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司马炎在登基9年之后,才追封司马懿为皇帝?

为什么司马炎在登基9年之后,才追封司马懿为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白话三国正史 访问量:418 更新时间:2023/12/9 23:11:13

司马懿家族在中国的名声并不好,尽管司马炎最终统一了自东汉末年以来就分裂的中国,但经过短暂的统一之后,司马家族让中国陷入了更严重的分裂状态。

而这一切的转折点,就在于晋武帝司马炎非要把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痴呆儿子司马衷,正是这个痴呆儿子,把晋朝拖入了无尽深渊的八王之乱,最终导致了更为严重的五胡乱华。

中原地区彻底沦为了修罗场,各种惨状令人心痛,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司马炎,那么作为开创了晋朝的司马炎,为什么会有如此愚蠢的选择呢。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这是还得从另外一件小事儿说起,一个王朝刚建立之后,很多人印象中第一件事就是大封宗族和功臣,这个当然没错,但还有个更重要的,那就是皇帝要追封自己的父母为皇帝,历朝历代没有例外的。

但奇怪的是,司马炎继位之后,却迟迟不肯封自己的父母,这倒不是因为司马炎不孝,而是司马炎如果要封的话,实际上他要封三个人,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

反正人都死了,不就是给个封号吗,这有什么难的,司马炎的确不关心死人的问题,他关心的是现实问题,因为要追封的人里面,有个很特别的人,叫司马师。

司马家族的继承顺序很明确,从司马懿到司马师,再到司马昭,最后传到司马炎终于做了皇帝,要追封就要追封三个人,尤其是司马师让司马炎如芒在背。

我们都知道孙权称帝之后,就没有封哥哥为皇帝,就一直被人说成是刻薄寡恩,而司马家在忠的这一方面,已经是千夫所指了,所以最重视在孝子上,在家庭关系上做文章。

所以司马炎于情于理,都必须封司马师为皇帝,而如果司马师做了皇帝,就会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司马炎的亲弟弟司马攸,继承皇位的合法性又强了一分。

按理说司马炎不缺儿子,没必要搞兄终弟及这一套,为什么他弟弟有继承皇位的权力呢,关键就在司马师身上。

都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要论深沉和印象,司马师绝对比司马昭高出好几个等级,司马师能在曹氏严密的监视下,偷偷养了三千米死士,这没有超强的隐蔽和忍耐能力是根本做不到的。

但也许是太损阴德了,导致了司马师无后,在古代无后可是大事,于是作为弟弟的司马昭就过继了一个孩子给司马师,这个孩子就是司马攸。

也就是说虽然司马炎和司马攸是亲兄弟,但是在法理上,司马攸却是司马师的孩儿,这是司马炎的心结,他的各方面能力都不如司马攸,当初之所以能继承司马昭的一切,就是因为他是长子。

所以他轻易不敢改变长子继承这个规矩,这是他那个痴呆孩子的最大优势,就因为他是长子,本来司马攸的呼声就比较高,如果司马师再成了皇帝,那司马攸就是典型的皇帝的长子,这继承皇位的呼声跟合法性就更高了。

所以司马炎一直很纠结,到底要不要追封司马师为皇帝,为了这个,就连司马昭司马懿的追封也一直停着,直到最后实在拖得不行了,才搞了追封,把三个人都追封为皇帝。

而司马炎对司马攸的猜忌和防范,也彻底终结了,司马家族前几代兄弟之间非常友爱的传统,开了兄弟相争的模式,而西晋的亡国,就亡在这帮兄弟手里。

最终司马氏提倡的所谓孝道和家庭伦理,也是沦为笑谈,那忠就更没脸提了,不忠不孝成了司马家的标签,一直被后人耻笑。

标签: 司马炎

更多文章

  • 司马炎为何统一三国后,却判若两人?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司马炎

    看过《三国》的都知道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多国家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而他的孙子司马炎的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但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一直都是很有争议的,因为他的一生有两个重要的分水岭,一个分水岭就是继承皇位后实现了国家大统一,另一个分水岭就是他得意忘形后开始怠慢政事、荒淫无道,

  • 司马炎有20多个儿子,却选个傻子接班,和传说是儿子的皇孙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司马炎

