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晋佞臣贾充的奇葩家事

西晋佞臣贾充的奇葩家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马帅 访问量:4735 更新时间:2024/1/21 23:55:39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撰文:梦貘貘

编辑:吃硬盘吧

#01.

西晋时期的宰相贾充生有四个女儿,贾褒、贾裕、贾南风贾午

其实,贾充和夫人郭槐曾经育下两子,长子名曰黎民,当时已经长到三岁。某日,奶娘抱着他在大门口处晒太阳,贾充正好从他们身边路过。黎民看到父亲,连忙张着小手露出两排小奶牙对着他微笑。

贾充于是停下了脚步,走上前抚摸自己的儿子,还亲切地和奶娘交流着什么。这个温馨的画面令站在不远处的郭槐分外恼火,她认定自己的丈夫和奶娘之间有着不轨之情。

郭槐即刻命人拿下奶娘,并下令将对方鞭打致死。三岁的黎民不久之后也在惊惧中死去。

过了几年,郭槐又诞下一子,这个孩子刚满周岁,同样的事件再次发生。贾充只不过用手抚摸奶娘抱着的幼子,郭槐便怀疑奶娘正在勾引自己的丈夫,气急败坏的她马上令人将奶娘杀死。幼子是个倔强的孩子,除了奶娘的奶,谁的奶水也不吃,愣是活活地把自己饿死了。

贾充去世后,晋武帝下诏追赠贾充的长子黎民为鲁殇公。郭槐打算将自己的外孙韩谧过继给黎民,让其更名为贾谧,以便继承贾充偌大的家业。郭槐的决定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郎中令韩咸、中尉曹轸更是直白地表示郭女士此举违反礼法。

他们认为按照礼制,如果正宗没有儿子,应该以旁宗支系的儿子作为后代,从没有听说过要异姓为后的先例。这样做的后果,必然使平阳贾氏的先祖们蒙羞,也会让后人们讥笑我们的无知。

可是郭槐不听劝告,她向晋武帝司马炎上表陈述说:立贾谧为嗣是丈夫贾充的遗愿。司马炎迫于无奈,只能下诏恩准贾谧为鲁郡公的世孙。

#02.

施蛰存教授编撰的《唐诗百话》一书中介绍:元鼎二年(前115年)春,汉武帝在长安城建章宫的北面建造了一座以香柏树为梁的高台,名为“柏梁台”。

元封三年(前108年),武帝在柏梁台上开宴,规定凡是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如果可以即兴创作七言诗,就能够坐到上席。

汉武帝首先吟唱了一句七言诗,随后,亲王、大将军、丞相等大小官员按照品位的高低,每人遵从皇帝第一句的韵脚接下一句,从此文学史上出现了第一首连句体的《柏梁诗》。后世,人们便将一切联句诗都称为“柏梁诗”或“柏梁体”。

不过,典籍中记载下来的这首诗出现了许多官名,如“大鸿胪”、“大司农”、“执金吾”、“京兆尹”等,它们都是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后才开始设置的,元封三年应该不会出现这些官衔。

另外,汉武帝吟诵的第一句是“日月星辰和四时”,续句者为梁孝王刘武:“骖驾驷马从梁来”。刘武是文帝的二儿子,武帝刘彻的叔叔,但是他于中元六年(前144年)已经去世,怎么可能在30多年后又“从梁来”呢?

因此,有人觉得这首诗是伪作。针对这些疑点,施蛰存教授认为:“此诗见于《三秦记》,即使是后人伪作,时代也相当早,它仍然可以说是最早的联句诗。”

室中是阿谁,叹息声正悲。(贾充)

叹息亦何为,但恐大义亏。(李婉)

大义同胶漆,匪石心不移。(贾充)

人谁不虑终,日月有合离。(李婉)

我心子所达,子心我亦知。(贾充)

若能不食言,与君同所宜。(李婉)

上面这首《与妻李夫人联句》就是学术界公认的、比较令人感到可信的、最早的柏梁诗,创作者是贾充和他的夫人李婉。也许看到这里的读者会感到疑惑,上文不是提到贾充的夫人是郭槐女士吗?这里怎么又出现了一位李婉呢?

大家且听我慢慢道来。

#03.

李婉其实是贾充的第一任妻子,她不仅外表美丽,才华和德行也是广受人赞誉。她的父亲是三国时期的曹魏大臣李丰。

李丰在嘉平六年(254年)时和人密谋准备推翻权臣司马师,司马师听到风声后将李丰传唤过来质问。李丰当场辱骂对方“心怀奸邪,将要倾覆社稷”,盛怒中的司马师用刀柄捶死了李丰,李丰的家人也受到株连,被判处流放到乐浪。

