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曲调有说陈后主始创,也有说是隋炀帝所创。从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所载的两首杨广诗来推断,杨广作此诗应在张若虚之前。我们知道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首诗冠压全唐,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峰。然而,杨广的同题诗读来,却也不输张若虚。
黄昏时分,远眺长江,暮霭沉沉,江水浩渺,水波不兴。而江边的春花正红如火焰,烧得正旺。此是静景。及至春夜潮生,波痕涌来,又是另一番可爱的胜景。月与星交辉,一“将”一“带”,思维细腻,于壮阔的情景中拈出入微的禅味来,似是大师之作,岂有亡国之君的征兆?
仔细品味琢磨,诗中似有禅境,一种静谧安祥的气氛,如薄雾遮月,氤氲在江面沙滩之上,情在其中掩映暗藏,静水流深,非宁静之心、纯净之灵是不能安放下如此晶莹的情感的。“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亦刚亦柔,水乳交融。刚的是他的历史形象,我们皆认为他是一代亡国的昏君,纵情声色,恣情挥霍,任意妄为;柔的是他的文学形象,一个男人,一个王者,也有反观内心、体察万物流转的情怀。
他的柔情,如果他不生在帝王家,那么他的纵情声色,便不会令后人深深诟病。在他的宫廷里,曾有一位侯美人,深宫之内久不见皇上面,心灰意冷,投缳自尽了。他得知后去看她,见她仍艳如桃花,面容姣好,读着宫人呈上来的她的诗,不禁恸哭,生出无限遗憾。后追封该美人为夫人,令渎职的宦官自尽。
纵观历史,才华总是与德行兼备才能流芳千古。但历史长河中,总能有一些坏人,却有着不世出的才华,令人无限叹恨。杨广的“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一起一落,一吞一吐,心意回转,时光如驹。朝代更迭,任谁也无法阻挡,无论杨广是刚是柔,是昏君是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