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诗囚”孟郊,为何仕途之路极为坎坷,转而文学成就突出

“诗囚”孟郊,为何仕途之路极为坎坷,转而文学成就突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谭永来 访问量:3563 更新时间:2024/1/17 8:48:20

唐朝观曾言:孟之诗,五言高处,在古无二,其有平处,下顾两谢。

孟郊是唐朝时期著名诗人,一位出色的学创作者,其诗作格外突出,专门描写世态炎凉以及民间疾苦,因此有诗囚的称号。在少年时期隐居在嵩山一带,后来多次参与科举考试,但都没有考中,直到四十六岁才得以考中进入朝堂为官,担任溧阳县尉。

这使他的政治抱负得不到实现,他便将自己沉溺于山林之间,再次吟诗作赋。也是由于这样的生活导致公务荒废,后来就辞官归家。在河南尹的推荐之下,他在河南地区任职,因此晚年时期多再次度过。

孟郊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之中,他的父亲虽然是一名小吏,但家中却格外清贫。这也使得孟郊从小孤僻,不喜欢与旁人交往。在青年时期,他隐居在河南嵩山一带,沉迷于学习之中。奈他的科举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曾经两次科举落榜,最终于贞元七年在他四十一岁的时候,才在故乡考中进士,得以有参加会试的资格。

孟郊参加考试期间,他结识了李观和韩愈,他们的性格都颇为一致,这也为他们两人进行交往奠定了基础。虽然孟郊比韩愈年长,但是其诗词作品也足以与韩愈相比,奈何他命运坎坷,仕途不顺,但这反而成为了韩愈欣赏他的理由,他也因此成为了韩愈一派的明士。奈何这一年的科举他再次以失败告终,但他没有放弃,在四十六岁的时候再次参加,最终获得成功。

贞元十六年,孟郊为溧阳尉。这个官职极小,但孟郊毫无办法,只能先去赴任。韩愈在送别他时还专门作诗一首,认为这个职位和他的愿望是违背的,因此也就有可能不尽到做一个县尉的职责。不能否认这韩愈可真是了解孟郊,孟郊也确实如此,他难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从而导致他逐渐荒废下来。

恰好离孟郊任职的地方不远处就有一个地方叫做投金濑,又有故平陵城。此地既有山林,又有水潭,孟郊十分喜爱,经前去游玩,并且坐在水旁吟诗作赋,这也导致工作逐渐荒废下来。引起了县令的不满,就报告上级,另外找个人来代替他做县尉的事情,同时要求他将俸禄的一半分给那人,这也导致孟郊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时间一长,他就主动辞去了这个官职。

好在他的才华得到了河南尹的认可,特意邀请他前往河南任职,担任水陆运从事。从此之后孟郊就长时间居住在洛阳一带,在这个时候他的生活才富裕了起来,至少不用挨饿受冻了。奈何不久之后他的儿子去世,这使他悲痛欲绝。生活还是要继续,他只能在对待工作上更加用心地表现自己,不久之后就被调任为兴元军参谋,试大理评事。得到任命的孟郊立马前往任职。

不可否认孟郊的仕途之路上颇为不顺利,他也像历代诗人一样,将自己的艰苦人生通过诗歌创作的方法表现出来。在内容上,他的诗词大大超出了当时所流行的狭窄题材范围,主要是中下层文人阶级对穷苦生活的哀怨。而这些大都取自于他自己的经验,多次科举不利,仕途屡遭打压,中年不幸丧子,这都是决定了他的诗风。

他还能够透过自己的命运,看到一些更为宽阔的社会现象,并且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这些生活,其中揭露了社会上层阶级关系中的丑恶,甚至尖锐地批评了贫富不平等。因此当时的人都将他看作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接班人,说他再一次用诗歌深入地剖析了生活中的贫富差距以及各人地位悬殊的矛盾。除了这些,他还会描写一些平凡的人人关系,例如夫妻爱情,母子亲情,而他著名的诗歌《游子吟》便是如此。

明朝胡震亨曾这样评价他: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以名场事入诗,自孟东野始。上天给你关闭一扇门,那或许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孟郊的人生就是这样,虽然屡次科举不第,就算入朝为官也没能进入国家政治中心,但是不可否认他在文学上面的才华在当时无人能及。他也凭借着自己的作品,在当时的诗坛中占有一席之地,也算是用其他的方式实现了光耀门楣的梦想。

参考资料:

《新唐书卷一百七十六》

《唐诗纪事》

标签: 孟郊

更多文章

  • 孟郊:中年中进士,却一生穷困坎坷,还有比我更悲惨的公务员吗?

