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裕篡晋后,为何没效仿司马炎、曹丕,反而将司马家族斩尽杀绝?

刘裕篡晋后,为何没效仿司马炎、曹丕,反而将司马家族斩尽杀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小趣事 访问量:1443 更新时间:2023/12/9 20:13:05

司马家经过“三马”的努力,终于在司马炎时期彻底撕下了伪装,堂而皇之地篡夺曹魏政权建立晋朝。

不过司马炎对亡国之君曹奂还算可以,封其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在封地之内曹奂的待遇还跟皇帝一样,即便上书也不用称臣、受诏也不必跪拜等等。这个倒是效仿曹魏开国皇帝对汉献帝刘协的处置。

俗话说得好,风水轮流转,晋也不是永世之国。公元420年,刘裕夺了司马家的政权建立了刘宋王朝,这时的司马家子孙得到的又是怎样的处置呢?

刘裕是我国少数出身贫寒的开国皇帝,如果不是后来的朱元璋更强,或许刘裕能更有名。他一介草根从小兵做起,一步步逆袭成了东晋最大的势力,真就应了那句“时势造英雄”。

东晋自建立起,皇帝一直都没什么实权,主要是几大门阀斗来斗去,但毕竟皇帝的象征意义在那里,某些程度上还是起到了平衡的作用。

但传到晋安帝司马德宗这一代时,平衡之策就玩不转了,因为他是个傻子。

《晋书·安帝纪》: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

晋安帝

吃喝拉撒自己都搞不定,如何搞得定群臣?于是皇权的威严荡然无存,局势愈加混乱。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裕把握住了机会,靠着自己卓越的军事天赋屡屡得胜。在战场之外刘裕也很会安抚民心,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

刘裕在平定了桓玄之乱后,重新迎回晋安帝,不过兵权还是掌握在刘裕自己手中,此后南征北战基本统一南方,因为立下大功,义熙十四年(418年)被赐九锡封宋公,已成了东晋实际的第一人。

整个天下都是刘裕打下来的,他愿意被一个傻子驱使吗?显然不可能,在被封宋公的第二年(419年)就命人杀了晋安帝。

但他当时没有篡位,反而拥立了晋安帝的弟弟司马德文为帝。

晋恭帝

其实并不是刘裕不想当皇帝,他又不是活雷锋,只是因为当时出现了图谶“昌明之后有二帝”,昌明是晋孝武帝的字,晋安帝就是继承孝武帝的皇位,图谶的意思就是说在晋安帝之后理应还有一位皇帝。

古人对于这些还是很迷信的,什么“亡秦者胡”、“代汉者当涂高”都让一些大人物深信不疑,因此刘裕只能顺着谶语来。

司马德文继位后就有了二帝,刘裕也就迫不及待的命手下写好禅让诏书,让司马德文照着写。

比起哥哥来,司马德文要聪明得多,他明白自己就是个傀儡,于是很配合刘裕,并且当刘裕的心腹前来时还拍了一番马屁,说自己禅位是心甘情愿的。

刘裕终于当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当时还是封了司马德文个零陵王,同样也表示了他在封地的制度一切照旧。

看起来很美好,然而……

刘宋王朝

在司马德文赶赴封地之时,大将刘遵考早已带兵到了他的封地上,目的就是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司马德文的生活也是相当之惨,其皇后姓褚,就封之后生下个儿子,却被刘裕命人害死。此后刘裕更是寻找机会想要杀掉废帝,司马德文也非常小心,所有饮食都由褚皇后负责,一直没给机会。

最后刘裕不耐烦了直接让亲兵用被子捂死了司马德文,随后下令尽诛司马家族。

其实刘裕此举也是无奈,综合来看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因为他当时已经57了,加上常年征战身体不好,怕是没多少时日可活。而诸子年幼,他怕一死就没人能压制得住司马家,到时候复辟了反而是他们刘家遭殃,因此先下手为强。

二是他的出身问题,东晋是士族门阀把持的时代,一介草根跟司马家比起来,很明显大家族更愿意跟司马家亲近。

三是他的篡位时间太过仓促,曹魏篡汉经历了曹操曹丕两代,司马篡魏历经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四代,而刘裕,就只靠自己的杀杀杀,很难服人。如果不除掉司马家,以后太麻烦。

在这三个原因之下,刘裕挥起了屠刀,但也是开了恶例:他是第一个杀禅让皇帝的,此后得到了诸多效仿,刘裕自己的子孙在换代之时也被狠狠屠杀。

标签: 司马炎

更多文章

  • 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更厉害?晋武帝司马炎说了17字,道出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重读标签:司马炎

