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此时的中原地区已经走向了战乱的局面。黄巾起义以及董卓之乱的出现,让百姓流离失所,没有了太平日子可以过。黄巾起义在公元184年出现,到了之后,黄巾起义被平定,可是董卓之乱又出现了。此时的天下已经不可能安定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诸侯纷纷起兵讨伐董卓。这就有了历史上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这其中就包括之后的曹操。从这之后,各个诸侯盘踞一方,成为了地方的强大实力。经过不断的战争之后,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时候得天下仍然是乱世。
从黄巾起义之后,一直到公元280年的时候,这一时期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最终在司马炎的命令之下,东吴被灭亡。此时的华夏大地再一次走入了统一。不过,西晋虽然统一了中原大地,可是万万想不到,太平的日子没有三十年的时间,动乱又出现了。
这就是西晋的八王之乱,也是导致西晋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照常理来说,晋武帝司马炎是历史上将乱世大一统的皇帝,那么为什么他没有能够像秦皇汉武那样声名远播呢?首先来说,司马炎的皇位来路不正。古代的时候,人们对一个朝代是有忠心的。
无论是谁篡位,在历史上的名声都不会太好。不过也有例外的,比如说隋朝,隋文帝杨坚与晋武帝司马炎都是篡位,但是隋朝没有给后人带来灾难。这与司马炎相比,隋朝甚至给唐朝的强大奠定了基础。与隋文帝等人相比,司马家族实在是不光彩的。
从司马懿开始,司马家族就已经开始布局篡位了。司马懿早期的时候,是没有不臣之心的。到了曹叡驾崩之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导致了司马懿篡权。其后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曹魏真正的掌权者。司马昭去世后,司马炎就迫不及待了。
经过三代人的布局,最终的司马家族成为了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昭去世之后,司马炎就马不停蹄地称帝了。在曹魏时期,曹氏家族对待司马家族是非常不错的。之所以司马炎想要称帝,史书上记载是因为曹奂的坚持,这就有些滑稽了。
历史上篡位的皇帝不在少数,魏文帝曹丕就是其中一位。与司马炎一样,曹丕也是篡位,但是曹丕没有受到后人的诟病。原因就是曹丕篡汉之后,将汉献帝封为了山阳公。相比较来说,司马炎对待曹魏宗亲就大不相同了,司马炎对曹魏宗亲赶尽杀绝。
人们之所以忽略司马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司马炎让当时的国策倒退。众所周知的是,秦朝时期出现了郡县制,这种制度肯定要比分封制。西晋建立后,司马炎改用了西周的分封制,这就给八王之乱留下了隐患。这样的国策无疑是西晋灭亡的原因。
那么司马炎为什么会定下这样的国策呢?这肯定与司马炎的皇位来路不正有关。司马炎皇位来路不正,多多少少缺乏安全感。可问题是司马炎没有吸取曹魏的教训,原因就是曹魏的衰落,就与当时曹丕消弱曹魏宗亲有关,到了高平陵之变发生的时候,曹魏宗亲根本没有权利。
这样说来就是曹魏没有重视宗亲,给了司马懿机会。司马炎倒是改变了这个策略,可是太过重于宗亲的力量,结果导致了每一个宗亲的实力都非常强大,最终八王之乱才有可能爆发。司马炎在位期间,为了维护自己皇室的血统正宗,开始近亲结婚。
于是就有了“傻子皇帝”司马衷。晋惠帝司马衷就有点智障加脑残的感觉。更加难以置信的是,司马炎给司马衷找了一个强势的老婆,这就是贾南风。于是八王之乱出现,紧接着就出现了五胡乱华。这个女人把西晋折腾得乌烟瘴气。最终的西晋走向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