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勋起义为何最终失败了?

庞勋起义为何最终失败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丽说历史 访问量:3290 更新时间:2024/1/11 11:23:22

封建朝末期,经常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农民起义都因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质最终失败,不过一些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通常会对朝代的更迭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纵使如唐朝一般强盛的朝代,也会被农民起义影响。

中国古代的农民阶级是一个以吃苦耐劳闻名的人群,他们能够忍受许多苛政,对统治阶级名目繁多的剥削默默隐忍接受。农民阶级奋起反抗的背后,是阶级矛盾严重恶化,农民群体对统治阶级的剥削行为实在难以忍受下去,只能奋起反抗谋求生路。

桂林八百名戍兵六年不得归家,将官治兵严苛残暴直接导致兵变

唐朝末期,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著名的王仙芝起义、黄巢起义都出自这一时期。在王仙芝和黄巢之前,桂林地区戍兵兵变演变而成的农民起义——庞勋起义是后续大量农民起义的基石。

庞勋起义积累的大量经验,帮助后续农民起义更长久地进行下去,这次起义同大多数都农民起义一样,是被统治阶级“逼”出来的起义。庞勋起义早期只是一场比较普通的兵变,唐朝政府迟迟没有对这场兵变做出合理、适当的反应,这场兵变才演变为起义。

庞勋本是桂林戍兵中的一名粮料官,在军中名声不错,很受士兵们爱戴,尤其在桂林戍兵中颇得民心。桂林戍兵中,有八百名是来自徐州、泗县地区的募兵,募兵不同于传统的征兵,不具有强制性。

传统征兵的服役士兵所服兵役是强制性的兵役,属于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义务,通常由地方政府强制执行,兵役的时间长短由政府决定。募兵招募的士兵,通常会和政府签订契约,服兵役的目的更多是想要获得酬金,属于自愿行为。

桂林戍兵原本和唐朝政府签订的契约只有三年,三年后唐朝政府会将他们调回原本的属地。契约期满后,唐朝政府却食言而肥,当地观察使找出诸多理由,要求戍兵们再服役三年才肯放人。

面对政府背信弃义的行为,起初士兵们选择忍气吞声,只是重新与唐朝政府达成了再服役三年即可归家的约定。转眼三年又过,不想唐朝政府再次失约。

当地观察使表示,既然戍兵们已经服役六年,不如再多服役一年,戍兵们对唐朝政府的两次失信十分愤慨,军中怨气载道。戍兵本就只是来源于募兵,对三年即可归家的契约抱有很大期望,唐朝政府的两次失信让他们开始丧失这种期望,戍兵必然会对唐朝政府多有怨气。

徐州、泗县地区民风彪悍,战斗力极强,这也是唐朝政府选择在当地募兵的主要原因。凡事有利亦有弊,这些募兵同时心性不佳,反叛意识很强,性情鲁莽冲动。

得知自己归家无望后,戍兵内部已经出现很多倾于反叛的声音,大多都被短暂地镇压下去了。统领桂林戍兵的将官,大多严苛残暴,对待手下士兵手段非常残忍,这无异于火上浇油。

戍兵同将官常有冲突发生,内心本就积压了很多不满的戍兵愈发不服管束,不少戍兵开始密谋图反。庞勋看准时机,集结了不少戍兵,找机会杀了级别较低的几个将官,洗劫他们原本驻守的仓库,带着兵器一路准备打回家乡,起义正式爆发。

起义军迅速壮大,内部的多项政策得到民众支持,多次战胜官兵

戍兵们起义的初衷非常简单:他们想回家。基于此,起义军从不恋战,目标明确地朝家乡前进,唐朝政府收到消息时,起义军已经取得了不少胜利。

彼时唐朝政府已是强弩之末,军事实力大减,并不想因为一次农民起义消耗资源,所以唐朝政府初期的决策很明确:诱降起义军。唐朝政府当然不会真的放过起义军,只不过不想浪费兵力而已。

在唐朝政府的初期设想中,最好将起义军骗到他们的家乡徐州,进入徐州后,起义军各自归家,自然不成规模,到时一举拿下。唐朝政府的如意算盘打得响亮,起义军却不是任人拿捏的鱼肉。

自从唐朝政府派遣使者到起义军中同起义军讲和起,起义军内部有不少人看出政府居心叵测,在是否接受招降一事上犹豫不决。唐朝政府内部人心不齐,部分人认为起义军不足为惧,流露出杀敌之意,被起义军察觉,彻底激怒了起义军。

庞勋等人再无投降的想法,偷偷将原本已经遣散的一部分主力召集回来,藏在船中等待时机。被庞勋召回的士兵达到上千人,战斗力非常惊人,是庞勋的秘密武器,在之后的战斗中贡献很大。

