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葬在何处?司马炎曾下命令,找到尸身封宰相

曹操葬在何处?司马炎曾下命令,找到尸身封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史简读 访问量:1790 更新时间:2024/1/10 11:04:24

核心提示:司马昭发布公告,称只要有人能找到曹操的真正坟墓,他就能得到宰相之职,但仍没有人来应召。

关于曹操陵墓的传说,特别是“72疑冢”,吊足了人们的胃口。有一个传说,曹操为防止后人挖掘他的坟墓,在生前做了周密安排,等到出殡的那一天,邺城内所有的城门同时打开,72具棺木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抬出。于是,后人再也分不清楚哪一座是曹操的真坟,哪一些又是迷惑人的疑冢。这就是“72疑冢”最早的来历。

而另一个传说,曹操设置“72疑冢”的几十年后,司马氏篡夺了曹魏的天下。朝中对曹操有宿怨的大臣们联合起来,四处寻找曹操的真坟,想把他的尸体找出来打碎,以谢天下。可这些人挖遍了72座曹公墓,也没有找到真正的曹操尸体。

最后万般无奈之下,幕后主谋司马炎发布公告,称只要有人能找到曹操的真正坟墓,他就能得到宰相之职。公告贴出去多日,但仍没有人来应召。就在丧失信心时,一个白发老头揭了榜文,说自己有办法找到曹操的真墓。司马昭派出士兵跟着老头沿京城不远的洛河逆水而上。老头终于在一个地方停下来,指着一处土丘说,就在这里。

士兵们开始挖,果然挖出了曹操的尸体。老头所指的地方位于洛阳以西,是从堤旁凿穴,深人洛水河床之下。士兵们进人墓室,将金银财宝一扫而空;又把曹操的尸体搬出,剁成碎块,甩入河中喂了乌龟。最后,官员们请出白头老人,准备给他官做,可是老头消失了,是神仙一样无影无踪。后来经过多方打探,才知道老头之所以晓得曹操的墓地所在,因为他是黄巾起义张角三兄弟的后人。

原来,曹操是以镇压黄巾起义发的家,当年,张角在广宗病死,起义失败。参加黄巾起义的将领们为了保护自己领袖的尸骨,在邻近的县埋了许多假墓碑,欺骗官军。只有曹操不肯善罢甘休;他从黄巾余党的口中得知了张角真墓的秘密,于是,亲自开赴张角的老家巨鹿郡内;在河床下找到了张角的墓室,并将张角的脑袋割下来,带着人头回京城报功。

曹操由此深受发。因此,他生前秘密派人在洛河水下秘造墓室,又把参与修墓的人全部杀掉,想躲过后人的惩罚。可是,还是被张角的后人找到,并为祖宗报了仇。宋代诗人俞应符在《72疑冢》一诗中,以厌恶至极的口气道:“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告君知。只须发尽冢七二,必有一冢藏君尸”

2009年12月27日,曹操陵墓得以确认(河南安阳县)。专家称:曹操高陵的发现,填补了三国、魏晋的考古空白,极大地提升了全社会对考古的热情和兴趣。下一步将围绕高陵,打造中原首个曹操文化旅游区。

标签: 司马炎

更多文章

  • 司马炎晚年为何禁止天下女子出嫁?真实原因令人啼笑皆非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读过三国的人肯定知道司马炎此人,他是晋王朝的第一位国君,三国争霸时代,也是在他的手里得到了大一统,论功绩而言,他应该是功不可没,但是他虽然是开国皇帝,但是历史评价却不高,为什么呢?这要从他的上几辈人开始说起,司马氏最终夺得曹魏政权,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最终得来的。司马氏的最大功臣司马懿

  • 后宫佳丽三千,如何解决侍寝?司马炎:很简单,看我

    历史人物编辑:倚梧杉标签:司马炎

    在我国封建社会,皇帝是站在权力最巅峰,最耀眼的男人,他富拥天下土地,对于女人而言,每个皇帝都会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加上为皇家服务的宫女们,最后也就演变成了后宫佳丽三千,那么有一个问题来了,对于自己庞大的后宫而言,皇帝是怎么做到雨露均沾呢?这个对所有皇帝都感到为难的问题,对于西晋晋武帝司马炎来说,那可

