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道题,都是壹得老师亲自甄选。
细读原文铺垫根基: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句中一个“生”字,赋予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
B.“江天一色无纤尘”八句由人见月、月照人,叹明月永恒,生命代代不息。
C.“玉户帘中卷不去”两句写月色撩人,具体表现出游子和思妇的绵绵愁绪。
D.“昨夜闲潭梦落花”八句诗人运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游子思归之情。
2.“不知江月待何人”中的“待”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你对内容的理解进行赏析。
3.下列对《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围绕“春”、“江”、“花”、“月”、“夜”布局谋篇,其中“月”是全诗核心意象,以月升、月悬、月斜、月落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
B.此诗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巧妙结合,语言通俗易懂、清丽自然、优美流畅,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用典、互文、烘托、叠字、顶真、虚实相生、托物寓情等多种艺术手法。
C.诗人将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赞叹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探索人生的哲理,巧妙将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
D.“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其中“卷”和“拂”用得最为精到,恼人的月色洒在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卷”不走也“拂”不去,表现了扁舟子内心无法排遣的离愁。
4.下列对《春江花月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怜楼上月徘徊”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思妇对离人的思念之情。
B.诗人仰望明月,不由自主地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追问。这种追问是人类永恒的哲学话题,使得诗的意境浑厚博大,深沉旷远。
C.“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
D.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后呼应,既回环往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
5.以下对这首诗的评价不合适的一项是( )
A.深沉哀伤 B.恬静幽美
C.流畅自然 D.清新婉丽
6.情景默写
(1)在《春江花月夜》中,良辰美景引发诗人对生命本源和宇宙无穷思索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写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4)《春江花月夜》中写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泻下,照得江畔的白沙也看不见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5)《春江花月夜》写出江天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6)《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7)《春江花月夜》中诗人以白云、青枫浦托物言情,写出游子像一片白云般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上独自忧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8)《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的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上,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9)《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鸿雁”与“鱼龙”为意象,说明了游子佳人音讯断绝的情况。
(10)《春江花月夜》中,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写出了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
7.《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写一轮孤月,江天无尘,宇宙澄澈,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________?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参考答案:
1.C.“具体表现出游子和思妇的绵绵愁绪”错误。这两句中,通过“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不含游子。
2.“不知江月待何人”,“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了江月有恨,流水无情,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3.D.“扁舟子”错误,“月徘徊”、“离人妆镜台”、“玉户帘”、“捣衣砧”,表现的是思妇内心无法排遣的离愁。
4.A.“比喻”错,“徘徊”是拟人手法。
5.A.“深沉哀伤”错误,这首诗表达了思妇的闺怨之情、游子的思乡之感,有淡淡的哀愁,但诗歌更多的表达的是对人生的热爱和期待,有积极情绪蕴含其中,所以是“哀而不伤”。
6.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7.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