    “两晋”都是昙花一现,时间极短(西晋30多年,东晋不到30年)。西晋王朝仅仅存在了五十多年就灭亡了,在很大程度上和司马炎所选的接班人有关。晋武帝司马炎也算是比较有能力的一个皇帝,但是他的儿子,晋惠帝司马衷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傻子皇帝。关于他的傻,有过两个著名的事例:不过群臣之中到底有高人,有人紧走两

  • 为什么曹操那么厉害却没有统一三国,司马炎这个昏君却能做到?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司马炎

    曹操虽然强大,但也因为这个原因,无法统一中国。司马炎的资历远不如他,但他可以统一中国。这个原因被称为“时间情况”。让我们详细解释一下这个问题:曹操生前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土地,包括并州、幽州、冀州、青州、兖州、徐州、豫州、凉州。他用尽了所有的阴谋诡计来夺取领土,但最终还是没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最终,司马

  • 晋武帝司马炎是司马懿的孙子,但是司马炎却在临终之前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司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烧川菜标签: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是司马懿的孙子,但是司马炎却在临终之前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司马衷,可问题是司马衷是个智力水平比较低下的人!立太子的时候,司马炎本来想立他的嫡长子司马轨,结果长子早就死了,按照礼法,应该传位于他的次子司马衷,可司马衷脑子有问题,属于接近白痴的人!许多大臣都委婉的劝司马炎换个太子,司马炎却不

  • 司马炎建立的大一统晋朝仅仅存在了50年的原因所在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司马炎

    司马炎可以说是最水的开国皇帝,在家族两代人的基础上建立的西晋,首先他在继承人身上犯了大错,执意要立白痴儿子司马衷为太子,又如西汉一般分封诸王,以期诸王拱卫中央朝廷,结果临死时没有平衡好各方势力,诸王反而因为与中央朝廷争权夺利而爆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后晋国元气大伤,给了自东

  • 司马炎明明有26个儿子,为何却偏把皇位传给一个傻子?

    历史人物编辑:大胃王标签:司马炎

    司马炎在位时,逼迫曹奂禅让,灭吴国,统一天下;采取一系列合理政策,恢复生产;国家出现了一幅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如此英明神武的一位雄主,为什么要将皇位传给白痴儿子司马衷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古代帝王传位给什么样的儿子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古代君王一般都传给什么样的儿子。第一类

  •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如何处置三国的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司马炎

    众所周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亘古不变的历史规律。自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格局逐渐形成。在数十年的时间中,魏蜀吴三国展开了激烈的较量。不过,最后完成统一的,却是司马懿所在的家族。公元279年,司马炎调集了20万大军,正式发动了晋灭吴之战。到了公元280年,西晋消灭东吴,从而彻底结束了三国时代。对于司

  • 司马炎布局能力很强,看似铁板一块,最终还是被人打破了

    历史人物编辑:壹周历史标签:司马炎

    公元290年,司马炎去世,司马衷继位,当时的权力格局是由这五类人组成的:前四类是司马衷的亲戚,主要是他的娘家、妻族、兄弟和长辈,最后一类则是豪门世族。而司马衷的亲戚手中的权力加起来,垄断了整个帝国,若豪门世族不和司马衷的亲戚联姻附属,就没有办法成为帝国的高层。当时是司马衷的天下,他的亲戚们之所以能够

  • 司马家族最牛的五位大将,没有他们,司马炎想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司马炎

    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单打独斗肯定最后难成大事。司马家族之所以笑到最后统一三国,并不只是运气的问题,一者是自身的实力,二者其实也是有很多人支持司马家族。那时候司马家族就得到了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的支持,有了这些大将支持,司马家族才能牢牢的控制魏国军政大权,进而夺取天下!一邓艾邓艾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

  • 司马炎效仿刘邦分封司马诸王,为何导致八王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小境界大天下标签:司马炎

    总结历史经验可以发现,西晋的灭亡的大患是从司马炎分封诸王开始的。正是因为司马炎分封了诸王,才导致了后来的八王之乱。在正常持续的内乱中,西晋的精锐军队被消耗殆尽,国家也从巅峰跌落,进而给了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创造了良机。因此可以说从司马炎封王,便给五胡乱华埋下了隐患,拉开了中原和北方大地数百年乱局的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