    三国时期: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经过常年战乱出现很多英雄豪杰,以曹操、刘备、孙权等最为出名,他们个个聪明过人,头脑精明,重贤爱才,他们手下谋士出名的很多如诸葛亮、郭嘉、贾诩、司马懿、庞统、周瑜、法正等人,他们个个精于算计,谋略过人,政治、军事方面都很厉害,为各家主公出谋划策,建功立业,曹刘孙三家,从

  • 出来混总要还的,司马炎逼他禅位,后来他的子孙用同样手段灭了晋

    历史人物编辑:李忠元标签:司马炎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其实就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历史。由统一到分裂,又由分裂再一次统一;有一个人篡权夺位,再被另一个人所替代。三国的魏国就是这样,有一位皇帝被司马家的人夺走了皇位,但是几代之后,又由这个人的子孙同样逼迫司马皇帝禅位,覆灭了西晋。曹操死后,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禅位,登基为帝,建立了魏国。但

  • 为什么司马炎在登基9年之后,才追封司马懿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白话三国正史标签:司马炎

    司马懿家族在中国的名声并不好,尽管司马炎最终统一了自东汉末年以来就分裂的中国,但经过短暂的统一之后,司马家族让中国陷入了更严重的分裂状态。而这一切的转折点,就在于晋武帝司马炎非要把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痴呆儿子司马衷,正是这个痴呆儿子,把晋朝拖入了无尽深渊的八王之乱,最终导致了更为严重的五胡乱华。中原

  • 司马炎为何统一三国后,却判若两人?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司马炎

    看过《三国》的都知道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多国家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而他的孙子司马炎的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但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一直都是很有争议的,因为他的一生有两个重要的分水岭,一个分水岭就是继承皇位后实现了国家大统一,另一个分水岭就是他得意忘形后开始怠慢政事、荒淫无道,

  • 司马炎有20多个儿子,却选个傻子接班,和传说是儿子的皇孙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司马炎

    “两晋”都是昙花一现,时间极短(西晋30多年,东晋不到30年)。西晋王朝仅仅存在了五十多年就灭亡了,在很大程度上和司马炎所选的接班人有关。晋武帝司马炎也算是比较有能力的一个皇帝,但是他的儿子,晋惠帝司马衷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傻子皇帝。关于他的傻,有过两个著名的事例:不过群臣之中到底有高人,有人紧走两

  • 为什么曹操那么厉害却没有统一三国,司马炎这个昏君却能做到?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司马炎

    曹操虽然强大,但也因为这个原因,无法统一中国。司马炎的资历远不如他,但他可以统一中国。这个原因被称为“时间情况”。让我们详细解释一下这个问题:曹操生前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土地,包括并州、幽州、冀州、青州、兖州、徐州、豫州、凉州。他用尽了所有的阴谋诡计来夺取领土,但最终还是没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最终,司马

  • 晋武帝司马炎是司马懿的孙子,但是司马炎却在临终之前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司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烧川菜标签: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是司马懿的孙子,但是司马炎却在临终之前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司马衷,可问题是司马衷是个智力水平比较低下的人!立太子的时候,司马炎本来想立他的嫡长子司马轨,结果长子早就死了,按照礼法,应该传位于他的次子司马衷,可司马衷脑子有问题,属于接近白痴的人!许多大臣都委婉的劝司马炎换个太子,司马炎却不

  • 司马炎建立的大一统晋朝仅仅存在了50年的原因所在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司马炎

    司马炎可以说是最水的开国皇帝,在家族两代人的基础上建立的西晋,首先他在继承人身上犯了大错,执意要立白痴儿子司马衷为太子,又如西汉一般分封诸王,以期诸王拱卫中央朝廷,结果临死时没有平衡好各方势力,诸王反而因为与中央朝廷争权夺利而爆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后晋国元气大伤,给了自东

  • 司马炎明明有26个儿子,为何却偏把皇位传给一个傻子?

    历史人物编辑:大胃王标签:司马炎

    司马炎在位时,逼迫曹奂禅让,灭吴国,统一天下;采取一系列合理政策,恢复生产;国家出现了一幅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如此英明神武的一位雄主,为什么要将皇位传给白痴儿子司马衷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古代帝王传位给什么样的儿子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古代君王一般都传给什么样的儿子。第一类

  •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如何处置三国的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司马炎

    众所周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亘古不变的历史规律。自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格局逐渐形成。在数十年的时间中,魏蜀吴三国展开了激烈的较量。不过,最后完成统一的,却是司马懿所在的家族。公元279年,司马炎调集了20万大军,正式发动了晋灭吴之战。到了公元280年,西晋消灭东吴,从而彻底结束了三国时代。对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