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充:司马昭的大功臣,也是西晋灭亡的助推手

贾充:司马昭的大功臣,也是西晋灭亡的助推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熊英 访问量:1336 更新时间:2024/1/16 12:10:22

260年,司马昭拒绝陈泰建议,没有处死贾充,还封他为安阳侯。司马昭看来,贾充是大功臣,却不曾想西晋的大好江山,毁于贾充之手。

贾充,豫州刺史贾逵的儿子,世代享受曹魏俸禄。三国鼎立,相互厮杀,司马家笑到最后,贾充功不可没。司马昭建立西晋,靠贾充;西晋的毁灭,也是贾充一手造成的。

254年,司马师以“不守礼法”为由,废了曹芳,改为齐王,旋即迎接高贵乡公曹髦来洛阳继位。司马师此举,镇守淮南的毌丘俭和文钦很不满意,便打着“勤王”旗帜起兵。

司马师亲自率兵征讨,贾充也追随。司马师身体不好,眼睛上长一个瘤,疼痛难忍,便在大营里进行切割。文鸯率兵夜袭军营,司马师惊吓过度,眼珠子都坠出来,奄奄一息。

司马师最终获胜,但生命进入倒计时。途径许昌,司马师感觉大限已到,便派人去洛阳请来弟弟司马昭,让他接管大将军印,以防不测。

曹髦雄才大略,他以夏朝的少康为偶像,立誓恢复祖宗基业,铲除司马家族。曹髦察觉到机会来了,下诏让司马昭留在许昌镇守,防止东吴袭击;南征大军由贾充、傅嘏率领,班师回朝。

贾充很精明,告知司马昭,这是曹髦的毒计。镇守许昌,远离洛阳,司马家族很快就会被一网打尽。为此,贾充、傅嘏商议,让司马昭率兵回洛阳,自己留在许昌。

司马昭班师回朝,贾充镇守许昌,曹髦丧失了机会。司马昭手握重兵,在京师的兵马并不少,近在迟尺的许昌,则是贾充镇守,可以轻易杀到洛阳,曹髦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258年,司马昭想称帝,却担心外地将领不服。贾充自告奋勇,前往拜访老朋友诸葛诞,看看他的态度。诸葛诞大怒:“贾家世代受俸禄,岂能从贼,不愧对祖先吗?”

诸葛诞明确反对司马昭,贾充决定跟朋友翻脸。回到洛阳,贾充告知司马昭:“诸葛诞兵强马壮,若是不早点除掉,则后患无穷。”并提出破敌之策,让司马昭打消耗战,拖死诸葛诞。

不得不说,贾充确实有谋略,诸葛诞麾下将士很精悍,但粮草不够,压根就消耗不起。诸葛诞兵败,江南各地将领纷纷顺从,没人敢反抗司马昭,贾充功不可没。

260年,曹髦忍无可忍,率数百人杀出皇宫,围攻司马昭。可惜,曹髦手下的王沈叛变,将计划告知司马昭,让他加强防备,导致曹髦败亡。

曹髦手持长剑,一顿猛砍,直言:“敢于阻拦者,全部诛灭九族”。皇帝亲自操刀冲杀,司马昭的士兵也不敢动,连堂弟司马伷(晋元帝司马睿的爷爷)都跑了。

不出意外,曹髦杀入府上,魏晋格局就此改变。贾充也不敢上前,却鼓动太子舍人成济:“司马公养你们那么久,就是等到今天,还犹豫什么呢?”

贾充这么一说,成济头脑发热,上前将曹髦刺死。司马昭闻知,跪地痛哭:“你们这么做,让我怎么去见人呢?要陷我于不义吗?”

曹髦是皇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成济刺死曹髦,背后黑手是贾充。为了平息众怒,必须要牺牲某些人。尚书陈泰痛恨贾充,让司马昭处死他,以谢天下。

司马昭犹豫了很久,却舍不得杀他。至于成济,被诛灭三族,全家抄没。成济一家不满意,光着脚跑出去大喊:“司马昭想称帝,把我们当替罪羊。”士兵连发弓箭,将他们全部射死。

刺死曹髦,这是贾充的功劳,司马昭不但拒陈泰建议,还册封他为安阳侯当作亲信培养。263年,司马昭派贾充率兵镇守汉中,充当卫瓘的后盾,钟会、邓艾、姜维成为输家。

265年,司马昭奄奄一息,将司马炎托付给贾充,让他好好辅佐少主。贾充旋即布置“禅让事宜”,让皇帝曹奂乖乖退位,司马炎顺利“接班”,建立晋朝。

西晋建立,贾充立下首功,却也将西晋带入深渊。贾充的妻子郭槐,好嫉妒,郭槐认为贾充跟保姆有私情,当场将其打死,怀抱中的贾黎民受惊吓而死;贾充连续失去两个儿子,都跟郭槐有关。

郭槐的两个女儿,贾南风、贾午也是狠毒之人。贾充为了巩固权力,让郭槐去讨好杨皇后,将贾南风嫁给太子司马衷。司马炎不愿意,但考虑到贾充的功劳,也就含泪答应了。

267年,贾南风入宫,充当太子妃。290年,司马炎病逝,司马衷病逝。司马衷是典型的“愚痴”皇帝,傻乎乎的,朝政大权掌握在“毒后“贾南风之手。

贾南风掌权后,诛杀大臣、司马家族王侯,甚至太子司马遹也不放过,引发了“八王之乱”,晋朝内部相互征伐。300年,贾南风被司马伦处死,但西晋已经陷入了绝境。

司马氏王爷相互攻伐,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乘势南下,中原大地生灵涂炭。311年,匈奴人刘聪攻克洛阳,俘虏晋怀帝,烧毁城池。317年,刘曜杀入长安,俘虏晋愍帝,纵火焚烧,西晋灭亡。

