯赶来,非但没有责骂,反而讲起了故事。尉迟敬德自恃功高,一开始并没有反应。李世民见此,也不紧不慢地讲起了《汉书》。尉迟敬德是一个粗人,不爱看史书。可听完李世民说的典故,他被吓得当场跪地求饶。-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爆

  • 门神尉迟敬德,本是降将,为何能够成为李世民心腹?原因只有三点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尉迟敬德

    隋末唐初时期,出现了很多英雄豪杰,后人将这段历史写成了小说《隋唐演义》。时至今日,人们对这段历史的熟悉程度不亚于三国时期。小说中的唐朝之所以能够建立,与瓦岗寨有很大的关系。这一历史乱世时期,出现了很多厉害人物。尉迟敬德就是其中一位。尉迟敬德以高超的武艺、勇敢的精神和忠诚的品质,最终成为了唐太宗李世民

  • 玄武门之变中,李元吉武艺高强,为何没打过尉迟敬德?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尉迟敬德

    唐朝的建立李世民是有很大功劳的,与其它王朝相比,李渊这个开国皇帝可以说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了。很多唐朝建立的战争都是李世民打的,可以说唐朝能够建立,李世民的功劳是最大的,甚至是超过了李渊。李元吉是李世民的三弟,在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将他的大哥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给杀了,这一行为直接气的李渊退位

  • 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为什么让尉迟敬德杀掉“房谋杜断”二人

    历史人物编辑:邱嘉妮标签:尉迟敬德

    公元643年,即贞观十七年二月,李世民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当初同打天下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排名非常靠前的房、杜二人,在玄武门之变前,为何会有被杀的风险呢?一、房玄龄为李世民收罗人才隋朝末年,李渊率兵入关,

  • 尉迟敬德造塔不成,白发老人出手相助,得知老人身份李世民跪下

    历史人物编辑:巴梓美标签:尉迟敬德

    天明寺坐落在马山口南端,默河东岸。始建于唐初,寺院规模宏大,香火盛极一时。督办此寺的监工,是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敬德。那么,这座寺院为何叫天明寺呢?相传隋朝末年,杨广无道,群雄并立,制据一方。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唐李渊派次子李世民统率大军,经内乡西攻长安,在洛阳被王世充拦截。李世民退守圣垛山,筑城立寨,两

  • 尉迟敬德本是「俘虏」,如果玄武门之变没有他结局或将改写!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尉迟敬德

    说起尉迟敬德,首先想到的是他和他的好搭档秦叔宝,二人同为门神,受后世老百姓祭拜。尉迟敬德本是刘武周麾下一员猛将,后归唐,转入李世民麾下,在讨伐王世充、窦建德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卓越功绩。天下既定,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展开了激烈的争储斗争,而尉迟敬德在其中的作用之重要,堪称玄武门之变第一功臣。

  • 门神尉迟敬德月入百万?看完唐朝官员收入,才知道古人个个是土豪

    历史人物编辑:捌斗藏书阁标签:尉迟敬德

    唐朝,是我国古代武功鼎盛不让秦汉的王朝,也是经济非常富庶的一代。根据史料记载,唐朝人日常购买一斗米仅需要五文钱,而在清朝购买同样重量的大米则需要130文!正因为有此富庶的国力做后盾,唐朝给官员的待遇是十分优厚的。所以,假如穿越回唐朝,最好的工作就是进入政府,也就是现代所说的考公务员。在唐代,政府给官

  • 李世民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年仅花甲的尉迟敬德?

    历史人物编辑:程彪说历史标签: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可以说是李世民帐下的第一猛将,他不但是建国功臣,而且他还救过李世民的命。尉迟敬德第一次救李世民的时候,是在李世民打猎的时候。那时候李世民被劲敌王世充给包围了,当时的情况十分的危机,是尉迟敬德杀入到了重围之中,把李世民给救出来的。这一次尉迟敬德救了李世民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怀疑尉迟敬德的忠心了。

  • 唐朝十大名将排行榜,尉迟敬德排第四,第一无异议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尉迟敬德

    大唐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不仅国家强盛,而且名将云集,历史上很多名将都出自唐朝,所以唐朝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朝代。大唐武将也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至于他们的排名,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从综合素质来看,以下几款可以进入前十。第十名:李孝红。唐朝皇室,早期名将,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护的曾孙,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