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打好高中语文基础5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打好高中语文基础5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地理历史纵横交错 访问量:2458 更新时间:2024/1/23 4:54:42

每一道题,都是壹得老师亲自甄选。

细读原铺垫根基:

春江花月夜   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句中一个“生”字,赋予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

B.“江天一色无纤尘”八句由人见月、月照人,叹明月永恒,生命代代不息。

C.“玉户帘中卷不去”两句写月色撩人,具体表现出游子思妇的绵绵愁绪。

D.“昨夜闲潭梦落花”八句诗人运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游子思归之情。

2.“不知江月待何人”中的“待”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你对内容的理解进行赏析。

3.下列对《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围绕“春”、“江”、“花”、“月”、“夜”布局谋篇,其中“月”是全诗核心意象,以月升、月悬、月斜、月落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

B.此诗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巧妙结合,语言通俗易懂、清丽自然、优美流畅,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用典、互文、烘托、叠字、顶真、虚实相生、托物寓情等多种艺术手法。

C.诗人将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赞叹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探索人生的哲理,巧妙将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

D.“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其中“卷”和“拂”用得最为精到,恼人的月色洒在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卷”不走也“拂”不去,表现了扁舟子内心无法排遣的离愁。

4.下列对《春江花月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怜楼上月徘徊”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思妇对离人的思念之情。

B.诗人仰望明月,不由自主地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追问。这种追问是人类永恒的哲学话题,使得诗的意境浑厚博大,深沉旷远。

C.“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

D.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后呼应,既回环往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

5.以下对这首诗的评价不合适的一项是(  )

A.深沉哀伤  B.恬静幽美

C.流畅自然  D.清新婉丽

6.情景默写

(1)在《春江花月夜》中,良辰美景引发诗人对生命本源和宇宙无穷思索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写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4)《春江花月夜》中写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泻下,照得江畔的白沙也看不见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5)《春江花月夜》写出江天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6)《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7)《春江花月夜》中诗人以白云、青枫浦托物言情,写出游子像一片白云般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上独自忧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8)《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的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上,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9)《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鸿雁”与“鱼龙”为意象,说明了游子佳人音讯断绝的情况。

(10)《春江花月夜》中,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写出了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

7.《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写一轮孤月,江天无尘,宇宙澄澈,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________?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参考答案:

1.C.“具体表现出游子和思妇的绵绵愁绪”错误。这两句中,通过“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不含游子。

2.“不知江月待何人”,“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了江月有恨,流水无情,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3.D.“扁舟子”错误,“月徘徊”、“离人妆镜台”、“玉户帘”、“捣衣砧”,表现的是思妇内心无法排遣的离愁。

4.A.“比喻”错,“徘徊”是拟人手法。

5.A.“深沉哀伤”错误,这首诗表达了思妇的闺怨之情、游子的思乡之感,有淡淡的哀愁,但诗歌更多的表达的是对人生的热爱和期待,有积极情绪蕴含其中,所以是“哀而不伤”。

6.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7.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标签: 张若虚

更多文章

  • 《书法问集》1136、你认为是王羲之的草书好,还是怀素的草书好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笔记标签:怀素

    我是一人。这个问题,问得很有趣味。笔法是指用笔的技法和方法,既包括用笔的效果,也包括用笔的过程。用笔的效果指的是字画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笔墨效果,如笔画的粗细、方圆、饱满、柔媚、潇洒等等,是笔法运用的结果。而用笔的过程则指的是书画家在创作时所使用的笔法技巧和运用的方法,如控制笔画的轻重、快慢、疏密、顿挫

  • “江南四大才子”中,他的草书排第一,可与怀素相比,别被周星驰电影骗了!

