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陶渊明:内心平静,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

陶渊明:内心平静,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贺鹏 访问量:561 更新时间:2024/1/15 17:06:23

当世俗的声音侵入他的心灵,带着那份期待,和想去施展自己的人生抱负的愿望,打开了现实那扇大门。可命运总会开玩笑,在经历了种种无奈之后,官场的深邃使他毅然决然的选择归隐田居,在幽静美好的田园生活中度过他的生。你看,陶渊明,一个追求内心平静,不愿被外界的嘈杂牵着鼻子走的东晋大作家正在逐渐映入我们的眼帘……

众所周知,因为他家旁边有五棵柳树,遂因此得名“五柳先生”。这称号也让后世的许多人记住了他。陶渊明出生于没落的仕宦家庭,他的曾祖父祖父都是担任高官。

年少时他曾连遭两次变故,8岁时父亲去世,没几年,庶母也离开了他,他的母亲孟氏却对渊明之后的人生道路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母亲是当时名士孟嘉的女儿,孟氏的父亲孟嘉有着卓越的才能,一生襟怀淡泊,语言简默,很有度量,因而多次受到上级的夸赞与器重。

所以自然而然的,陶渊明的母亲也是一个知书达理,受人尊重的女性。在父亲去世后,家境窘迫的情况下,母亲独自一人承担整个家庭的负担,将他与妹妹抚养长大,正所谓言传身教,母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陶渊明,她把自己娘家的崇高的化风尚发扬光大,竭尽全力去为他的未来增砖添瓦。陶渊明的后世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母亲对他的引导与点拨。

每一个家庭,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也是儿女的上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一言一行也在渗透于孩子的成长中,良好的教育方式能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当中更加与众不同。

陶渊明中年时遭了几次丧事,家庭负担非常重,为了自己能更好地走出阴霾,他就想着能找到一种独特的方式丰盈自己的生活,这时,也许只有书籍能够带他领略到别具一格的世界了吧!

他开始了“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生活。物质世界虽匮乏,但通过博览群书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填满那部分缺失的空白,再好不过了。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陶渊明在汲取了众多知识后,思想也有了质的提升。闲暇之余,内心总有一种想走出去看看的感觉,他往着那种呼风唤雨,指点江山的洒脱,也想痛痛快快地体验一把!于是,他走向了官场。可就在他出任彭泽县令时,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

陶渊明平时就看不惯这种人,想要立刻起身去拜见。可县吏却对陶渊明说:“那是上面的人,你一定要穿的正式,有礼有节地去迎接一下。”陶渊明听后便答:“我不愿为了这样一个拥有小小官职的人,就向这些家伙低三下四。”说罢,便迅速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那个新鲜而短暂的县令官职。这次离去,就是他和官场的永久告别。

这也就是闻名古今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清正廉洁,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是他的代名词。率真如陶渊明,性情中人形容他在合适不过了。在与人交往方面总是那么的老实。不论贵贱,只要有人拜访陶渊明,只要他有酒,就会和客人一起喝酒。

陶渊明若先于客人醉了,就会对客人说:“我醉了想睡了,你离开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坦诚直爽的人真是屈指可数呀!

在那个权力争夺异常激烈的时代,性格耿直的他,终究难以理解灰暗环境下的处事方式,不愿意去攀权富贵卑躬屈膝,所以与现实社会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他恍然明白了,我不想将就于我的后半生,我要去找寻那个世外桃源!那个让我内心平静淡然的圣地!之后,恬淡的田园生活便悄然开

可是,陶渊明归园后这一时期的生活只能用穷困潦倒来形容。他和百姓一起劳作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在他生命靠近尾端的日子里几乎因为粮食缺乏问题而生病。但即便如此,陶渊明拒绝权贵的馈赠。不受“嗟来之食”。很多的人或事物在剔除了嘈杂的声音之后,终将会回归平静。

撇开世俗独自一人归隐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放弃了世俗肮脏的官场权利,得到了悠然自得的生活。虽然他失去了贤臣的称号,但他却获得了整个南山。我想即使他生活拮据,但获得心灵宁静的他仍然快乐而幸福。

外在的环境固然会影响人的一生,但在某些事情上更多决定事态性质的是内在的修养与虔诚。时代在变化,生活方式也在更新,物质固然重要,但内心也需要我们慢慢地去经营,前途漫漫,知足常乐!

作者:小A。

标签: 陶渊明

更多文章

  • “陶渊明”的商业难题

    历史人物编辑:张书乐标签:陶渊明

    如果有一个陶渊明的生活,摆在你面前。你会选择为此花钱,还是花钱呢?由五十一区工作室开发、腾讯极光计划发行的国风山水田园经营手游《桃源深处有人家》(以下简称“《桃源》”)自3月22日全平台正式上线以来,广受玩家好评,但同时也因服务器波动、数据异常等游戏运营问题多次发布公告向玩家致歉。日前,手游《桃源》

  • 祖逖北伐4年,打得后赵石勒载歌载舞,为何年仅56岁便忧愤离世?

