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如何处置三国的亡国之君?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如何处置三国的亡国之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情怀历史号 访问量:2257 更新时间:2023/12/23 12:17:11

众所周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亘古不变的历史规律。自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格局逐渐形成。在数十年的时间中,魏蜀吴三国展开了激烈的较量。不过,最后完成统一的,却是司马懿所在的家族。公元279年,司马炎调集了20万大军,正式发动了晋灭吴之战。到了公元280年,西晋消灭东吴,从而彻底结束了三国时代。

对于司马炎来说,虽然完成了统一,但是,和秦始皇一样,他也面临如何对待魏蜀吴末代皇帝的问题。此外,尽管蜀汉的刘善在司马炎登基之前就已经投降,然而,刘禅也好,曹奂以及孙皓也罢,其命运依然掌握在司马炎手中。

一、刘禅

首先,在三国中,蜀汉不仅实力最弱,也是最先走向灭亡的。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姜维扛起了北伐中原的大旗。不过,蜀国和魏国的实力差距太大了。到了公元263年,魏国终于派出大军来收拾蜀汉了。在邓艾的进攻下,诸葛亮的后代诸葛瞻诸葛尚战死沙场。姜维假意投降钟会,准备借钟会之手诛杀魏将,而后复兴蜀汉,并写密信给刘禅只需等待几天就可以。但因为事情泄露,姜维及张翼等都被杀。蜀汉就此彻底灭亡。

对于刘禅来说,向邓艾投降不仅保住了性命,还获得了一个安乐公的爵位。当然,刘禅至死都需要呆在洛阳了。面对已经是阶下囚的刘禅,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故意当着他的面安排表演蜀汉地区的歌舞。面对此情此景,刘禅的随从人员非常感慨,不禁掩面而泣。

不过,刘禅似乎不为所动,依然吃好喝好。在司马昭的提问下,刘禅表示:此间乐,不思蜀。到了公元271年,西晋建立后的第六年,刘禅去世,享年六十四岁,也即他获得了善终的结局。

二、曹奂

其次,早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家族就对曹魏皇帝步步紧逼。公元260年,高贵乡公曹髦被成济弑杀后,司马昭改立魏明帝曹叡的后代曹奂为帝。当然,皇帝曹奂只不过是司马氏手中的傀儡。

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后,司马炎先是继承晋王的爵位,然后如同曹丕一样,司马炎也是迫不及待的篡位称帝。至于魏国的末代皇帝曹奂,似乎要比汉献帝好一点,因为他被降封为陈留王。对于这位亡国之君,司马炎不仅没有刀剑相向,还将他的封地安排在曹操特别经营过的邺城。值得注意的是,曹奂还可以使用天子旌旗,行魏国正朔。凡此种种,丝毫不比曹丕对刘协差。到了公元302年,陈留王曹奂去世。

曹奂的后人没有再在官方的纪录出现,因此无从知道他有没有后人,由于他离世时正值八王之乱时期,很多纪录都可能在那段期间遗失或被摧毁。东晋一直有曹姓陈留王这个爵位,南朝宋有陈留王曹虔嗣的记录,但无法确定是否为曹奂的后人,或是曹家旁系入继。此外,由曹奂开始的这个陈留封国一直传国至南朝齐,历经214年。

三、孙皓

最后,在蜀汉和曹魏相继灭亡后,东吴自然成为司马炎的主要目标了。公元264年,二十三岁的孙皓登基称帝。孙皓在位期间屡次北伐晋朝,虽然曾在交趾和西陵大破晋军,但穷兵黩武耗尽孙吴国力,终在晋灭吴之战中一败涂地。由于孙皓残暴不仁,屡有吴将倒戈,同时也导致起义四起。

到了公元280年,面对西晋大军,孙皓放弃抵抗,这促使东吴被西晋灭亡。和刘善一样,投降后的孙皓被押送到西晋都城洛阳,并被授予归命侯的爵位。被俘四年后,四十二岁的孙皓就病逝于洛阳。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魏蜀吴的末代皇帝,司马炎保持了相当的宽容,也即没有赶尽杀绝。当然,这也是因为三位亡国之君都没有了实权,从而不会对西晋构成威胁。