    历史人物编辑:李秋玲标签:怀素

    受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影响,不少影迷心里普遍认为,除了唐寅,其他三人都是徒有虚名,只会整日拈花惹草、虚度光阴的人。然而真实的情况是,论诗文,唐寅比不过徐祯卿,论书法与绘画,文徵明和祝枝山丝毫不在其之下。尤其是在草书一门,祝枝山更是盖过了其他三人。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曾说:“吴中如徐博士昌谷(徐祯

  • 光明日报发表:魏才秦用与魏衰秦盛

    历史人物编辑:乡姐晓霞标签:秦用

    魏才秦用与魏衰秦盛公元前225年,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为秦所灭。一百多年后,司马迁来到当年魏都的遗址,实地考察水淹大梁的故实。那里的人讲述了魏国沦亡的经过后都说,“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于亡”。司马迁并不赞同这样的看法,他说,天令秦国来平定四海,其功业未成,魏国即便得到伊尹那样的贤臣辅佐,又有什么

  • 此人是李世民十八学士之一,看了一眼书法家欧阳询,断送七年前途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史界标签:欧阳询

    此人是李世民十八学士之一,看了一眼书法家欧阳询,断送七年前途在唐朝的历史上,有一个人是憋屈和无奈的,不过这个人也是有名的奸臣,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在唐朝的开国之初,他投奔了李渊,后来更是成为了李世民的十八学士之一。只可惜,这个人一直得不到重用,不是因为他没有才华,而是因为他这个人还太嫩,人家都说喜怒不

  • 欧阳询的《九成宫》不太清楚,临摹田英章《九成宫》有效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笔记标签:欧阳询

    我是一人。如果只是想把字练好,临田英章的《九成宫》没有什么不好的。临摹是学习中国书法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临摹优秀的作品,可以提高对书法的理解和技巧,同时也是一种欣赏艺术、品味文化的过程。田英章的《九成宫》在当代还是很不错的,其字体流畅、端庄,极具审美价值。那么,临摹田英章的《九成宫》的效果如何呢?首

  • 字有多好看,人就有多丑!颜值和书法成绝对反比的书圣欧阳询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欧阳询

    现在有了手机电脑等方便的办公用品,咱们用笔的时光可能就仅限于读书时代了。已经工作的各位在拿笔写字时会不会有一丝生疏感?咱们肯定都听过一句老话:字如其人。这句话当然颇多偏颇,不少俊男美女长得是玉树临风美丽动人,一下笔这字如同蚂蚁爬树一样歪歪扭扭。不过这话反过来,在咱们的印象中,字写得好的人,一般都有气

  • 增一分则太肥,减之则太瘦,欧阳询的字险劲刚健,于平正中见险绝

    历史人物编辑:寓书喻画标签:欧阳询

    导语:欧阳询是初唐时期的书法大家,所作楷书,在融通二王的基础上掺以北碑的朴茂峻整,从而创造了出了自身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用笔从古隶中出,方圆互参,凝重沉着;结体紧结,方正浑穆,险正相生,停匀合度,世称“欧体”,是历代楷法典范。 唐代书法中兴,书家辈出,而作为“初唐四家”之一的欧阳询更是首当其冲,开唐

  • 田英章的书法跟欧阳询差在哪里,看了这些你就懂了!

    历史人物编辑:小伟生活标签:欧阳询

    田英章的楷书是当今普及最广的书法,有着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只因其书风,飘逸妩媚,结体端庄,更易于让普通人接受!然而,众所周知,欧体乃是欧阳询楷书,田英章脱胎于欧楷与赵孟而自成一路,俗称“田楷”!那么田英章的楷书跟欧阳询比差在哪里呢?以日本的端方本为例:黄自元临九成宫卢中南临九成宫田英章临九成宫下面是

  • 欧阳询 《九成宫碑》临帖,该怎样还原碑刻中残泐的字迹∣观其移山

    历史人物编辑:晋公子标签:欧阳询

    一、观 从欧阳询的结构技法来说,欧楷痩硬挺拔的视觉效果往往是在对比当中被凸显出来的。我们对比一下今天要写的这个“观”字与从前写过的“贞观六年”的“观”字:从这张对比图上看,右边一个“观”字,它的声符“雚”,圈出的一撇一竖都要明显长于左边一字。只有把左竖右移,把“隹”字形的结构收得更窄,才能突出长撇的

  • 9岁小朋友临摹欧阳询,专家:这只是复印机而已,并不算艺术

    历史人物编辑:叶银强标签:欧阳询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书法艺术一直都被称之为艺术瑰宝,尤其是毛笔字,有着各种各样的风格,草书,行书,隶书等等。相信大家小学的时候,学校一定一定也有让大家学习过毛笔字,但是好像现在的学校并没有这门课程了,现在的业余课程大多成为了唱歌跳舞之类的。记得前几天一位朋友准备结婚,想要找人帮忙写一副对联,都找不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