    历史人物编辑:清宫史说标签:孟郊

    下面这首诗,相信三岁小孩都会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年轻的小伙儿即将出远门,不知道啥时候回家,老母亲担心儿子在外受苦受冻,将那衣服的针线缝得密不透风。啊!这令人感动的母爱!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不是年轻小伙了,而

  • 母亲的爱,都缝在了一针一线里-《游子吟》孟郊

    历史人物编辑:草莓与九笙标签:孟郊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同于压抑的《列女操》,这首《游子吟》给的感觉是温情、温暖、温馨,特别感。孩子要出远门了,临行前妈妈给他缝补衣裳,就这么一个日常琐事,写出了普天之下儿女对母亲难以言喻的骨肉情深。来也真的是巧,家里不论是谁出远门,上学也

  • 1000多年来,《游子吟》感动了无数人,很少人知道诗人孟郊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竹林七叙侃历史标签:孟郊

    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一首《游子吟》,1000多年来感动了无数中国人。那么,他最终的结局如何?公元751年,孟郊出生在今浙江德清县。父亲是当了一个小官,家里的条件并不好。从小,他就性格孤僻,几乎不与别人交流和往来。4岁时,“安史之乱”爆发,让他看到了底层百姓生活有多艰难,朝廷的腐败以及世态的炎凉。于是青

  • 孟郊的人格精神:古心自鞭

    历史人物编辑:陶云标签:孟郊

    孟郊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也是中唐复古文学思潮影响下的重要诗人。中国诗歌发展到盛唐,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达到了一个颠峰。这给中唐诗人造成了“盛极难继”的局面。面对这种困境,中唐诗人在困苦彷徨的同时也在寻找新的出路。而孟郊独辟蹊径,致力于诗歌的复古,且能以古为新,复中求变。

  • 会做官的人格局有多高?看娄师德和狄仁杰的故事,有醍醐灌顶之感

    历史人物编辑:付寒寒标签:娄师德

    公元696年,吐蕃大破唐军,武则天一怒之下削去副将娄师德的官爵。娄师德不悲反喜,大笑着对仆人说:“不错,不错,正合我意!”众人不解,暗想娄师德是不是疯了?696年,娄师德被任命为肃边道行军副总管,与王孝杰一同征讨吐蕃。当年三月,素罗汗山之战爆发,肃边道大总管王孝杰,率娄师德与吐蕃大将论钦陵、赞婆交战

  • 武则天:你弟弟久未升迁,我给他升个官吧!宰相娄师德:大事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娄师德

    693年,武则天对宰相娄师德说:“你弟弟久未升迁,去做个刺史吧。”圣旨下,娄师德弟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官位显赫。临走前,弟弟突然发现娄师德愁容满面。弟弟心中疑惑,便问娄师德,这大喜的日子咋一脸不高兴呢?娄师德一脸惆怅地说道:“我是当朝宰相,你又担任刺史,是地方大员,我们家太过荣宠,这样会招人嫉妒,被

  • 武则天颁布禁屠令,厨师却上了一盘羊肉,娄师德还说厨师有大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莽原说标签:娄师德

    武则天信佛,曾颁布禁屠令。有一年,娄师德到陕西出差,吃饭时厨子送上一盘羊肉。娄师德大惊道:“你们不要命了,敢杀羊?”厨子道:“这只羊是豺咬死的。”娄师德笑道:“这只豺太懂事了。”武则天信佛,自从颁布了禁屠令后,不仅百姓很少吃到肉,就连官员也很少吃到肉了,为了吃到肉怎么办呢?就要动脑子,比如娄师德。娄

  • 武则天提拔娄师德弟弟,娄师德对弟弟说:别人吐你脸上口水不要擦

    历史人物编辑:蔡振标签:娄师德

    公元693年,武则天对宰相娄师德道:"你弟弟是个可塑之才,朕准备封他为代州刺史。"娄师德弟弟接到诏旨准备走马上任,却见娄师德愁眉不展,面色凝重。这自家兄弟得到重用,娄师德本该欢天喜地的,为何还愁绪万千呢?这事其实和娄师德的大格局有关。娄师德,二十岁的时候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江都县尉,后一路升迁到监察

  • 唐朝名相娄师德推荐狄仁杰为相,为何又不告诉狄仁杰

    历史人物编辑:肖邦青史谈标签:娄师德

    娄师德是唐朝的名臣、宰相。他经历唐高宗和武则天两朝,与狄仁杰同朝为官,而且他还推荐狄仁杰担任宰相,然而狄仁杰却不知道,事后还是武则天告诉狄仁杰的。那么狄仁杰为什么不知道娄师德推荐他为相呢?其原因有两点。1、为人低调娄师德为人低调,因此他不会在世人面前张扬,所以狄仁杰对娄师德的为人并不了解,狄仁杰也不

  • 外族将领契苾何力如何成为唐朝上门女婿,又为何给唐太宗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明星标签:契苾何力

    贞观十六年,皇帝铁勒部将契比和力唐太宗,回凉州探亲。没过多久,唐太宗就得到了何离投奔薛延陀的消息。唐太宗坚决不信。他告诉身边的人,这绝对不是奇比合力的本意,他绝不会背叛我。这位让唐太宗坚信自己不会背叛的洋将究竟是什么来头?原来,契比合力出身于铁勒汗家族。九岁时父亲去世,年幼的合力成为可汗。贞观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