参考书目:《晋书》

标签: 贾充

更多文章

  • 贾充究竟是不是太子的支持者?浅谈西晋立储风波下的贾充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贾充

    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代魏自立,完成了魏晋嬗代之路的最后一步,而晋武帝登基的第二年他便做了一件震惊朝野的事:册封仅仅九岁的司马衷为太子,由此这个著名的“白痴皇帝”登上了历史舞台。此时的司马衷年仅九岁,其智力低下还不为朝臣所知,故无论是晋武帝还是朝臣都因为其年幼还觉得是童言无忌,故还没有引发轩然大

  • 贾充帮助司马炎篡位,如今看来,贾充既是晋朝的功臣,也是毁灭者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贾充

    三国末期,有这样一个人。李世民说他“凶猛正直,有奸诈强权的野心”。房玄龄说他“不仅是魏朝的叛徒,也是晋朝的罪人!”苏轼说他“当时晋朝的混乱,就是因为他的存在”。虽然大多数人都说这个人不好,他的性格也值得怀疑,但有两个关键人物认为他很好。他们是司马昭和司马炎的父子。司马炎说他“雅量弘高,达见明远,武有

  • 关于西晋初年贾充和任恺的“朋党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贾充

    公元249年,高平陵政变之后,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彻底的把控了魏国朝政,由此司马氏篡权踏出了第一步。之后司马氏以及司马昭接过了父亲留下的基业,为司马氏篡权更进一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公元265年,司马昭病逝,其子司马炎接替司马昭,并在不久之后将曹魏最后一个皇帝赶下台,自己上位做了皇帝,并立国号为晋。其实

  • 西晋初立:郭槐善妒贾充无嗣,武帝信谗逼死贤王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贾充

    西晋初立:郭槐善妒贾充无嗣,武帝信谗逼死贤王既而贾充病死,议立嗣子,又发生一种离奇的问题。先是贾充尝生一子,名叫黎民,年甫三龄,由乳母抱儿嬉戏,当阁立着,可巧贾充自朝退食,为儿所见,向贾充憨笑。贾充当然爱抚,摩弄儿顶,约有片时,不料贾充妻郭槐从户内瞧着,疑贾充与乳母有私,竟乘贾充次日上朝,活活将乳母

  • 搜神记卷9之12 审贾充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贾充

    贾充是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南征吴国的时候,有一次率军在项城驻扎。某天,军中所有人都找不到贾充的踪迹。贾充帐下有个都督叫周勤,白天打盹的时候,梦里看到有一百多人,穿着官府的衣服,逮捕了贾充,把他带进了一个小路。周勤一下子惊醒了,后听说贾充不见了,便派士兵出门去寻找,自己也带了几个人去搜寻。搜寻的路上,

  • 贾充弑君倒向司马氏,助司马氏建立政权后反遭猜忌,贾充一计解疑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贾充

    贾充是西晋的开国功臣,在魏晋易代过程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他还是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的晋军前敌总指挥,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贾氏家族的社会名望和影响力,使之迅速进入名门望族的行列,应该说并非庸碌之辈。但是传统史家对贾充的评价很低,从人品到才能,从家风到为政,可谓完全否定,无一好评。史臣甚至认为,贾充不仅是

  • 从桓温的上进和颓废之路,看曹操的心路历程,告诉你未来该怎么走

    历史人物编辑:付寒寒标签:桓温

    桓温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的孙女婿,也是东晋王朝比较著名的权臣。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绩就是消灭了成汉政权,这是东晋历史上少有的成功战绩。为此他的名声大振,一度成为东晋王朝最闪亮的明星。而不久之后,他又相继展开了三场北伐之战,本来是想彻底收复当年失去的土地,在前两次的征战中,好歹不胜不负。可是第三次讨伐前燕

  • 王敦、桓温、刘裕——东晋三大权臣为何只有末者篡位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季晋宇标签:桓温

    华夏历代王朝中,东晋也许是皇权最为衰微的一个了。其他朝代都是开国之君威权鼎盛,后续的守成之主们权柄渐消。但东晋却是个例外,从南渡后的首任皇帝司马睿开始,朝堂就被掌握在以琅琊王氏为首的士族手里,皇室既无法执政也无权掌兵,只能仰人鼻息。而且从东晋立朝以来,就不断有实力膨胀的权臣,试图篡位夺权,如果不是北

  • 王与马共天下持续了多久?谢安、桓温崛起以后,老王家就没戏了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桓温

    西晋八王之乱的时候,琅琊王司马睿其实也掺和了。当初东海王司马越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时候,司马睿也积极响应,打算刷波经验。毕竟司马家的各路诸侯都出动了,自己再不混点战功,将来没法分肉吃。可惜司马越惨败,自己跑了。司马睿实力弱小,直接被司马颖摁在地上揍了一顿,顺道抓了起来。好在这大兄弟够机灵啊,不仅逃了出

  • 桓温手中有五个东晋傀儡皇帝,第三次北伐失利后也不敢直接篡位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汪洋标签:桓温

    桓温和曹操其实很像,都比较复杂。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桓温,那么应该是这一句:空有贼心,却没贼胆!桓温是东晋名将,巅峰时期曾经北伐打到了长安城下,只可惜巅峰时间有点短,一眨眼功夫,桓温就因为北伐失败,跌入了谷底。按理说,桓温这种权臣,想要篡位问题不大。只需要在朝廷里面安排一帮人跟他演一场禅位的戏,基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