进入徐州城后,庞勋向全体戍兵说明原委,告诉大家若就地解散,必定会被唐朝政府报复,不如拒不投降,搏一把富贵。庞勋在军中颇有威望,他的话有很多将士信服,起义军内部很快达成了一致。

重整旗鼓的庞勋再次向唐朝政府表明自己的态度:政府必须严惩当初曾虐待士兵的将官们,至少要将他们革职,并要求政府将起义军单独编制,避免起义军四散。唐朝政府派出的使者看出起义军并不想投降,决定趁着起义军尚未成型将其击散。

双方进行了一系列的战役,起义军不仅没有被唐朝政府镇压,反而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唐朝政府真正的祸患。多次战胜官兵的起义军,不再是一支单纯想要归乡的普通队伍,逐渐成长为更贴近一个政权雏形的存在。

起义军内部开始颁布一些政策,这些政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名头,只是从内容上可以看出其属于法律范畴。因为起义军仍然是一支军队,大部分的政策都和军队直接相关。

庞勋下令,不许士兵侵扰民众,不论是大城市的居民,还是乡野村民,都受军令保护;攻下城池后,斩杀将领,但不会伤及士兵,对普通降兵采取怀柔政策……

一系列的政策让起义军深受百姓支持,不少民众甚至主动为起义军提供便利,帮助起义军进行军事活动。民众的支持是起义军兵源的重要助力,源源不断的百姓加入到起义军的队伍中,将庞勋起义推至高潮。

取得一定成就的起义军逐渐骄暴,内部出现问题,起义最终失败

大多数农民起义最终的结果都是失败,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注定了他们的反抗并不会成为彻底、根本的反抗。庞勋起义在短暂的高潮之后很快开始回落,起义军内部问题频出,同政府官兵间的战争也不再常胜。

农民阶级在吃苦耐劳方面非常突出,在战略眼光方面却非常欠缺,很多农民起义最终失败,都是被自身的短浅目光所累。取得短暂胜利后,起义军内部开始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认为政府官兵也不过如此。

前期起义军的胜利,并不完全是因为起义军自身实力强劲,政府官兵也并不如起义军所想象的那般软弱可欺。前期唐朝政府本就不愿投入太多兵力和资源,对起义军多有纵容,且起义军攻占城池容易,守住城池却很难,正是因为政府官兵的援军来得太过及时。

纵使唐朝政府已经走上末路,他们仍然拥有全国范围内最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和资源倾斜。起义军虽然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但相比之下,更像是一群乌合之众,整支队伍的战斗力可能要打很大折扣。

过于骄傲自满的起义军开始放纵自己,走上几乎所有农民起义的老路:成为自己原本想要推翻的那类人。起义军内部的高级将领开始沉迷于声色犬马,胜利带来的喜悦冲昏了他们的头脑,有些将领渐渐生出二心。

起义军同政府官兵作战的过程中,部分将领认为自己已经拥有自成一家的能力,起义军内部出现离心危机。庞勋本人也意识到这一问题,但他并没有有效的手段能制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和恶化。

早期庞勋定下的绝不扰民的军令,在多次胜利的冲击下变得摇摇欲坠,就连庞勋本人,也开始流连于酒桌之间,对军事几乎不怎么过问。起义军内部的问题如此严重,唐朝政府一方也开始施压。

早前唐朝政府对起义军采取怀柔政策,可惜失败。唐朝政府当然不可能就此放过起义军,统治者很快纠集政府官兵讨伐起义军,给了起义军致命一击。

庞勋起义后,表面上曾攻占多地,实际上并没有培养出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大本营”,即使是徐州这个早期对起义军而言最为重要的城市,也没有为起义军提供太多的助力和资源。起义军多地征战,一直靠着攻占城池后的“奖励”维持,这种体系显然非常不利于发展。

庞勋起义共历时一年零两个月,如此大规模、长期的起义,将农民阶级的问题暴露出很多,为之后的农民起义提供了很多经验。

标签: 庞勋

更多文章

  • 荣国夫人一死,贺兰敏之就被武则天流放了,对于他的罪名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半月历史阁标签:荣国夫人

    贺兰敏之,武则天姐姐的儿子。武则天父亲有嫡妻为了生的两个儿子,还有荣国夫人为他生的武则天三姐妹。在那个时代,嫡子怎么会尊敬小妾?于是在武则天父亲死后,武则天的两个哥哥自然也就对武则天的亲身母亲更加的不尊敬了。也正是因为这,武则天大权在握的时候,就把自己这两个哥哥都给流放了,包括他们的家人。而且当时才

  • 吐蕃攻陷长安不是程元振的锅,他是在替谁受过?