当时李婉已经嫁给贾充,两人还诞下了两个女儿:贾褒和贾裕,但是她依然受到了流徙的处罚。

李婉离开后,贾充继娶城阳太守郭配的女儿郭槐,又生下二女二子。后来晋武帝登基,大赦天下,李婉得以回到国都洛阳。

此时朝廷已经准备册封贾南风为太子妃,总不能让郭槐离开贾家吧。晋武帝思虑再三之后,于是下诏准许贾充同时拥有两个夫人,美其名曰:“左右夫人”。

估计贾充的内心对陛下的安排是欣然接受的,他跑去和李婉偷偷相见,于是出现了上面的那首上下句同样韵脚的对话体诗。

站在门口,贾充询问:屋子里是谁在悲伤地叹气呀?李夫人回答说:我叹气是因为担忧我们夫妻间的情义已经缺损。

贾充接着表白:我们夫妻间的感情如胶似漆,我的心像磐石一样不会改变。李夫人却很冷静:这可很难说,日月都有离合的时候。

贾充立马向李婉担保:你不用担忧,我们二人彼此都了解对方的真心。李夫人这才定下心对丈夫说:只要你说话算数,我这辈子就跟定了你。

#04.

贾充的母亲柳氏是个通情达理之人,收到皇帝的诏令之后,她便不停地催促儿子把李婉接回家里来。不曾想,贾充的后院却冒起了大火——郭槐挽起袖子和贾充干了一架。在武力值上受到了压制的贾充,只好向皇帝请求收回诏命。

树欲静而风不止,贾充这边好不容易安抚好了郭槐女士,大女儿贾褒又挑起事端。这个我们也能理解:她现在是齐王司马攸的正妃,生母的身份被人诟病,她在王府中的地位也会令人感到尴尬。

她向父亲提出:如果父亲不愿意接受皇帝的圣命,那么就请将郭槐打发走,迎回自己的母亲李婉,贾充为此感到非常为难,他真的害怕再次遭受妻子的家暴。

由于政权的更迭,同类事件在当时已经发生了多起,如沛国人刘含的母亲,以及皇帝的舅舅羽林监王虔的前妻,都是毌丘俭的女儿。后来晋武帝大赦天下,这些人回来之后,家人都不知道如何安排。询问礼官,他们也不清楚应该作出怎样的决断。

有人给贾充出了个主意,既不能将郭槐遣送回家,又不能将两位妻子放在一处宅子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们分开两处居住。贾充认为这个办法靠谱儿,于是在永年里建造了一处新宅,让李婉独自一人居住在那里。

李婉的两个女儿贾褒和贾裕常常哭着请求父亲接回母亲李婉,但是贾充终究还是害怕郭槐的淫威,不敢贸然行动。

恰逢贾充受命去镇守关右,公卿设账祭祀路神,贾褒和贾裕收到消息后赶到现场,跪在地上向众官吏陈述母亲的冤情,并恳请父亲将母亲接回贾家主宅。两个人一边哭诉一边叩头,最后竟然叩出了满头的鲜血。

众官吏顿作鸟兽散,深感惭愧的贾充只能命太监将两个女儿扶起来送走。后来,贾南风做了皇太子妃,司马炎为了维护皇家的尊严,亲自下诏令李婉今后不能回归主宅。不久之后,齐王妃贾褒忧愤而死,贾家的闹剧才算暂时收场。

#05.

史料记载,李婉是一位才女,她的作品《女训》流传于世。李婉刚从乐浪回来的时候,郭槐还计划着去见识一下这位情敌,但是贾充告诫现任的妻子:“李婉有才气,你过去只会自取其辱。”

可郭槐觉得有皇帝亲自给自己撑腰,胆量不由得变大,于是盛装打扮了一番,带着一众仆从声势浩大地来到李婉的居住地。

进门之后,穿着普通衣衫的李婉大大方方地出来迎接她。一见面,郭槐不自觉地就感觉到自己的腿发软,她控制不住自己,还低着头向李婉拜了两拜。回到家里后,她告诉丈夫自己的窘态,丈夫回答道:“我事先可是警告过你的。”

从此之后,郭槐女士便落下了一个心病,每当贾充单独出门,郭槐就要派遣侍从跟踪他,生怕丈夫私下里和李婉相会。

贾充的无情令他的母亲柳氏非常伤感,柳氏弥留之际时,贾充向母亲询问还有什么心愿未了,柳氏回复道:“我叫你把李氏迎回家,你都满足不了,你还好意思问我有别的什么心事吗?”两人一时间相顾无言。

贾充去世之后,李婉的女儿贾裕请求将自己的生母和父亲葬在一起。贾南风坚决不同意,贾后被废后,李婉才得以和丈夫合葬到了一处。一生都在为自己和女儿作打算的郭槐最终还是输给了李婉。

推荐阅读:

西晋文豪兄弟,为何会殒命王侯内乱

这个王朝很奇特,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太监,史上独一无二

有一个暴君,他的后宫美女竟超过十万,他是谁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标签: 贾充

更多文章

  • 贾充:司马昭的大功臣,也是西晋灭亡的助推手

    历史人物编辑:熊英标签:贾充

    260年,司马昭拒绝陈泰建议,没有处死贾充,还封他为安阳侯。司马昭看来,贾充是大功臣,却不曾想西晋的大好江山,毁于贾充之手。贾充,豫州刺史贾逵的儿子,世代享受曹魏俸禄。三国鼎立,相互厮杀,司马家笑到最后,贾充功不可没。司马昭建立西晋,靠贾充;西晋的毁灭,也是贾充一手造成的。254年,司马师以“不守礼