    历史人物编辑:范翌英标签:祖逖

    闻鸡起舞的故事,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讲的是两个晋朝的基层公务员,住在同一个宿舍里。一个叫刘琨,一个叫祖逖。有一天,祖逖呼呼大睡,而刘琨可能是白天喝了点咖啡,整宿都睡不着。一直熬到了鸡叫,实在是熬不住了,一脚踹醒了鼾声如雷的祖逖,并且说道:要不咱们以后听到鸡叫声,就起来舞剑咋样?祖逖被扰了清梦,恨不得把

  • 祖逖利用晋朝在北方的官方力量和坞堡、流民在北伐中取得一定战果

    历史人物编辑:月照一天雪标签:祖逖

    提起闻鸡起舞,大家都知道说的是立志北伐的祖逖。祖家祖上两千石的高官。属于世家大族,祖狄,字士稚,祖逖幼年丧父,但几个兄弟共同扶持成长。祖逖生性豁达,经常扶贫帮困,豪侠仗义,而且博览群书,好打抱不平,众人认为祖逖是个一勇之夫。但和祖逖交往以后,都认为祖逖为人不错。有大才。是栋梁之才。八王之乱后,洛阳失

  • 祖逖:闻鸡起舞,屡败石勒的东晋名将,为何没能完成北伐大业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祖逖

    太兴四年,即公元321年,河南雍丘一军队营帐外,一员将领在亲随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站在豫州大地上向北眺望,看得出他身染沉疴,却依然眼神坚毅。此时正值分野上多出了颗怪异的星星,他忽然想起年初盛传的一句话“今年西北大将当死”,不禁感伤流涕:“这颗星是为我出现的吧!可叹正要进军河北,老天爷却要杀了我,这是

  • 闻鸡起舞的祖逖,一生致力北伐,目睹了朝廷的明争暗斗,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祖逖

    听到鸡舞的典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讲述了祖逖与友人刘琨在泗州的故事。老爷主持的时候,二人趴着睡着了,只听得鸡啼。他认为这是对他的一种鞭策,鼓励他上进。随即随刘琨到屋外练武,后世也成为立志报国之人。起来吧,其实祖柝在历史上还是挺有名的。祖悌家族是北方的大家族,拥有两千石的达官贵人很多。祖逖小时候思想豁

  • 祖逖唯一一次骂人:信不信老子用3000人干死你!

    历史人物编辑:鲲鹏历史阁标签:祖逖

    东晋元帝司马睿与江南王氏(王导、王敦)兄弟的合作前期,两家存在共同利益,矛盾不突出,政治上的一致多于分歧,元帝肯对他俩言听计从,王导、王敦也对元帝同心翼戴。但随着元帝地位的巩固,以及建康政权的统治范围不断扩大,坐稳了龙椅的元帝就不太愿意“王与马,共天下”了。王氏兄弟又是什么态度呢?王敦(图注)王导尽

  • 祖逖如何从世家子弟成长为北伐名将?答案就在他的名字里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祖逖

    闻鸡起舞的北伐名将——最后的豫州刺史祖逖(1)祖逖,我们现在习惯将其读成祖狄(di),却不知与祖逖本名的意思南辕北辙,逖应该读成ti,四声,意思为远,出自《尚书·周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这原本是周武王伐商时所说的圣人之言,祖逖父亲祖武为儿子取这个名字可谓望子成龙

  • 闻鸡起舞祖逖:民族英雄的不甘与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陶云标签:祖逖

    说起祖逖,大家一定不陌生,闻鸡起舞的故事激励了很多人,祖逖就是其中的男主角之一。闻鸡起舞说的是祖逖与他的好朋友刘琨,听到鸡叫就立刻起床练剑的故事。这哥俩后来也不负众望,两人都尽忠王室,最后闻名天下,成了很多人的偶像。祖逖是范阳人,就是今天的河北。他有兄弟六个,家族世代做官。祖逖年少时不爱读书,喜欢结

  • 十六国时期令五胡惧怕的绝代名将:祖逖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祖逖

    公元321年,司马睿一纸诏书剥夺了东晋名将祖逖进取河北的愿望。但是令司马睿没有想到的是也是这一纸诏书,也剥夺了这位一代名将的继续活下去的希望,他在这世上唯一想做的事就是北伐收复故土。可是皇帝不让他继续北伐并让戴渊来牵制他,且朝中大臣又为了权利明争暗斗,他对这朝堂已经绝望了。同年10月,祖逖在忧愤交加

  • 闻鸡起舞的祖逖,一生功绩究竟如何,为何能被称为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祖逖

    很多人都听说过凿壁偷光,闻鸡起舞的故事。但是,很少人对祖逖的故事,有一个完整的了解。这个人物,他不光是一个努力的人,还是一个有传奇故事的人。就是这么一个人物,并没有在事业上如意。他的故事,充满了“节操”和“忠贞”两个元素。同时,也是一个有悲壮色彩的人物。祖逖成长的时候,正好是西晋的强盛时期。出生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