    历史人物编辑:妍妍旅行记标签:程元振

    自安史之乱爆发以来,唐朝军事力量陷入低谷,这使得唐朝的两京多次被攻陷。其中长安城第二次被攻陷发生在唐代宗李豫执政之初,此时安史之乱刚刚平定,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对于这次长安陷落的原因,史书上认为是宦官首领程元振把持朝政,压下了吐蕃军队入侵的声音,才使得李豫在仓促之间无法应对,只能弃城而逃。也有

  • 来瑱之死怨不得程元振,是拥兵自重而惹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程元振

    从唐玄宗时代开始,唐朝逐渐出现宦官专权,这最终成为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唐玄宗之后的唐朝朝廷,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各种强权宦官,也有不少朝廷大臣受到宦官专权的迫害,其罪恶是罄竹难书。唐代宗李豫时代最著名的专权宦官是程元振,他通过拥立李豫上台,帮助李豫除掉把持朝政的李辅国,成为了宦官集团的首领,倍

  • “别人家的孩子”段成式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段成式

    段成式,字柯古、出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卒于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是唐代四朝郭相段文昌之子。说一说“别人家的孩子”,历史是明白的,账可以这么算:青年时期的段成式,英俊潇酒、彬彬有礼,活泼好动。尤其是他年轻时曾随父亲段文昌(曾两任西川节度使和四朝宰相等要职)转徙各地,了解各地风土

  • 张火丁有时间编排梅派戏《霸王别姬》不如去复排程派戏《聂隐娘》

    历史人物编辑:涵妈家的早餐标签:聂隐娘

    当今时代,最有影响的京剧程派名家张火丁,在她盛年时期,在没有全面继承程砚秋大师绝大部分剧目的情况下,凭着自己的几十年心愿,凭着一伙人对她的推捧,认为她凭借“程腔张韵”,完全可以“立派封家”!这些著名的专家学者,有从没有登过台的戏曲理论家傅谨先生,也有时不时就会组织戏曲晚会演出的著名主持人白燕升先生,

  • 从聂隐娘到杨贵妃:透过皈依道教,对抗社会道德束缚的唐代女性们

    历史人物编辑:张家伟标签:聂隐娘

    唐代有一群女性,格外引人注目。有人称他们女冠、女道、女师、甚至在世之时就被尊为仙真,为地方官吏百姓拥戴;也有人称她们是妖物,掌握政权、祸乱百姓,甚至也有士人混用仙真名称,妆点狎妓的风流意味。这些女性有人是皇室的公主、诗人恋慕的对象、嫔妃的老师、皇帝的爱妃、官吏的爱妾、地方的孝女,她们是传奇小说作意好

  • 唐朝女侠聂隐娘的传奇故事,受道教影响极深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聂隐娘

    裴铏的《传奇》是传奇小说集的代表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集中出现了樊夫人、云英及聂隐娘等极具仙侠色彩的女性人物。这不仅突破了闺阁佳人的弱女子形象,还对后世的神魔小说及武侠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女侠聂隐娘的许多神通,便被移到了《西游记》的孙悟空身上。《聂隐娘》中的道教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被现实主义

  • 《刺客聂隐娘》入选多伦多电影节十年最佳电影

    历史人物编辑:不可思议de科技标签:聂隐娘

    原标题:多伦多电影节公布十年最佳电影《刺客聂隐娘》入选近日,多伦多电影节主办方TIFF邀请策展人、历史学者、档案学者等共同投票评选2010s十佳电影,《扎马》、《托尼·厄德曼》、《再见语言》位列榜单前三位,华语影片《刺客聂隐娘》入选。以下是完整榜单:扎马(2017),卢奎西亚·马特尔托尼·厄德曼(2

  • 《刺客聂隐娘》特工学校煞费苦心培养聂隐娘的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科斯岛生活标签:聂隐娘

    话说这聂隐娘只原来只是个思想普通的小女孩。她爹爹乃是大唐元帅魏博的手下大将军聂锋,实在讲聂隐娘其实是有背景的人,家底子也厚实。可以说她十岁前过着富庶的无忧生活,然而,某天一切戛然而止,都是由与聂隐娘当时被一位尼姑看中被列为特别培养人选名单,于是尼姑和聂隐娘的爹说,这女娃儿骨骼特异是个练武奇才,不如交

  • 将星中的异类,是智者还是懦夫?揭秘高骈沦为背锅侠的迫不得已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高骈

    “急!”当疾驰的羽骑冲入扬州城时,城内的百姓们已经习惯了这段时间如雪片般的军情急报,大家赶紧纷纷闪避在一旁,为狂奔的羽骑让开了一条道路。广明元年七月,挟着在信州击溃淮南军主力的威势,黄巢带领军队迅速北上渡过长江,当天长、六合两地被围击的消息传至扬州城内的时候,扬州军府之内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