标签: 司马炎

更多文章

  • 司马炎布局能力很强,看似铁板一块,最终还是被人打破了

    历史人物编辑:壹周历史标签:司马炎

    公元290年,司马炎去世,司马衷继位,当时的权力格局是由这五类人组成的:前四类是司马衷的亲戚,主要是他的娘家、妻族、兄弟和长辈,最后一类则是豪门世族。而司马衷的亲戚手中的权力加起来,垄断了整个帝国,若豪门世族不和司马衷的亲戚联姻附属,就没有办法成为帝国的高层。当时是司马衷的天下,他的亲戚们之所以能够

  • 司马家族最牛的五位大将,没有他们,司马炎想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司马炎

    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单打独斗肯定最后难成大事。司马家族之所以笑到最后统一三国,并不只是运气的问题,一者是自身的实力,二者其实也是有很多人支持司马家族。那时候司马家族就得到了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的支持,有了这些大将支持,司马家族才能牢牢的控制魏国军政大权,进而夺取天下!一邓艾邓艾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

  • 司马炎效仿刘邦分封司马诸王,为何导致八王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小境界大天下标签:司马炎

    总结历史经验可以发现,西晋的灭亡的大患是从司马炎分封诸王开始的。正是因为司马炎分封了诸王,才导致了后来的八王之乱。在正常持续的内乱中,西晋的精锐军队被消耗殆尽,国家也从巅峰跌落,进而给了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创造了良机。因此可以说从司马炎封王,便给五胡乱华埋下了隐患,拉开了中原和北方大地数百年乱局的序

  • 他是司马炎的傻儿子,他因不懂男女之事,导致司马炎爱妃怀孕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司马炎

    历史总是让人无奈,但是历史也同样有趣,大家都知道晋朝在中国历史上,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悲剧存在,因为八王之乱带来的五胡乱华,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其实司马炎建立晋朝初期还是非常优秀的,奈何命运不眷顾,司马炎生了个傻儿子,这个傻儿子就是司马衷。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说是司马炎毁了晋朝,而是司马衷毁了

  • 日本国宝级书家空海大师,其行草书酣畅淋漓,颇有王羲之风度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王羲之

    日本国宝:空海行草书《金刚般若经开题残卷》(六十三行),纵27.6厘米;横202.4厘米。京都国立博物馆藏。本卷乃弘法大师空海(774—835)所撰写的中国唐代义净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开题”,为空海亲笔所书。所谓开题,就是将佛教经典的题名加以解释,并阐述其大要。空海就密教的立场,从“显略”

  • 王羲之后裔,盐帮十八渡,精致的红色古道长

    历史人物编辑:颖之星语标签:王羲之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小将镇,因宋朝有名将孟强,人们立庙祭祀,故名小将。小将镇有个村庄名叫结溪村,原结溪乡所在地,1992年并入小将镇,村旁的莒根溪又叫结溪,村以溪名。2019年,里家溪和结局山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结溪村。里家溪早期吕氏始居,因此原名吕家溪,王氏迁来后,发展较快,地处山脚,沿溪而居,因此

  • 王羲之的经典名言: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一、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所有贤能的人都来了,年少年长的也都聚集到这里了。这是互文的写法,意思就

  • 王羲之以鹅换书的另一种说法,王羲之的后代多受道教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王羲之

    有一则著名的故事说,王羲之曾经为一位道士书写道教经典的哲学经书《道德经》,以换取这位道士的一笼鹅。通常这个故事是用来说明王羲之行为脱俗,他不顾及自己的社会地位,任一时之兴,竟用自己的艺术服务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道士。王羲之之所以喜欢鹅,传统的解释是,鹅颈优雅的姿态启发了他的用笔。可现代学者陈寅恪还指

  • 陶渊明最有名的一首田园诗,简简单单,治愈世人1600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徐恩衡标签:陶渊明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俄乌的炮火,忽然就响了起来。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只停留在课本上的战争,瞬间就成为了现实。看着其他国家的水深火热,看着满屏的“愿世界和平”,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安定生活的来之不易。杨绛先生曾经说过:“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人生一世,何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与其说“逃离”,不如说是另一种“寻觅”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陶渊明

    陶渊明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创作颇丰,人格独特,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各朝各代对他也是有很多的评论,宋代的王安石曾评论陶渊明说:“言其诗有奇绝不可及之语”。陶渊明的诗词清新秀丽,语言自然流畅,他的作品类型多种多样。他在饮酒诗,田园诗,散文辞赋中造诣极高。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