  • 贾充究竟是不是太子的支持者?浅谈西晋立储风波下的贾充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贾充

    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代魏自立,完成了魏晋嬗代之路的最后一步,而晋武帝登基的第二年他便做了一件震惊朝野的事:册封仅仅九岁的司马衷为太子,由此这个著名的“白痴皇帝”登上了历史舞台。此时的司马衷年仅九岁,其智力低下还不为朝臣所知,故无论是晋武帝还是朝臣都因为其年幼还觉得是童言无忌,故还没有引发轩然大

  • 贾充帮助司马炎篡位,如今看来,贾充既是晋朝的功臣,也是毁灭者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贾充

    三国末期,有这样一个人。李世民说他“凶猛正直,有奸诈强权的野心”。房玄龄说他“不仅是魏朝的叛徒,也是晋朝的罪人!”苏轼说他“当时晋朝的混乱,就是因为他的存在”。虽然大多数人都说这个人不好,他的性格也值得怀疑,但有两个关键人物认为他很好。他们是司马昭和司马炎的父子。司马炎说他“雅量弘高,达见明远,武有

  • 关于西晋初年贾充和任恺的“朋党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贾充

    公元249年,高平陵政变之后,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彻底的把控了魏国朝政,由此司马氏篡权踏出了第一步。之后司马氏以及司马昭接过了父亲留下的基业,为司马氏篡权更进一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公元265年,司马昭病逝,其子司马炎接替司马昭,并在不久之后将曹魏最后一个皇帝赶下台,自己上位做了皇帝,并立国号为晋。其实

  • 西晋初立:郭槐善妒贾充无嗣,武帝信谗逼死贤王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贾充

    西晋初立:郭槐善妒贾充无嗣,武帝信谗逼死贤王既而贾充病死,议立嗣子,又发生一种离奇的问题。先是贾充尝生一子,名叫黎民,年甫三龄,由乳母抱儿嬉戏,当阁立着,可巧贾充自朝退食,为儿所见,向贾充憨笑。贾充当然爱抚,摩弄儿顶,约有片时,不料贾充妻郭槐从户内瞧着,疑贾充与乳母有私,竟乘贾充次日上朝,活活将乳母

  • 搜神记卷9之12 审贾充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贾充

    贾充是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南征吴国的时候,有一次率军在项城驻扎。某天,军中所有人都找不到贾充的踪迹。贾充帐下有个都督叫周勤,白天打盹的时候,梦里看到有一百多人,穿着官府的衣服,逮捕了贾充,把他带进了一个小路。周勤一下子惊醒了,后听说贾充不见了,便派士兵出门去寻找,自己也带了几个人去搜寻。搜寻的路上,

  • 贾充弑君倒向司马氏,助司马氏建立政权后反遭猜忌,贾充一计解疑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贾充

    贾充是西晋的开国功臣,在魏晋易代过程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他还是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的晋军前敌总指挥,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贾氏家族的社会名望和影响力,使之迅速进入名门望族的行列,应该说并非庸碌之辈。但是传统史家对贾充的评价很低,从人品到才能,从家风到为政,可谓完全否定,无一好评。史臣甚至认为,贾充不仅是

  • 从桓温的上进和颓废之路,看曹操的心路历程,告诉你未来该怎么走

    历史人物编辑:付寒寒标签:桓温

    桓温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的孙女婿,也是东晋王朝比较著名的权臣。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绩就是消灭了成汉政权,这是东晋历史上少有的成功战绩。为此他的名声大振,一度成为东晋王朝最闪亮的明星。而不久之后,他又相继展开了三场北伐之战,本来是想彻底收复当年失去的土地,在前两次的征战中,好歹不胜不负。可是第三次讨伐前燕

  • 王敦、桓温、刘裕——东晋三大权臣为何只有末者篡位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季晋宇标签:桓温

    华夏历代王朝中,东晋也许是皇权最为衰微的一个了。其他朝代都是开国之君威权鼎盛,后续的守成之主们权柄渐消。但东晋却是个例外,从南渡后的首任皇帝司马睿开始,朝堂就被掌握在以琅琊王氏为首的士族手里,皇室既无法执政也无权掌兵,只能仰人鼻息。而且从东晋立朝以来,就不断有实力膨胀的权臣,试图篡位夺权,如果不是北

  • 王与马共天下持续了多久?谢安、桓温崛起以后,老王家就没戏了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桓温

    西晋八王之乱的时候,琅琊王司马睿其实也掺和了。当初东海王司马越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时候,司马睿也积极响应,打算刷波经验。毕竟司马家的各路诸侯都出动了,自己再不混点战功,将来没法分肉吃。可惜司马越惨败,自己跑了。司马睿实力弱小,直接被司马颖摁在地上揍了一顿,顺道抓了起来。好在这大兄弟够机灵啊,不仅逃了出