  • 为什么人们经常忽略结束三国,一统中原的晋武帝司马炎?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司马炎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此时的中原地区已经走向了战乱的局面。黄巾起义以及董卓之乱的出现,让百姓流离失所,没有了太平日子可以过。黄巾起义在公元184年出现,到了之后,黄巾起义被平定,可是董卓之乱又出现了。此时的天下已经不可能安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诸侯纷纷起兵讨伐董卓。这就有了历史上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 司马炎很优秀,为何司马昭不愿将位子传给他?因为他的傻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老海君平叔标签:司马炎

    在古老的中国,人们对伦理纲常可谓是非常的重视,以子杀父是违逆人伦的大罪,就算是天子可以免受刑罚,但是也难以堵住悠悠众口,不免被后人所诟病。那么,传言晋武帝司马炎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司马昭,这是真的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为何曹魏政权无法抵抗呢?我们常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形容一个人野心勃勃,世

  • 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为何司马氏骂名更大?两者就不在同一档次

    历史人物编辑:一枕残夢标签:司马炎

    曹丕推倒汉献帝,和司马炎踢飞曹奂,是三国时期的两大分水岭。曹丕篡汉,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三国时代来临。而在此之前的那些金戈铁马,就只能称之为汉末时期了。只不过由于这种划分太过无情,许多人根本就不认可。因为,三国时期的精华,几乎都集中在,自董卓乱政至诸葛亮去世,这一时间段内。比如十八路诸侯伐董卓,官渡之

  • 明知分封制的弊端,司马炎却为何还要大肆分封司马氏诸王?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司马炎

    公元265年,司马炎窃取了曹魏的江山,篡位自立,定国号为晋。但是晋又分为西晋和东晋,前者立国仅仅几十年就被灭国,后者虽然又在江南偏安一百多年的时间,但是他们皇权力量的衰微导致司马氏名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只是个傀儡,国家大事还是得靠当时一个独有的政治群体:世家。今天笔者一起来聊聊晋朝的分封制,很多人

  • “白富美”的标准是晋武帝司马炎定的,司马光的评价“荒诞无稽”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司马炎

    现代的“白富美”是一个网络语言。与高富帅、矮穷矬等词产生于同一时期,指的是肤色白皙,经济实力强,长得漂亮,身材又好,气质佳的女性,是一个褒义词。白:皮肤好,通常指的是皮肤细腻白皙,看着舒服。富:财富各种来源导致的经济能力强,基本有两大来源:家庭来源以及自我来源。(大小姐和女强人)美:指的是第一脸蛋漂

  • 刘裕篡晋后,为何没效仿司马炎、曹丕,反而将司马家族斩尽杀绝?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趣事标签:司马炎

    司马家经过“三马”的努力,终于在司马炎时期彻底撕下了伪装,堂而皇之地篡夺曹魏政权建立晋朝。不过司马炎对亡国之君曹奂还算可以,封其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在封地之内曹奂的待遇还跟皇帝一样,即便上书也不用称臣、受诏也不必跪拜等等。这个倒是效仿曹魏开国皇帝对汉献帝刘协的处置。俗话说得好,风水轮流转,晋也不是永

  • 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更厉害?晋武帝司马炎说了17字,道出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重读标签:司马炎

    三国时期: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经过常年战乱出现很多英雄豪杰,以曹操、刘备、孙权等最为出名,他们个个聪明过人,头脑精明,重贤爱才,他们手下谋士出名的很多如诸葛亮、郭嘉、贾诩、司马懿、庞统、周瑜、法正等人,他们个个精于算计,谋略过人,政治、军事方面都很厉害,为各家主公出谋划策,建功立业,曹刘孙三家,从

  • 出来混总要还的,司马炎逼他禅位,后来他的子孙用同样手段灭了晋

    历史人物编辑:李忠元标签:司马炎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其实就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历史。由统一到分裂,又由分裂再一次统一;有一个人篡权夺位,再被另一个人所替代。三国的魏国就是这样,有一位皇帝被司马家的人夺走了皇位,但是几代之后,又由这个人的子孙同样逼迫司马皇帝禅位,覆灭了西晋。曹操死后,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禅位,登基为帝,建立了魏国。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